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教师应当在尊重小学生实际学习发展规律、调动其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前提下真正将自己融入数学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当中。
关键词:小学低年龄段;数学教学;古诗教学;课堂游戏
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受其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么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要么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始终将学生置身于埋头计算、解答习题的应试战略之中,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而促进其数学成绩的逐渐提升与进步。教师的本意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他们却忽视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严重弊端:(1)压制了小学生的学习本性,不符合其数学学习发展规律;(2)长时间置身于题海之中,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这门科目产生强烈的排斥感甚至厌恶心理,不利于其数学水平与能力的长远发展。
在我看来,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本身正处于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时期,数学教师应在尊重其实际学习发展规律、调动其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前提下真正将自己融入数学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当中。下面是我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总结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对数学教学同仁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一、结合故事,有效展开新课的教学
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无一例外地都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故事往往具有丰富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作为小学数学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尝试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独特心理特征,将数学教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向他们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以及思维,二来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实现对教材知识点的更好理解与把握。
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经常采用这一教学手段,并且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我就给学生讲了以下的故事:一天,“整数“和”分数”正在数学王国慢悠悠地步行,突然迎面走来一个很奇怪的人,只见这个人全身被一个大大的圆点分成了三段,并摇摇晃晃地向自己问好。“整数”和“分数”都感到很好奇,这个奇怪的家伙是谁呢?他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听到“整数”和“分数”的疑问,这个奇怪的人笑了:“我是小数,我跟你们可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人类总是喜欢用我来代替你们。”听到“小数”这么说,“整数”和“分数”不干了,自己在数学王国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个奇怪的“小数”凭什么说自己能代替他们呢?“你在人类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竟敢口出狂言说能代替我们?”听到“整数”以及“分数”的质疑声,“小数”笑了:“要想知道答案的话不如就跟我一起到人类的世界转转看看吧……”“同学们,‘小数’带领着‘整数’与‘分数’去探索自己的秘密去了,你们想不想也一Yib4RA32q0Bg57YlldBAuQ==起去探索这个秘密呢?”“想。”回应我的自然是学生热情、充满浓厚兴趣的回答。
如此,通过课前小故事,不但使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变得更强烈,而且还促使他们对于小数同整数与分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更为深刻,为我接下来具体知识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活泼好动、爱玩爱闹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对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给予足够的肯定与重视,并在课堂上灵活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力求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如此,才能让学生边玩边学,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良好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时,我就带领学生将教室布置成百货超市的模样,并将自己的尺子、铅笔、卷笔刀、笔记本提供出来担当货品,并要求几名学生担任超市的收银员,其他学生则担当超市购物者的角色。通过这个模拟现实生活的小游戏,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实际购物经验”,还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深刻认识,有利于当节数学课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低年龄段的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的观念,另一方面更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向数学课要效率、要质量,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这门科目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进而促进其数学成绩与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如军.小学低段数学教育教学探索[J].云南教育,1989(05).
[2]周建国.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05).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海市尤溪镇中心校)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