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3-12-29 00:00:00金光波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活动的效率问题,并且都会尽可能地高效率地完成活动。达到“人为”和“为人”的育人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研究策略

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活动的效率问题,而且都会尽可能地高效率地完成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为”和“为人”的育人活动,追求效率,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好课堂时间,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的目的。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兴趣导入,提高课堂效率

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探索学习的意向,就会变“要我学”到“我要学”,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导入的设计。比如,我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先问到学生吃过拉面吗?并请一位吃过拉面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拉面的制作过程Ov/Z+oJd8MZ+K5koZDRHCQ==,在学生介绍过后,全班同学一起来模拟一下拉面的制作过程,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反复对折。学生乐于动手,兴趣渐浓,进而提出有理数乘方的知识点。这节课学生掌握得非常好。

二、营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数学老师这样的抱怨:自己认真备课,在上课时也富有激情,可是学生却不认真听,爱搞小动作,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中互相合作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创造一种积极而活跃、协调而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向优秀教师借鉴他们的课堂经验。其次,建立和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平时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后,教师应该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对所教学科浓厚的热情面对学生与课堂,用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讨论,提高课堂效率

合理组织讨论,让全体学生都能相互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尝试表达的习惯。组织讨论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课堂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我经常采用的就是两种方式,即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即划分小组进行讨论,集体讨论即以班级为集体进行的讨论。小组讨论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一般三到五人,把成绩好与成绩中、差的学生平均分配在各小组中,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目的。在小组讨论后,再就某一个相同的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交流。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认识深刻了,看问题也就更加客观、辩证和科学了,无疑就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激情燃烧的地方,是智慧生成的地方,是自由开放的地方,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实现高效课堂应该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探索的目标。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烧锅镇乡中心校)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