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自选商场》一文是归类识字二中的第二篇集中识字类课文。结合此文内容及编排上的特点,教学设计时我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认识事物、发展语言,并将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向课外,引向生活。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凭借自己的经验认识更多的字,了解更多的知识。
现在的孩子,在未入学前已经认识了一部分汉字,所以,本课的生字对有的学生来说不全是生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群体在认知上的差异,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互帮互学认识生字,体现学生间互教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注意拓宽识字的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二、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的语文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那里藏着许多宝贝,想去看看吗?(播放一段自选商场录像画面)同学们边看边想:这是哪里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揭示课题——自选商场。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认识“商场”两个字。)
师:在自选商场里你发现了哪些宝贝?
用一句话来说(课件出示):自选商场里的__________真多。
学生完成说话练习,教师相机在横线上补充“东西”一词,然后请同学完整地读句子。
师:“东”和“西”字连在一起读时,“西”字由一声变轻声,读——(生读词),“东西”指的是物品,“西”字单独出现的时候,读一声,表示方向,与“东”的方向正好相反,你还能用“西”字组成哪些词?
(二)学习生字,认读词语
1.借助情境,认读词语
师:小明和妈妈今天也来到自选商场购物,他们选购了哪些商品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PPT出示所购商品)
师:你能叫出这些商品的名字吗?
(学生说出一个商品的名字,教师就在商品的下面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师: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将这些词语大声读几遍,看看你能否把它们都读对。(学生练读)
师:同桌合作,互读互考词语。
师:如果老师把实物图去掉,你还认识这些词语吗?(指名读词语)去掉拼音你还认得吗?
生:开火车读,男、女生轮读词语。
2.借助语境,学习生字
师:在这些词语中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宝宝,老师把他们请出来,看看你还认识它们吗?
请你来当小老师,考考你的同桌,请听清要求:同桌不会,教教他;同桌都会,夸夸他。(同桌两人合作,你指我认)
师:你和你的同桌都过关了吗?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1)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强调“尺”“作”的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说说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哪些字是你新认识的,你怎样记住它?
(3)打乱生字排序,开火车读。
3.不断复现,巩固生字
(1)老师将生字放回到词语中,你还认识吗?
(2)学生动手,尝试将打乱顺序的九个词语进行归类,说理由,然后读给同桌听。
(三)朗读短文,了解意思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短文,鼓励学生自己把短文读通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1)强调容易读错的字。
(2)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3.同桌互读互听,练习把短文读通顺
(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4个要求会写的字,谁愿意读读这些字
2.指导书写:巾、牙
(1)出示带有田字格的“巾”字,认真观察“巾”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说说写“巾”字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重点强调第二笔“横折钩”及主笔“竖”的写法。
(3)学生练习。先描红,后写。要求每写完一个要与前一个进行对比,争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4)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集体展示,点评。
“牙”字指导过程同上,重点提示第二笔“竖折”要一笔写成。
(五)拓展识字,引向生活
自选商场里的商品可真多呀,看看你能凭借商品包装袋上的汉字叫出它的名字吗?(教师展示一部分商品)
这几位同学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今天我们回家收集一些商品包装袋,下节课我们比一比谁通过商品的包装认识的字多?
(作者单位 通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