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在数学课堂里,只有表达而无倾听的对话是失败的,只有表达而无倾听的学习是低效的。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倾听习惯与倾听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关键词:倾听乱象;策略;养成;倾听习惯
一、小学数学课堂倾听乱象
眼下,教师都致力于营造一种宽松的数学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课堂上学生不愿倾听、不会倾听的现象随时可见。
1.教师授课时,不爱倾听
课堂上,当教师提问一位学生时,他还在思考,其他的学生便脱口而出;有时教师的要求还没说完、讲清楚,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做起来、讨论起来了;有的学生看上去听得很认真,但叫他回答问题,他却不知所云,他其实在“假听”,只是做出听的样子给教师看。
2.全班交流时,不愿倾听
小学生普遍喜欢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当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着急地叫着:“我,我!”根本不理会发言的学生在讲什么,而当学生回答完后,教师问:“谁还有不同见解?谁还有补充?”接着回答的,要么只顾顺着自己原有的思路说自己的观点,答非所问,要么简单地重复别人的观点。一旦有学生出了点问题,别的学生便急不可耐地打断他的思路,甚至嘲笑起哄。
以上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学生不会倾听,也就意味着不会学习,学生不会学习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无效。
二、为学生的倾听“开药方”
1.营造倾听氛围,鼓励学生乐于倾听
教学中,创造各种情境,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倾听的热情。产生浸润性效果,即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数学的环境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不断提高倾听能力。
2.授之以法,让学生学会倾听
在学生发言时让其他学生带着任务听。任务布置:他讲的什么内容?你能够简单地说下来吗?他讲的与你想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的发言是否有道理?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听了他们的发言,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有什么新的想法吗?……通过这样反复的布置任务,不自觉地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起一套“倾听学习”规范:认真倾听,对听到的内容进行把握、概括分析、判断、归纳……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倾听的能力,体验到倾听的价值,自觉养成习惯。
3.及时评价
对学生倾听时的表现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评价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人格,我在评价学生的口头策略通常是:“不错”“正确”“答对了”等。
(作者单位 安徽省明光市实验小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