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对教学的一种变革,是将枯燥的科学知识充满了趣味性,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重要的途径。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呢?就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实施
一、加大对信息资源时效性和丰富性的应用
在选择小学科学学习材料时,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利用信息资源所具有的时效性以及丰富性等优势,将信息技术适当地融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一方面,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和具有时代气息;另一方面,则能进一步拓展教师的视野,使得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科学学习变得更加贴近于生活实践,从而令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如,在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时,笔者首先用大量的优美自然风景图进行播放,辅以轻松的音乐,当学生陶醉其中之时,展示大量被污染、破坏的树木、水源、大气等冲击性强烈的新闻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吸引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上来。笔者顺势引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积极寻找答案,很快环境污染的种类、危害以及治理方法都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加大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伴随人类社会步入全新的信息时代,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资源丰富性、传播及时性以及读取方便性等特点,使得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生动丰富,这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利用电教媒体的模拟动态演示,可以将理解起来比较复杂的认识活动变得更加简单轻松。例如,在向小学生传授理解“地球运动的关键是相对运动”时,可以利用摄影机将周围的景物运动在学生转动过程的变化进行录制,便可使得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转动时周围景物向相反方向转动的情景。又如,在教授比较抽象的宇宙探索一课时,可以将一些与宇宙相关的内容制作成“资料包”存储在电脑中,接着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电脑等信息技术,完成对宇宙的探究任务。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使得枯燥的抽象教学内容变成趣味十足的具体动画,同时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施宗宝.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探究性学习整合初探[J].魅力中国,2011(15).
(作者单位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露水河镇中心小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