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生语文阅读能力水平的提升分析

2013-12-29 00:00:00王明惠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技术水平的进步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能力是学习技能的基础,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今后的生活终身受益,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主要从中职学生面临的形势探讨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中职学校;阅读能力;改革方法

新课改对于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进教学的方法,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当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件,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不仅有利于培训中职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素养,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个性,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中职学校目前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具有不良的阅读技能,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受到这些问题的严重影响。因此,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是中职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

1.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薄弱,学习意识不强

影响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是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意识不强。中职生的语文基础薄弱一方面表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大多都很低,很多学生甚至没有参加中考,参加中职学校之前没有系统的初中学习阶段,而且中职学校的分数普遍较低。另一方面,中职学生的语言知识的积累浅,阅读面窄,还会出现识字障碍、表意不明、理解困难等现象,特别是在语文阅读能力上没有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作业应付了事,从而导致语文学习基础薄弱。

2.阅读的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所使用,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情景教学等语文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到中职学校阅读教学中去。现在我国的中职学校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或学生跟读,教师分析及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只忙着听讲、做笔记,缺乏独立的阅读时间。这旧的教学方法直接导致了阅读课堂气氛枯燥,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以至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差,不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中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方法

1.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1)建立师生的良好关系。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部分。许多学生遇到自己喜欢的教师,就会尽量学习教师讲授的课程,而遇到比较反感的教师就会对其任教的科目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需要备课认真,做好知识准备,也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应该关心学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引导他们对学习感兴趣。

(2)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培养阅读技能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阅读思考,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入作品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阅读识别能力的培养

只有阅读的习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当今社会出版物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阅读材料的吸引,从而错过了具有可读性的很多好作品。教师利用引导学生阅读的内容,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层次,让学生有选择地去阅读,能够自觉地认识到阅读材料的优点,去亲近富有时代性、富有美感的好作品,远离被先进文化淘汰、腐烂的垃圾作品。

3.创新阅读方式,放宽视野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出现和技术创新,阅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纸质媒体,各种电子书层出不穷,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更发达的城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电子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通过互补,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现代化的校园环境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新媒体的阅读方式,推荐一些适合中职生阅读的书籍,以弥补对阅读资源的缺乏。

总之,对于中职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这也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索阅读教学方法,使用合理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因此,中职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可以充实自己的头脑,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未来的社会中,中职生不仅要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还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从而能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提高中职学校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蒯美霞.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学实践[J].华章,2011(20):158.

[2]邱国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升职校道德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时代,2012(4):77.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