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3-12-29 00:00:00黄金刚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结合职高美术教学实践,提出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关策略,力求通过强化美术鉴赏、走近自然生活、适时打破常规、结合职业特色等方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美术教学;职高;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我教艺术课,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作为职高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职高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更可以在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创造美的各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就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职高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强化美术鉴赏,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都会无动于衷。”美术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多鉴赏一些美术作品,并根据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选择更为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比如,在欣赏《蒙娜丽莎》之际,我首先为学生介绍了作者与作品的历史背景,然后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在舒缓、浪漫的音乐声中与学生一起赏析作品。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作品中人物的微笑给你怎样的感受?对作品的用色你有怎样的看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审美视角赏析作品,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逐步理解了作品的内涵,深刻感悟到含蓄、典雅、宁静、温柔同样是一种美。美术赏析与音乐、历史、文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借助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走进自然生活,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之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往往来自生活中美的积累。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之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多彩的美术画作,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用画笔描绘出大海的壮阔、群山的巍峨,用照相机记录下飞鸟的剪影、落叶的身姿,深入感悟生活的原色之美,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学生将对美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其审美能力也将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社会生活同样充满动人的美丽画面,皇家宫殿的古风古韵、都市建筑的现代之美、老人们欢乐的舞姿、校园中的青春容颜、运动场上充满力量之美的身影,无不带给学生美的感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同样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得到美的洗礼。职高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所培养的人才不是千篇一律的技术工人,而是个性化、多样化、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正是使学生适应未来就业多样化需求的必由之路。

三、适时打破常规,培养学生的创新审美意识

当今时代,中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富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性人才,这就对职高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大胆突破已有的教学常规,走出传统美术技能的束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审美意识,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生形成一定的素描基础之时,我会从网络上精选各种创新彩铅素描作品,让学生赏析、感悟素描与色彩的奇妙结合。在学习油画之际,我会让学生欣赏印象派、野兽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风格的画作,使学生突破传统油画的思维,对其形成更为崭新的认知。同时,我还会让学生对名家名作进行创新性的临摹,将写意荷花用油画的技巧加以展现,将油画作品转化为彩铅素描等等,引导学生突破中西方、技巧、材料的多种界限,在创新审美中为学生奠定勇于创新的心理基础。创新审美意识是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审美正是时代的必然需求。

四、结合职业特色,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的最佳过程。因此,教师不妨将审美教育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与他们的职业特色相互融合,并在各种活动中开展创造美的有益尝试,使学生对于美形成更为深入的认知。例如,服装专业的女生大多比较爱美,她们的穿衣风格或淡雅或前卫,都很有自己的个性,但也不乏一些浓妆艳俗的现象,因而我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穿衣打扮加以引导,让她们懂得何为真正的美。在节日来临之际,我还会让学生结合本季的时尚潮流、晚会的风格特色自己制作演出服装,让他们在生活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而对于园艺专业的学生,我会组织他们到城市中去采风,自己设计校园草坪、美化校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不是虚无的空中楼阁,让学生在对生活中发现美、审视美、创造美,不失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审美能力是职高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生未来成功就业的必然条件。广大美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从心灵上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感知,让他们认识美、创造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彭红英.浅谈中职美术的审美教育[J].科学咨询,2013(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镇职教中心)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