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法在高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2013-12-23 05:36陈永胜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导向旅游

陈永胜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运营与管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一、行动导向法原理分析

行动导向法创立于德国,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通过以老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活动方法,营造出教学互动交流的社会交往情境,使学生主动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1]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呆板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在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基础上,提倡“启发式” “协作参与式” “做中学”的综合运用。

二、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决定了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旅游专业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如“导游实务”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与行业岗位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中更要强调其实践性。但是目前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却无法提供最受企业欢迎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一)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欠缺

高职院校旅游专任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由其他专业教师转行而来;第二,旅游专业的本科、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对于第一类的专业教师来说,无论是其理论教学水平还是专业实践教学能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二类的专业教师由于其在大学所接受的教育多以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为主,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校门,缺少企业工作经验,旅游职业岗位技能知识缺乏,这样的师资严重制约着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2]

(二)教学内容与行业岗位能力脱节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以导游工作岗位为例,当前培养导游的课程主要是为导游能够带领团队完成旅游过程而设置,但是随着“自驾游” 等多种新型旅游出行方式的出现,对导游的岗位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任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内容时过于依赖教材,教学内容滞后,与现实的行业岗位能力需求不符,导致毕业生不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教学方式陈旧

近几年,虽然一些高职旅游专业的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但只是在某课程或者某个章节的知识点上进行运用。因此,旅游专业的课程教学整体上还是以“填鸭式”的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中仍然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四)学生自身能力欠缺

当前,由于高职层次的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理论知识的转化能力、独立思考与探索的能力、沟通协调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比较欠缺,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且学习态度不端正,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五)实习课程不足,实习基地有局限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很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借此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但目前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一,校外实习课程设置的连贯性不强。很多院校在设置校外实习课程时,只在毕业实习环节才真正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没有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这样较为完整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尽早进入企业学习。第二,出于学生安全及方便管理等角度考虑,众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局限于国内,甚至只在本地区。

基于以上原因,改变当前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成为必然。

三、行动导向法在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经过专家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已经证明行动导向法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将行动导向法引入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能有效解决前述问题。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行动导向法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工作经验,才能驾驭整个教学过程,才能在教学项目的设计中紧紧抓住工作任务这个核心来进行知识传授,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正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因此,提高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必然。第一,走出去,教师进企业。与旅游企业合作,定期组织专任教师去旅游企业进行现场培训,了解和掌握旅游企业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学习旅游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操作技能和服务标准,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地指导、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引进来,行业精英进校园。为了优化教师队伍,聘请一些从业经验和行业背景比较丰富且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行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对一些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内容进示范性讲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

(二)以职业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组合教学内容

在整个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必须以职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如以旅游接待服务岗位为例,它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之一是旅游政策法规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中,对旅游接待服务工作过程所涉及的法规知识按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任务模块来组织教学内容,如图1。

图1 体现工作岗位技能的教学内容组合

在每个模块中利用工作岗位情境进行教学任务布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枯燥的法规理论知识融入现实的职业岗位中,通过行动导向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旅游接待服务工作岗位所需的旅游政策法规实践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3]

(三)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其具体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张贴板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几种类型。行动导向法的实施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模板供大家统一使用,由于各个高职院校的具体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有针对性,使之符合自己的实情,保证选择的每一种方法都能有效实施。在旅游专业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实践,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及内容如“导游实务”等主要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辅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等,而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或内容,可以头脑风暴法、张贴板教学法为主,如“旅游概论”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四)转换教师角色,提高学生参与、协作能力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教学过程的讲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4]这是行动导向法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适应这种角色变换,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从收集信息、制订计划、选择方案、实施目标、反馈信息到成果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程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应强调合作式学习, 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等教学方式,构建师生与生生之间新型的互动协调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与他人协作共事和社会沟通的职业能力。[5]

(五)强化校外实习课程设置的连贯性,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渠道

行动导向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及校内的实训,使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理论知识基本熟知,但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了解行业先进的服务理念、操作技能、管理水平等内容必须进行现场体验。因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为了更好地利用校外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首先应强化校外实习课程设置的连贯性。从学生进校的校外实习、见习(1周)—短期的校外顶岗实习(1~3个月)—与就业相结合的毕业实习(6个月),都应该有较为完整的时间安排及目标要求,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拓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渠道。近几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进入中国旅游、参加各种商务活动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对旅游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如果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能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进入国际旅游企业实习,对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行业先进的服务理念、操作技能、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管理能力都至关重要。

总之,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改革,是教学方法的新突破。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行动导向法,能更好地实现“理实一体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素质,有力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增添新的动力。

[1]申慧娟.行动导游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20):142-144.

[2]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育,2009(9):75-79.

[3]刘传喜.“行动导向法”在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7(3):35-37.

[4]魏新民,赵伟丽.行动导向教学下教师的角色与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13-16.

[5]易洁.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高职教师的角色转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46-48.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导向旅游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旅游
犬只导向炮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