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研究

2013-12-29 00:00:00张桂芬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教学中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教师应该在小学德育的教学中以弘扬和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努力构建“和谐德育”。旨在对小学德育的教学方式提出建议从而能够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大的锻炼以及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德育;心理素质

一、说明道理,娓娓道来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的养成和培养是由其日常行为认知为基础的。因此,在小学德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并给小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他们能够树立起健全的是非观、荣辱观以及基本的认知能力。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小学德育教师可以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讲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和理解。例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的内容时,可以跟学生讲《一诺千金》或者《曾子杀猪》的故事,再让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讨论再深入讲解我们为什么要守诚信,这样就可以更加深刻地让学生理解课本的内容。

二、巧设场景,陶冶情操

小学阶段是陶冶情操、培养习惯的最佳阶段,特别是对学生秉性的培养,教师需要努力营造好的教学环境,设置真实的现实场景,使学生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陶冶。例如,在学习《在爱的阳光下》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注意家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关爱,然后在课堂上表演出来,然后再让其他的同学进行点评补充,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父母对他们深沉的爱,再则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以及表演能力,增加他们的信心。

三、动之以情,感染心灵

心理素质中很大一部分是跟人的情感有关,而人的情感很容易受到感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用自己健康积极的情感和言行去打动感染学生,还需要利用课堂,积极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让这种纯真的情感相互感染。在教学中,为了感染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根据当时的实情来创造共鸣。例如,在奥运会或者航天登月时,让学生看看相关的视频,讨论诉说当时的感想,他们慢慢地会拥有强烈的归属感或爱国热情。

德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做起,引导学生学习感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积极向上的中国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鹏军.对当下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2]林芸,吴锡改.开展成功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J].教书育人,2011(06).

(作者单位 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中心小学校)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