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
【摘 要】多声部音乐教学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对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以及与它人的配合协调能力上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其中复调性的运用在旋律与节奏的训练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相关内容,探讨复调性二声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法研究;教师教育
1.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兴起
1.1:复调的产生与发展
·Chant(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
·Gregorian chant;Plainsong
·Organum (平行四五度形成的二声部音乐)
·Discant(音对音的织体形态;节奏模式;分句结构)
1.2:代表人物
Medieval(476-1400):
Guillaume de Machaut1300-1377
Renaissance(1400-1600):
Guillanme Dufay 1397.8.5.-1474.11.27
John Dunstable 约1385/1390—1453)
Gilles Binchois 约1400—1460.9.20
Orlande de Lassus/Orlando Di Lasso 1532-1594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2.2
Andrea Gabrieli 约1510-1585.8.30
Giovanni Gabrieli 1554或1557-1612.8.12
Baroque(1600-1760)
Heinrich Schütz 1585.10.8-1672.11.6
Claudio Giovanni Antonio Monteverdi 1567.5.15-1643.11.29.
2.复调音乐定义
2.1 :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
2.2:包括支声复调、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
2.2.1:支声式复调(衬腔式复调):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便会产生一些分支形态的声部,这些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在节奏关系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装饰或删繁就间。在民间音乐中最为常见(例如我国民间音乐戏曲中的托腔和民间器乐合奏曲中的多声部结合)
例1: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例2: 黄梅戏 《对花 》海鹏编曲
2.2.2 :对比复调: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旋律线,在音调、节奏、进行方向的起伏、句逗的划分以及音乐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对比或存在差别,便构成了对比式复
2.3:Fuga 复调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原意为逃逸、追逐、遁走,它形象的表明了赋格曲是由一个(有时为两个或多个)音乐主题在不同声部时隐时现、一再模仿,不断变化重现这一基本的特点。
赋格曲的形成在欧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9-16世纪是他的孕育和成型的发展阶段。17-18世纪,德国作曲家巴赫(1685-1750)将这一复调体裁发展到成熟和完善的境地。它的《平均率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和其它作品,是世界音乐文库的重要组成部份,至今仍是我们复调音乐教学必不可缺的借鉴材料。
三:复调性节奏练习
节奏代表了音乐中时间的方面,音乐中基本的律动叫做拍子,而速度是指在律动中拍子的速率。在传统的节拍中,拍子通常以二拍、三拍、四拍组成规则的组织形式。与每一种节拍相联系的是其自己有规律的重音类型,通过循环往复的强-弱交替组织在一起。当一个节奏型正常的弱拍被强调为重音时,就发生了所谓的切分音。任何拍子时值的关系都可以用比例来表示,例如:2:1、3:1、3:2、4:1、4:2、4:3等。一个最常见的节奏设计是赫米奥拉比例(hemiola),一种在节拍与节奏之间相互制约而成为3:2比例的节奏关系。
在视唱练耳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音乐片段在旋律和节奏上的训练,充分结合柯达伊、奥尔夫等教学法,并使用电脑MIDI技术,使学生得到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分析,加强其在多声部思维上的感受,让他们积极发挥能动性,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得到潜移默化地训练,这为视唱练耳的教学打开一扇新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