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3-12-29 00:00:00蒋庆伟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中国的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的古诗词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所以,古诗词的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初中古诗词的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努力培养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过分注重语文成绩的提高,一味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古诗词的文学常识,只是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翻译,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真正意义。教师还忽略了古诗词的朗读。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对古诗词的学习表现出恐惧心理,无法放下心去学习。

二、古诗词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现代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不足加以改正,完善古诗词的教学体制和方法。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初中生的思维正在发展的阶段,记忆力正处在最强的阶段,在古诗词的教学上,应该要求学生加强朗读和背诵。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在古诗词中倾入自己的感情,深刻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和感觉,有助于学生在往后古诗词的学习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学习,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古诗词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背诵就是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欣赏式的朗读和理解式的背诵,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思想。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古诗词的美妙所在,很多古诗词都是用精炼的语言,再运用生动鲜明的意象,创造出一种作者当时的氛围和意境,让读者进行无限的想象。在学习古诗词的工程中,注重再现古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可以轻松地进入作者的意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运用有特点的音乐渲染气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的欲望。

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些古诗词都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体现了诗人的真实感情,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引发学生对诗词的欣赏欲望。比如,放一段关于诗词的视频或者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联系比较,合理分析

中国古诗词的数量庞大,很多古诗词的意境和思想是相近的。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学习新的古诗词的时候,联系已经学过的古诗词,采用比较的方法,针对古诗词的题材、意象、表现手法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可以做到以前只是的巩固。

5.抓关键字,统领全诗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词的意境可以用一个字或者词语就可以形象地表达,中国古代诗人和词人为了炼意、炼字的需求,常常改变了诗词中词语的词性,这些改动的地方,往往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把江南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氛描绘出来了。

初中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应该在初中阶段加强,尤其是古诗词文化的培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保证语文成绩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

参考文献:

[1]邱炎林.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2013(03):127-128.

[2]姚荣昌.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J].语数外学习,2013(01):15-16.

[3]段改芳.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华少年,2013(05):40-41.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第三中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