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如何组织开展好耐久跑教学

2013-12-29 00:00:00邵震伟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耐久跑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每学期必修的项目,是一项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运动。但小学体育课堂中耐久跑往往成为师生都不愿积极参与教、学的内容。学生觉得又苦又累,教师也视之为“鸡肋”不愿组织开展。如何提高这个项目的教学效果,组织开展好耐久跑教学,作为体育教师,通过长时间对提高学生耐久跑练习兴趣进行探索研究,积累了少许看法,望能对正在为此烦恼的同行提供一些解决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耐久跑;组织教学;小学体育

耐久跑是径赛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的项目。而且耐久跑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枯燥无味,又苦又累,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严峻考验。因此,许多学生对此产生恐惧心理。尤其是这一代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意志品质较弱,怕吃苦,装病请假。所以大部分教师一上这一内容就犯难,有的教师就干脆绕开这一内容改上其他内容。这也成了小学体育课耐久跑教学的奇怪现象。

一、提高学生耐久跑练习兴趣必须从两方面求新

1.内容求新

针对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既然学生怕跑,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单一跑的练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消除惧怕感。

2.方法求新

新颖、有趣、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常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放开手脚,自然进入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针对以上两个方面,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耐久跑教学的成效:

二、改进耐久跑教学成效的具体实施方法

1.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提高练习兴趣

(1)创设人际情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学与玩中和教师建立起深厚感情,调动学生情感,形成最佳心理。实践证明,当你放下教师的身架与学生一起练习时,学生会以一种不一样的心态投入到练习中去,兴趣盎然。

(2)创设环境、角色情景。运用障碍环境创设情景,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例如,创设“小侦察兵”的环境情景,使本来单一重复的练习,在各种学生自己想象的过障碍过程中变得丰富有趣起来。用语言创设故事角色,如,在草原上小兔子与饿狼相遇时,一个要活命,一个要生存怎么办呢?让学生自愿选择扮演小兔子和狼进行练习。

(3)创设“胶圈、足球、篮球”等游戏情景。如,利用体育场地进行小足球运球抢球游戏,随着学生在满足球场的跑动,让学生无形中进入与耐久跑差不多运动强度的游戏中去,从而把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练习兴趣无形地转嫁到耐久跑练习中去。

2.让学生自主结伴合作练习,降低个体心理负担,让学生的练习兴趣维持一定的水平状态

合作练习的好处在于通过几个人之间的相互帮助、鼓励减少个体在练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能继续保持练习兴趣。就如在各种灾害的救灾中,解放军战士、消防官兵们,他们在极度劳累的情况下,靠着相互的鼓励、合作创造着一个个救生的奇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自主地选择合作伙伴,选择内容进行小群体练习,从而让学生在相互信任与支持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耐久跑的成绩。

3.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重复练习的积极性

赏识教育的提出者周弘在书中这样说道:孩子都很在意大人对自己的眼光,你给他投去一点点赞许的目光都能让他幸福好一阵子。所以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在公平的机会奖励下,都能体会坚持就是胜利的成功体验。如耐久跑测试,学生虽然具有力争上游的心理特点,但在现实成绩面前很容易受挫折,所以及时的鼓励是学生重复练力的最大动力。可以改革测试计分办法对学生多次测试。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每次重测就可以加分,能保持原来成绩者加5分,成绩每上升0.2秒加10分,即便低于原有成绩也加2分。鼓励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地参加,均有获胜加分机会,减轻了学生心理压力,学生马上就有了继续练习的兴趣。

我相信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学生定能体验到学习的愉悦,能感受到耐久跑并不是那么可怕,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刺激、一种挑战,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让耐久跑在小学体育课中正常高效地开展,从而真正地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周家巷小学)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