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视域下广西“林改”问题研究

2013-12-27 03:48莫绍深
关键词:林改林农广西

莫绍深

(1.钦州学院 社科部,广西 钦州535000;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林下经济视域下广西“林改”问题研究

莫绍深1,2

(1.钦州学院 社科部,广西 钦州535000;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广西“林改”目标明确、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起步晚、进度快,群众热情高、发展势头好。“林改”有利于广西林业经济发挥比较优势、消除发展障碍、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激发农民林业生产积极性。“林改”为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林下经济已成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出台实施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森林防火工作,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加快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

林下经济;林业经济;广西;“林改”

一、广西“林改”成效分析

自2003年福建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林改”),至2007年底,福建、江西、辽宁等省“林改”基本完成主体改革,配套改革加快推进;云南、安徽、河北、湖北等省主体改革全面推开,湖南、河南等 8省即将全面推开,其他省区积极开展试点、深入调研,进行前期准备。[1]广西作为我国南方林区重要组成部分,“林改”起步相对较晚:2007年3、4月份开始试点,2009年正式启动。2010年底,全区累计勘界确权1.84亿亩,占总任务的9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完成勘界确权目标任务;累计发证1.52亿亩,占总任务的7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2011年,累计完成勘界确权1.99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9.1%,累计完成登记发证面积1.91亿亩,确权发证率为95.1%,达到国家确定的主体改革完成标准,提前一年完成“林改”主体改革。2010年6月,启动“林改”配套改革试点,到2011年底,配套改革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广西“林改”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从主体改革到配套改革十分迅速,“林改”后来居上,从后进省区跻身先进省区行列,被称为全国“林改”的“后起之秀”、质量标兵和一面旗帜。

广西“林改”目标十分明确,“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集体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实现森林资源增长、农民群众增收、生态环境良好、林业产业发展、林区社会和谐的目标。”[2]2007年“林改”试点、尤其是2009年“林改”正式启动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林改”。据笔者深入钦州市钦北区和浦北县调研了解到,为了加快“林改”进度,两县(区)从启动“林改”开始,县(区)、乡(镇)、村三级均成立由本级书记任组长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县(区)委多次召开“林改”专题会议,做到党政主要领导周周抓、分管领导经常抓、乡镇领导天天抓、村干部从早到晚抓,形成“三级书记抓林改”工作格局。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浦北县通过任务落实、宣传发动、人财物、时间、统筹、奖优惩劣、人文关怀等七个方面“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全县人财物和各方积极性;在“林改”高峰期时,县领导亲自协调,除正常办公必需外,各单位其余电脑和打印机全部支持乡镇“林改”,“林改”及时得到技术设备和经费支持。据统计,该县直接用于“林改”一线的电脑共316台、打印机210台;除了中央、自治区下头拨的“林改”经费外,该县共配套“林改”资金375.3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343.3万元,县直单位支持32万元,“林改”配套经费达到1.53万元/亩。①钦北区、浦北县分别是广西“林改”首批试点县(区)和扩大试点县(区),文中涉及这两个县(区)的林改材料、数据来自作者对该县(区)的调研结果。

广西“林改”使得林农投资造林育林的积极性、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空前高涨。如2009年至2010年,浦北县全县共新造原料林12万亩。林改前,营造一亩速生桉投资仅维持250~350元,每亩出材率只有2~3立方米;林改后,通过融资贷款,群众种植速生桉的投资每亩大都在450~600元,每亩出材率提高到5立方米以上。林改前,“林不归我,我不爱林;利不连我,我不营林;责不罚我,我不护林”的现象相当普遍;林改后,林地、林木权属明确,成了自家财产,“看好自己的山、守好自家的林”成为林农的自觉行为。通过“林改”,一方面使林农营造林得到法律保障,实现耕山有责、务林有利、致富有门,林业收入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抓好村集体林地的统一经营管理,林农交纳林地使用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林改”与广西林业经济发展分析

首先,“林改”使广西林业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为宜林山区,雨热同季,林木生长速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发展林业有资源、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有后劲,是南方集体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共有林地面积2.26亿亩,占国土面积的63.5%,其中集体林地面积2.1亿亩,有维管束植物8354种,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植物1000多种、适宜栽培的珍贵树种100多种。在传统集体林权制度框架内,林业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没能发挥。“林改”是农村又一次伟大改革,进一步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迅速脱贫致富,促进林区的生态保护,逐步发挥广西林业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林业大发展。[3]目前广西“林改”成效已初步显现,一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广西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 亿元,同比增长25%。二是林下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全区林下经济产值达到230亿元,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在南宁召开,广西作典型发言。[4]三是林业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全区乡镇林业工作站、森林公安派出所等五大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进展顺利,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重大项目征占用林地得到保障,2011年审批征占用林地项目550多宗,林地面积达到9万多亩。[5]

