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分享 反思

2013-12-29 00:00:00靳显才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参照教学内容设定灵动的教学流程和方案,以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最终实现夯实基础、迁移知识、生成能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维目标;认知规律;诱导反思

数学顾名思义是关于数的学问,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身心飞速发展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过程的重要时期。鉴于此,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分别从目标设定、探索分享和问题反思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叙说。

一、研究实际学情,设定三维目标

古语曰:纲举目张,就是只有抓住事物的纲领才能进行详细践行。教学活动也不是随性而发的,也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设定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目标课堂教学势必成为散漫的学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譬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设定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尝试用工具画一个圆,让大家认识圆的各部组成、概念及意义,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掌握圆规画圆的基本技巧、方法和细节,最后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其他的画圆技巧。

②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就是分析和探索的过程,笔者在黑板上给学生将圆拆分剖析,让大家认识其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概念、意义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价值,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圆,诸如:车轮、方向盘等,说一说他们都用到了圆的哪些特性,最后通过合作交流进行知识升华和迁移,最终全面掌握圆的概念,解决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不能死板地罗列知识,这样只能扼杀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倾向,设计巧妙的语言引导,培养学以致用的精神。

这样参照学情,设置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导航灯,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目的探索和学习,更大范围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升技能,共同进步。

二、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数学过程

知识有自身生成和发展的过程,针对数学我们可以狭义地理解数学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在课堂上一味地精心理论输出,还要让学生参与对题目的分析和探索,让大家都切实体会知识生成的过程,唯有如此方能挖掘知识,迁移技能,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这是一个典型的比例性应用题,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所以笔者要让学生认真剖析其解题思路和过程,以谋求举一反三的学习功效。于是,大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种方案:

三、设计陷阱问题,诱导反思完善

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数学细节问题,通常每次考试后都有学生为马虎而扼腕叹息。为了防微杜渐,笔者一般在大家容易出错的地方,事先布置问题陷阱,让大家把错误出在课堂上,这样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矫正,养成良好的反思完善习惯。

比如,关于“三角形”知识大家都觉得简单,许多学生学得浮躁,于是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进行诱导:已知某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长分别是5 cm和11 cm,请大家算该三角形的周长。果然,许多学生头头是道地得出错误结论:①腰长是11厘米,周长是:11×2+5=27(厘米);②腰长是5厘米,周长是:5×2+11=21(厘米)。该题解的看似十分周全,实际上却忽视底边是11厘米,腰长是5厘米的三角形不存在。这就是马虎导致的细节错误,让学生在课堂上暴露不足进行反思完善,能有效弥补知识漏洞,有效提升数学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再根据实际学情与学生一起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和探索活动,最后通过问题诱导弥补学生知识漏洞,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并迁移生成技能,有效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德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学习:上,2012(01).

[2]刘涛.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J].考试周刊,2011(38).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中心学校)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