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从分析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和原因入手,结合一些实践和体会,努力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切实有效的途径,使语文教学真正回归生命的本原。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精神;渗透;途径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义都涉及“人文性”一词:“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语文不是孤立的,它在语言文字、文学之外还蕴藏着深厚的哲学、历史、民俗文化等内容,体现着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为此,我们应加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研究与实践,让学生在语文环境中掌握人文知识,形成人文观念,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语文“能唤起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探索的热情,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在中考制度的调控下,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是“灌输—接受”模式,学生学习基本是“听讲—记录—背诵—练习—考试”方式。在这种反反复复的“你讲我听,你说我记”的授受当中,学生想象的翅膀终于无处可逃。他们过早地消失了童真,消解了童趣,在威逼利诱下学习,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丧失殆尽。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承担起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而且要承担起使学生汲取人文精气、滋养精神家园的重任。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
(一)对学生进行有关善待生命的教育
1.课文中各具特色的生命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心
我们手中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命乐章。学生对世界、对他人、对弱小生命的真正的爱意、敬意,也是对自己真正的爱意、敬意。通过一篇篇的文章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这门学科的新使命。
2.给学生介绍并朗读一些能震撼心灵引起共鸣的善待生命与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文章
教育我们的学生关爱身边的每一种生物,与它们做朋友,与大自然做朋友,弘扬人文精神。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并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做一些反思,使学生学会用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来对待我们这个世界。报纸杂志中,随时也能发现有关珍爱生命、善待弱小生命的引起人共鸣的文章,向学生作介绍,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去关注大自然,思索生命的意义,会爱心永驻的。
3.在平时的练笔中增强善待小生命的意识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想象成具有人的思想感情的生命,把它们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所喜爱所呵护的小动物身上,思考它们的生活、它们的内心感受和它们的命运遭遇,培养学生热爱每个生命,热爱生活的纯洁美好的思想感情。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教育时渗透人文精神
1.语文教材中不少作品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报国之情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无不表现出一种以社稷民生为重的民族精神;从文天祥的《正气歌》到岳飞的《满江红》无不体现着爱国、报国的情怀。我们要把这种基于民族土壤上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心田,让学生胸怀祖国,用“大我”情愫代替“小我”意识。
2.语文教材中也有作品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乐府诗集》随处可见对故国、故乡思念这个永恒的主题。杜甫的“忽闻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寓个人情怀于故国的荣辱中;郑振铎《海燕》中“乡愁啊,那轻烟似的乡愁”,更唤起多少海外游子对故国、故乡的思念……这种乡国情怀,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最好切入点口。
(三)培养学生的友情观、亲情观时渗透人文精神
李白与杜甫、元稹与白居易那种对友情真诚执著,把朋友的命运视同一己而为之废寝忘食、为之忧思的情感,感动着千古读者;朱自清《背影》中亲情催人泪下的力量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这种浓郁的友情、亲情乃是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社会凝聚力的润滑剂。当今的青少年或多或少受到“拜金主义”影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金钱化、功利化;层出不穷的社会丑恶、居高临下的犯罪率导致人道迷失和个性异化,在此情况下,培养他们纯洁的友情观和合乎人伦的亲情观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有莫大好处。
(四)在对学生进行人生感悟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草木春花而秋露,万世也常然,此种人生感悟,在王羲之的《兰亭诗》中得到最好的体现:“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天涯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曹操的《短歌行》也是对人生的感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人生感悟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它们都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自然渗透人文精神内涵,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语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汪潮.教学新理念.文汇出版社,2003-08.
[4]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育研究,2009.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第二中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