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汉字构字特点,探究识字教学方法

2013-12-29 00:00:00兰秀榕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阅读和习作的前提,也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在教学中,可科学地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字的构字特点,采用象形理解识字、形声构字识字、部首联想识字、结构重组识字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构字特点;识字教学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前提,也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为此,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识字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及语文素养,对语文教师来说,极其重要。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项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增强他们自我识字的能力呢?现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字的构字特点,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融字音教学方法、字形教学方法、字义教学方法为一体,用认知心理学和阅读心理学研究的共识成果来整合识字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种识字教学方法。

一、借助图画,运用字理识字

首先从象形字入手。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山”“日”“月”“火”“水”“龟”等字的演变过程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生兴趣盎然。如,教“火”时,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程序来教学:先划着一根火柴,让学生看着小小的火苗闪动,拼读“huǒ”的音节,然后启发儿童注意“火”的字形:“现在我先来画一团火(如图)最早的‘火’字就这么写的。”学生听了,觉得新奇而有趣。接着又说:“后来觉得这字只像‘火”的形状,而不像文字,慢慢地变,直到变成今天的‘火’。”在这些情境体验中,学生对象形字的造字过程一目了然,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不仅把字形牢记于心,同时对汉字规律也有了初步的感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二、以部首类推,运用字理识记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懂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这个形声字的基本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识记汉字。依据声旁,可以类推汉字的读音或者字形。如“青”是后鼻音,由此可以类推,由“青”字作声旁的形声字基本上也都是后鼻音。

现代汉字中所使用的形旁在200个以内,形旁具有“见山之旁知山,见水之旁知水”的表意作用。因此,可以利用其形旁的区别和声旁的联系来进行识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进行“换部首”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学习的小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青”为声旁能组成“清、请、睛、情、倩、晴、蜻、精”等字,让学生识记并认真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后,教师可编成一个顺口溜来帮忙学生识记:“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如此口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形旁和声旁辨别一些形似字和同音字,避免写成别字。比如,在教学“货物”的“货”和“贷款”的“贷”时,我们可以这么引导学生:“同学们,‘货’和‘贷’它们都是上声下形结构,形旁又都是‘贝’,为什么读音会不同呢?”通过引导辨析,学生发现了二者的区别:声旁不同。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声旁不同,读音也不一样。这样就可以利用声旁把两个字区别开来,而不至于把“贷款”写成“货款”,或把“货物”写成“贷物”了。又比如,“根”和“跟”是同音字,声旁都是“良”。但“根”的形旁是“木”,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植物有关;“跟”的形旁是“足”,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脚或脚的动作有关。利用这两个字的形旁可以区别它们的意义,而不至于把“根本”写成“跟本”,或把“跟随”写成“根随”。

通过辨析练习,使学生头脑中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逐步区分同音字、形近字,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一定量的书面语言,为日后的书面表达打好基础。

三、引导发现构字规律,培养识字智慧

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就是从汉字开始,从最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它的字体形象多变。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毛笔”的“笔”、“书签”的“签”时,因为它们都是竹子头,所以都与竹子有关。“提水”的“提”、“阻挡”的“挡”、“打架”的“打”都与手有关。同时,在汉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以熟字带生字。了解了部首的本源,就能轻松地区分形近部首,增强对带有该部首的汉字的意义识记,减少错别字。如,在“投、打、提、推”和“蹬、踢、跳、跃”两组字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区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学生“提手旁”表示与手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和“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以后,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又如,让学生理解:“三点水”与水有关;“两点水”与寒冷有关;“双耳旁”与山有关;“日字旁”与时间有关;“月字旁”与肉有关;“王字旁”与玉有关;“隹”与鸟有关……这样学生慢慢地就能根据字的形旁推测生字的字义,提高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

四、结构重组识字法

汉字的结构重组规律,是指通过已掌握的字词经验结构的重新组合,在原有字词经验结构的基础上内在地构建尚未学习过的字词的新的心理结构,充分发挥已有字词经验结构的能动性和固着点的作用。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巧用“加减法”,让学生利用熟字进行学习

(1)“加”法。在熟字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加”笔画或偏旁成新字。如,我在教学“饱”字时,先在黑板上写上已学过的“包”字,然后分别给“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的字:“泡”“饱”“跑”“抱”“袍”“炮”等字,让学生学习,并以顺口溜:“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辅助记之,学生记得很牢,效果很好。

(2)“减”法。在熟字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减”笔画或偏旁成新字。如,“公”减一撇成为“么”,“何”减一偏旁成为“可”。

“加”法和“减”法都可以用中心开花的形式在课件或者黑板上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中心字进行“加”笔画或偏旁成新字,或者“减”笔画或偏旁成新字,引导学生识记。

2.善用“并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字

(1)“并”法。将两个或几个熟悉的汉字相并列构成新字。如,“人”与“人”相并列成为“从”,“日”与“月”相并列成为“明”。

(2)“叠”法。将两个或几个熟悉的笔画、部件或汉字相重叠成为新字。如“口”与“贝”相重叠成为“员”。

(3)“变”法。在熟字基础上通过变化字形结构(主要改笔画)成为新字。如“井”变成“开”。

结构重组的最大优点在于避免每一个字都从头学起,克服了单纯依靠反复感知加深记忆痕迹的做法。由于利用结构重组规律减少了要识记的新部件,甚至不需要识记新部件,简化了记忆程序,缩小了记忆单位的数量,扩大了记忆组块的容量,因此有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只要科学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把汉字教成“美丽的图画”“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诗歌”,就能让学生从中享受识字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古人造字的非凡才智,了解汉字所描绘的丰富的形象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变枯燥为趣味,持之以恒。这样,定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祖国的文字,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中心小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