其次,“林改”使林业经济发展障碍逐步得以消除,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林改”前,尽管山林资源十分丰富,但在传统林业经济体制下,广西各地群众“守着金山银山、日子依旧艰难”,甚至渐渐失去对山林、生态环境的热情与责任感。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此基础上广大群众要求“林改”,使丰富的林业资源真正成为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人民生活的财富源。实践证明,“林改”盘活了广西森林资源,“林业资源转变为林业资本”,大大缩短了投入产出周期,加速了资金周转;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流向林业,林业经济由单一型逐步向混合型转变;促进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林地经营水平和效益,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6]据统计,广西林业总产值由2007年(“林改”前)的52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000亿元。2011年全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总价值高达8500亿元,广西人均拥有1.7万元“绿色财富”(居全国第四位),2015年将超过12000亿元,每个广西人拥有2万元以上的“绿色财富”。[6]

再次,“林改”促进了广西“绿色经济”发展和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环境好,完全具备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绿色经济”、“在山上再造一个广西”的发展特色越来越突出。据第7 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 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20.36%,比第6 次清查(1999-2003 年)增加2.15 个百分点。各省(区、市)的森林覆盖率都有所增加,其中增幅排名前三位的是:重庆、广西和北京。[7]

表 1 各省(区、市)森林覆盖率排行情况(第7 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前八名)

“林改”对于加快广西“绿色经济”发展和“山上广西”的建设,实现全区林业每年为全区GDP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以上的目标奠定了基础。据了解,2011年广西全年植树造林415万亩,为年度目标的119%;义务植树9423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0.5%,提前实现建设林业强区的森林覆盖率目标。2012年,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1.0%。[8]

最后,“林改”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林业生产积极性。土地、水资源和山林等农村传统“三大纠纷”得不到解决,传统集体林权制度不及时改革,必将束缚广西林业的发展、影响广大农民、林农生活的改善。“林改”符合改革的历史趋势、符合农民增收致富的期待,大大激发了农民林业生产积极性。调查表明,已经开展“林改”的地区,96%的林农对改革十分满意;未实行“林改”的地区,83%的农民想尽快参加“林改”。[5]林权确定,农民成了山林主人,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要我造林、要我护林管林”变为“我要造林、我要护林管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把山当田耕、把林当地种”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三、加快广西林下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能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业资源转向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林业产业化的内涵,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民增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9]“林改”以来,广西各族群众充分利用已经“林改”确权的山地、山林,重点发展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提高林地综合产出率,切实做好林下经济这篇文章,逐步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林下经济日益成为广西林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第一,“林改”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区域空间。要发展林下经济,广大农民、林农首先要获得生产和经营空间用地,方能从事林果、林草、林禽、林畜等生产经营。在传统集体林权制度下,集体山地山林归集体所有,农户个人一般不能开发、利用,广大农民、林农的自留山地面积小。没有生产经营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无从谈起。“山定权、树定根”,才能使得“人定心”。“林改”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均山到户、林木到户之后,广大农民、林农获得了林、地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林下经济发展获得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林改”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在全国范围内,广西第一个以省级党委、政府的名义召开林下经济现场会,第一个以省级政府的名义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第一个以省级政府的名义制定林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个以省级政府的名义下拨发展林下经济专项经费,第一个开展全省(区、市)林下经济统计工作。在加快“林改”过程中,广西先后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森林管理办法》、《公益林管理办法》、《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当前,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突出,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三,“林改”为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内在动力。发展林下经济,可缩短林业生产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林改”,农民开发山地的积极性很高。浦北县农民林铭瑞在速丰林下建养鸡场,2010年共出栏20万只肉鸡,年纯收入超过百万元,2011年他又在速丰林下套种穿心莲和两面针等中草药50亩,搞林下立体种养;该县另一位农民陈光云承包林地143亩,在速丰林下养鸡,2010年出栏成品鸡22万羽,年产值880万元。

第四,“林改”为林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林改”后林下资产依法予以保护。在明确林地和林木资源权属的基础上,允许林下经济产品资产使用权的流转,促进林下经济产业资产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林下经济资产使用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10]二是林下经济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根据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广西各级财政将投入10亿元以上林下经济扶持资金,从而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金进入林下经济发展领域100亿元以上。

2011年4月,吴邦国同志在广西调研时指出,林下经济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子。要因地制宜,把发展林下经济等特色林业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11]发展林下经济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符合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作用规律和生物链能量互补要求,本质上属于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当前,林业、农业、宣传、文化等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林农明确广西经济发展的天然条件和比较优势,明确建设“山上广西”的重要意义,使“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理念、发展林下经济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林下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受光照、降水、土壤、地形、地貌条件和风、火、虫自然灾害及动物瘟疫等因素影响。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农业、科技等部门应当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及自身实际的林下生产经营模式,[12]大力发展森林培育、森林旅游、生态疗养、林果经济林、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产业,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菌则菌、宜牧则牧、宜禽则禽,不应当搞一刀切。

