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透过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隐匿于数学知识背后的观念、态度以及数学精神等逐渐显现和外化出来,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成为滋养学生数学成长的重要文化力量。
关键词:健康心理;数学生成;享受乐趣;创新意识
一、追求“人人数学”,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相统一
数学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而且体现在可以通过数学思想和精神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
数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培养,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感悟,而且要关注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特别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课始,设计一个数学游戏——涂长方形。规则:教师用粉笔将大黑板涂满qjROo7YU6BbCxHQRAPufp5zMtxQnYtFaPaE/PRsTaa0=,请一名学生将小长方形涂满,看看谁先涂满,谁先涂满谁就获胜。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老师输给了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名学生代表涂得速度并没有教师快,却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学生代表的取胜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理解了新知。我们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习中感觉到数学有趣,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追求“生活数学”,做到传授知识和感受数学知识生成的力量相统一
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的现实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引领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才能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例如,在教学“12+10×3”时,我设置了一个数学情境:出示1个标价12元的小足球和1只10元的小篮球,提问:各买一个需要多少钱?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跟着再出示2只同样的小篮球,提问:现在这些球一共要付多少钱?交流时:有12+10+10+10和12+10×3两种算法。针对12+10×3,发问: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明确先算乘再算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模拟中领悟到数学不仅是“文本数学”,同时也是“生活数学”和“体验数学”。
数学教育要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感受、认识、描述、理解生活世界,才能全面接受人类文化的精华,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三、追求“活动数学”,做到传授知识和享受数学乐趣相统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适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文化建设活动中走进数学,亲近数学,才能让学生从广义层面见证数学深沉的文化力量和更为丰富、动人的内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在数学中得到快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易操作的小学数学文化活动,例如,游艺类:学故事会,“巧算24点”挑战赛,“巧移火柴棒”,七巧板拼图比赛等,数学手抄报比赛,奇妙的图案设计比赛,参加一次数学演讲比赛,写一篇数学小论文……让学生感受数学不仅是有趣的,而且也是有意义的。
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引领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社会和生活,启迪智慧,开发智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追求“创造数学”,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相统一
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带着学习目的去操作、猜测、质疑、验证、交流,学生的认知才能得到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学生通过观察、剪拼、测量、猜测,后集体汇报。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底乘它邻边的长”的一结论。我没有及时做出评价,而是将问题再次抛给一学生,让学生自己进一步去研究、去探索……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操作、猜测、探索、矫正、验证,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热情更加高涨。
科学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数学教育,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知识、技能、能力与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步协调的人才。科学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数学教育,必须注重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时要注重人文素质、审美情趣、健康价格的养成教育,把传授知识和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小学部)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