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英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活动教学为当前语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广阔的天地。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以及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教参中明确指出:语文活动课区别于传统的语文课。前者侧重于语文技能的实践训练,后者侧重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前者以直接经验为主,后者以间接经验为主。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活动课是实现转变学习语文的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
一、目前在活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文本阅读轻活动
每个活动单元都有与主题相关的范文,有的老师认为活动是浪费时间,活动与考试没有关系。于是干脆把活动内容删除了事。教学沿用传统的文本分析阅读的方法。这样做虽然学生的语文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和提高,但却忽视了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2.重活动轻阅读
以“感悟自然“单元为例,有些老师在活动中过分强调了解自然、亲近感受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山水,可是到了展示成果阶段,学生的写作却一筹莫展,写出来的多是文字枯燥、感情单薄的文章。为什么呢?因为活动中缺乏必要的语文训练,“言”与“文”分离了。
二、如何开展语文活动课
1.阅读
每个活动单元中都有范文,阅读应该放在活动的首位。通过文本的阅读带动活动的展开,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并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1)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触语言。(2)合作阅读。选取一些句段作为合作研讨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阅读鉴赏文中的优美词句。
(3)思考探究。把参考阅读的三篇课文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比较阅读、讨论辩论探究性问题。当一系列活动结束后,在活动的同时阅读文本,学习文本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积累词句、比较优劣等,这样对事物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深入的思考,学会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这样活动从语言走向人文最终又回到语文。
2.活动
(1)学生主体化。语文活动课是以活动为载体,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在做中学、动中悟,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摆脱课堂教学惯用的讲解、提问等手段,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教师在活动中必须要转变角色,教师是参与的合作者、合作的引导者、评价的组织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全程全员参与活动,做到在活动前搜集、整理资料;在活动中自我设计、自我创造;活动后自我总结评价。(2)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多样化的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主要方式,主要有竞
赛型、表演型、辩论型、赏析型、故事型、演讲型、讨论型、阅读型等等。
3.表达交流与评价
评价是语文活动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口头表达。语文活动离不开口头表达,口头表达有以下几种形式:讨论会、辩论会、演说会、朗诵会、课本剧等。对每种口语形式,在口头表达前必须做必要的知识性指导,在口头表达后要作出评价。(2)作文。读:以欣赏的眼光,挖掘学生作文的亮点。让学生上台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评:评议是对同学的作文进行取长补短的一种学习方式,从中对照自己,对长处加以肯定,对短处提出建议。可以先挑选上、中、下三类代表性作文,印发给学生,对点评作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讨论作文的优点缺点,提出修改意见,由小组长执笔,生生共同点评。这种做法便于组织讨论,利于发展思维。
让活动进入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真正达到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确立语文活动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的目标。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学境界,也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探索的方向。
(作者单位 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