广大农民发展林下经济急切期盼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按照原有规划,及时足额下拨发展林下经济专项经费并保证专款专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用于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贷款补贴、奖励,协调农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实施“信用工程”和“阳光工程”优惠信贷政策,使普通林农获得小额贷款,畜牧企业和养殖大户获得贷款贴息和资金补助等。例如,广西岑溪市2010年共为农户提供发展林下经济贷款5000 多万元,有力推动该市林下经济发展。[13]

林下经济属于林业经济,林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与问题,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森林防火保障等,同样会影响林下经济的发展、威胁林下经济的生产安全。各地党委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统筹协调,林业、农业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在林区、山区逐步建设专用农林产品交易市场、农林产品物流体系,使林下生产经营所需物资、森林生态游客“进得来”,林下经济产品“出得去、卖得好”;应当高度重视“林改”后森林防火安全问题,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防火安全保障。

对发展林下经济,各地党政部门应坚持“只组织不干预、只引导不拍板、只协调不做主、只规则不指令、只扶持不代替”,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林农的意愿,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集中人、财、物培育林下经济。加强农业、林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种养大户”、“公司+种养小区+农户”等林下种养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和产、供、销链条作用。如引导农户与实力雄厚的养殖公司签订养殖合同,由公司统一提供鸡苗和饲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价回收产品,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户在林下规模养殖具有广西特色的三黄鸡、麻鸡(俗称土鸡)、瑶鸡、乌鸡、凤鸡等,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此外,应当加快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广西《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加强林产评估工作,采取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汇集、统一送评、集中评估等办法,解决送评林产量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已达产(恒产)的林木、林下生产经营项目参保投保的办法,降低广大农户林下生产经营的风险;成立以林业、农技等部门为主导的技术服务组,分片包户,定期下乡开展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水平,解决林农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13]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以农林生产经营大户为基础,组织专业协会,[14]提供技术指导,实现信息沟通与共享,增强农林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免除广大农民、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后顾之忧。

[1] 何得桂.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地方财政研究,2008,(7):45-48.

[2]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全国林业行政执法网,http://211.167.243.131,2009-02-13.

[3] 末末整理报道.民富林兴看林改[J].农家之友,2009, (10):10-12.

[4] 张 雷.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在南宁召开[J].广西林业,2011,(10):4-6.

[5] 谢 彩,吕 欣,韦文贤,等.三年多大步?试看青山舞!——广西林业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喜回眸[N].广西日报,2011-04-29.

[6] 李忠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改革之窗,2008,(11): 16-17.

[7] 吕永来.全国各省(区、市)森林覆盖率增加情况排行[J].中国林业产业,2011,(Z1):108-109.

[8] 吴小康,张 雷. 2008年以来广西营造林事业创造七项全国第一[EB/OL].新华网广西频道, 2013-01-28.

[9] 罗金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发展林下经济探析——以广西田林县为例[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1,(2):19-22.

[10] 于小飞,吴文玉,张东升,等.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林产工业, 2010,(4):57-59.

[11] 蒋卫民,彭 斌. 开启林下盛宴 广西进入绿时代[N].中国绿色报,2011-09-29.

[12] 赖庆奎,谢 琴.湖南省炎陵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1):35-37.

[13] 岑溪市人民政府.岑溪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验借鉴[J].林业经济,2011,(5):69-70.

[14] 陈建敏,黄森慰,张春霞,等.林业专业合作社盈余利益分配标准的经济学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1-44.

A Study of “Forest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st Undergrowth Economy in Guangxi

MO Shao-shen1,2
(1.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Qinzhou University, Qinzhou 535000, Guangxi, China; 2. Marx College,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Beibei 400715, Chongqing,China)

With clear goal, leadership’s attention, appropriate measures, the “Forest Reform” of Guangxi is featured by its late launch, speedy development, high enthusiasm of the people and good trend of development. The “Forest Reform” benefits Guangxi’s exerting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eliminating the developing barrier, improving the livelihoo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otivating the working enthusiasm. It can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wth economy which turns out to be a new highlight of the forest economy. I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propaganda,making related policies and measures,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forest regions and fire prevention, give more support for the leader enterprises,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rvice system in order to impel the undergrowth economy in Guangxi.

forest undergrowth economy; forestry economy; Guangxi; “Forest Reform”

F326.2

A

1673-9272(2013)04-0054-04

2013-03-30

2009年广西区教育厅研究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广西林业产业发展的研究”(编号:200911LX438)。

莫绍深(1970-),男,广西灵山人,钦州学院社科部副教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林改林农广西
广西贵港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及有效途径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江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林改后资源林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建始林改为林农打造“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