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常常会看到学生在解题中犯一些“低级错误”。明明是会做的题,却偏偏做错。深入剖析学生解题的这种不应有的错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致误现象
1.不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
2.概念、性质含糊不清
学生在接受新概念的过程中,由于认识的偏差,对新概念的条件和结论不能完整把握或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不全面,对概念、性质的理解凭感觉,以致在解题中出现概念和性质含糊不清。
二、反思
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教师的教学是有关的。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慢慢地纠正这样的错误。
1.强化训练
如,运算过程中不添括号的问题,通过多做书面练习、黑板演算找碴、互出试题考试、函数计算器验算、趣味数学故事等方式来强化训练,连续跟踪一段时间,使之成为习惯。
2.重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
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可以先做一个模型,让学生去度量,去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用斜线与平面内的直线所成的角中最小的角来定义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斜线与其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才合理,统一认识,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概念,形成正确的第一感知。这样就可减少在以后的学习中少犯一些“低级错误”。
(作者单位 江西省修水县职业高中)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