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研究

2013-12-23 05:36明,接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苏州市资格

卢 明,接 晔

(1.苏州大学 社会学系,江苏 苏州 215123;2.苏州市文化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23)

一、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现状分析

(一)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底,苏州市共有县(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2个,市及县(区)级博物馆和纪念馆42个、美术馆11个,镇级(街道)公共文化站96个,在全市1 746个村(社区)“七位一体”服务中心内建有公共文化活动室(中心),共有公共文化从业人员3 869人。苏州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以女性居多,40岁以上的占38.9%。因此人才队伍结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具有职称的占13.6%,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2.3%。高中及以下毕业的人员占28.4%。接近三分之一,他们大多来自于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由于待遇较低以及编制限制等原因,基层公共文化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但同时又存在着“旧人”难出、“新人”难进这一突出问题。因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激发和调动,人才结构很难得到优化,与公共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符合。

表1 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表

(二)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及其管理

为了使公共文化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苏州市率先开展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迄今已有2 482名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并获得证书,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对苏州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实践作简要分析。

1.资格认证对象及管理机制

(1)认证对象

资格认证的对象是苏州市各市(县)、区、街道(乡镇)、行政村等已经从事或准备从事公共文化工作的人员。其中新报考人员的主要条件是: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获得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或高中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专长。

(2)业务培训

培训工作由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实施,各市(县)、区人事和公共文化主管部门配合。授课教师多为业内的资深专家和资深的公共文化工作者。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及公共文化创作与欣赏等。

(3)激励机制

对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人员,颁发“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对取得其他资格证书的人员,可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范围,并且单位可根据工作的需要,报上级职称评定部门评审相应的技术职务。凡未取得“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则不予录用。

2.考评及后期管理

(1)资格考评

考评采用的是统一考试的方式,由苏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命题并阅卷。评分标准由两部分组成,即培训出勤率和知识实际掌握程度,权重分别为20%和80%。试卷总分为100分,60分是取得资格证书的最低标准。

(2)后期管理

取得“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每年必须参加市(县)、区公共文化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0课时;同时两年内还必须参加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累计时间不少于80课时。满足上述条件后,方可办理相关的登记注册手续。

(三)苏州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取得的成果

1.促进了从业人员共同体的形成

资格认证对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从业人员,统一培训和统一认证有助于形成从业人员共同体。虽然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职业性质不像我国其他职业那样特征明显,但从业人员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组织能力以及处事原则。从业人员要在一起研讨交流,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精神,否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而苏州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大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却缺少系统的理论素养。基层部门的“新鲜血液”,即高校毕业的年轻人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缺乏工作实践经验。所以一些老同志和一些年轻人在工作中很难进行良性互动。如果对其进行统一培训,则为他们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从而形成了从业人员的共同体。

2.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

从业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共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为此,苏州市有关部门聘请在公共文化方面造诣较深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我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完善了他们的知识体系,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从业人员从“单一公共文化人才”向“多元公共文化人才”的转变。

3.扩大了从业人员的社会影响力

虽然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等主要在行业内部进行,但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准备从事公共文化工作的人员。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的社会影响。

二、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质量尚待提高

1.课程设置不完善

在课程设置上,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系统,所以大多只是从实用出发,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另外,也缺乏规范通用的教材,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2.师资力量不足

有部分授课老师或是偏重理论知识,或是专业方向性太强,而其实践经验欠丰富,因而也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考评体系不完善

1.考评标准单一

考评时采用单一的试卷考评形式,不够全面和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公共文化从业能力指标上,既包括创新能力,也包括活动策划能力以及与群众沟通能力等,这些都未能在考评中很好地体现出来。

2.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有待加强

要实行长效管理和规范管理,就必须加强制度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显然,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档案资料还须进一步完善,并逐步建立完整的数据库。

三、完善苏州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标准体系

1.统一编制教材,实现培训系统化

要组织有关专家,统一编订苏州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可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共文化部门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以使培训内容科学化和体系化。

2.建立高质量的培训师资库

文化从业人员不仅应掌握基本的从业知识,还应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了解和掌握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无疑,这需要具有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老师,并建设高质量的培训师资库。

(二)健全考评体系

1.制定量化考评指标,实现考评方式科学化

可根据综合得分情况,将从业资格考评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及格”(60—79分);“不及格”(60分以下)。并对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与群众沟通能力及群众满意度等一系列指标进行量化,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已达到考评考核的全面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2.完善后期管理制度

可借鉴韩国“学分银行制”的方法,即学生在不同教育机构的教育经历或取得的资格证书按照一定的标准折算成学分进行积累,达到一定分数时可申请相关的学位。因此,苏州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可建立类似于“学分银行制”的学时标准,根据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级别以及培训时间等指标建立课时计算标准,并建立统一的联网培训课时数据库,做到每个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课时记录都公正、公开、透明。

(三)完善保障体系

要加强激励机制,提高认证的社会认可度。可将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与中级职称评审相挂钩,以加大激励力度。调查还发现,虽然苏州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对象面向社会,但参与者几乎全是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这表明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还不高,也不利于公共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苏州市事业单位招聘时,都会吸引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参与,如 2012年苏州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共招聘458人,却有超过6 000人报名参加考试。[1]相比之下,苏州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招考时报名的人数就少得多。因此,需加大宣传力度,并加强激励机制,从而提高认证的社会认可度。

因此,要增强职业的吸引力,稳定队伍,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还有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比如编制、待遇等,它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和其他相关措施的配套支持。

[1]2012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6000人报名[EB/OL].(2012-01-16)[2013-03-26].http://www.yjbys.com/sydwzp/4171813.html.

[2]韦伯 马克思.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韩水法,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李作章.英国职业教育中的资格证书制度解析—兼谈对我国职业发展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07.

[5]黎娜.英国、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考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05.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苏州市资格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2023年,这四类考生拥有保送资格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资格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背叛的资格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注销《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