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基,吕康银,徐雄彬
(东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
最低工资制度产生于19世纪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该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的生活需要,确保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稳定的“稳定器”。但是,在学术界关于最低工资政策一直存在相关的争论,部分学者们反对最低工资政策,认为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失业量,相反,也有学者们认为提高最低工资并非会导致失业量的增加。因此,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各地区间存在怎样的差距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成为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负效应,至今学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观点。
美国学者 David Card和 Alan B.Krueger[1](1994)在最低工资以外决定雇佣的要因同质化前提下(如季节性需求变化),从1992年2—3月开始至1992年11—12月,对两州快餐店的地域间雇佣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直接考察劳动力的需求变化情况。他们预期认为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减少就业率,提高最低工资的新泽西州快餐店的雇佣成长率应该低于最低工资不变的宾夕法尼亚州快餐店雇佣成长率。但是,结果显示最低工资从4.25美元提高到5.05美元的新泽西州快餐店的就业率从20.44%提高到21.03%,而最低工资保持4.25美元不变的宾夕法尼亚州快餐店就业率从原来的23.33%下降到21.17%。David Card和Alan B.Krueger的研究指出最低工资的提高不但没有提高失业率,反而增加了就业,同时还指出年轻劳动者的失业人数并没有增加。Agenor和 Aizenman[2](1999)认为引入最低工资会刺激劳动者增加劳动供给,降低低工资劳动者怠工情绪,从而减少厂商的生产成本,降低工资支付额,实现总失业率减少。然而Fraja[3](1999)认为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会导致失业产生,雇主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或者固定资本投资抵消最低工资提高所带来的损失。
日本对最低工资的最新研究是川口大司和森裕子[4](2009)以日本过去的最低工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考察最低工资是否是解决贫困的政策,从劳动者视角实证分析最低工资的上升是否会减少就业的问题。结果显示,青年·高龄者、女性、初中·高中毕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等的最低工资劳动者比率较高,而且最低工资劳动者并不一定属于低收入者;最低工资上升导致10年代男性劳动者和中年已婚女性的就业率具有下降趋势;最低工资上升对青年层劳动者的工作意愿产生激励作用。此外,Stigler[5](1946)和Bazen S[6](1997)、Neumark D[7](2000)等认为提高最低工资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雇佣劳动者的数量,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会减少劳动力需求量,从而降低就业率。
综上所述,国外的最低工资制度起步较早,对于最低工资对就业效应的研究非常丰富。相反,我国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时间较短、起步较晚,并没有实行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而是授权于各个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其区情制订相应的标准,因此,相关的研究数据难以获得,导致我国学者对于最低工资制度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定性理论层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
学者们对最低工资制度争议的原因是其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实际上,最低工资制度并不能笼统地评价,必须要结合劳动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那么,政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将对失业和资源配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图1 完全竞争条件下,最低工资的影响
如图1所示,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曲线S与劳动力需求曲线D达到均衡时,均衡工资为W0,均衡就业量为Q0。政府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产和发展,干预劳动力市场,规定高于W0的最低工资水平Wn。由于,最低工资水平的制定,雇主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减少雇佣(Q0-Q1)数量的劳动者。同时,劳动力市场上,一些工人愿意在工资水平高于W0低于Wn的工资水平下参与劳动生产,因此,劳动力供给量增加到Q2。但是,由于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形成了(Q2-Q1)的失业人群,最低工资制度最终导致了失业量的增加。
图2 不同劳动供给曲线下,最低工资的影响① 图2和图3参考了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经济学》,作者:蔡昉
如图2所示,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相对稀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S1比较陡峭,劳动供给弹性小,而相对丰富的劳动力供给曲线S2则比较平坦,劳动供给弹性大。在相同的最低工资水平下,相对稀缺的劳动力,其劳动供给曲线相对陡峭,会产生(Q2-Q1)的失业量,相反,相对丰富的劳动力,其劳动供给曲线相对平坦,从而产生(Q3-Q1)的失业量。(Q3-Q1)的失业量明显大于(Q2-Q1)的失业量,所以,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造成最低工资的影响差异。
如图3所示,在劳动力供给稳定的前提下,劳动需求量由劳动需求曲线决定。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会引起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需求曲线的变化会改变最低工资的影响。在最低工资Wn以下,劳动市场产生(Q2-Q1)的失业人员。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需求量的增加,劳动需求曲线D1向右移动至D2。在Wn的最低工资水平下,形成新的劳动需求量Q3。由于增加了(Q3-Q1)的劳动量,因此,最低工资增加了就业,减少了失业量的产生。
图3 需求曲线移动下,最低工资的影响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最低工资水平设定过高会导致失业量的增加,相反,最低工资水平设定过低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在不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曲线下,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最低工资标准多少为适宜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如4图所示,最低工资与同期平均工资进行比较,考察最低工资水平的相对变动趋势。1996—2009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平均最低工资水平和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平均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率显示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最低工资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其他收入阶层,使得劳动者与其他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发展成果并没有惠及到低收入劳动者群体。
图4 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比率变化趋势
1.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最低工资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网。由于西藏是2004年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因此,西藏的最低工资数据收集的不完整而被剔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失业率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
2.变量定义
定义失业率(Q)时,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标准。
定义最低工资(MV)时,我国政府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各省市、自治区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规定了多个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本文采用各省市、自治区最高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对于所有的名义最低工资进行调整后,取对数减少变量数据的波动性。
定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时,均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而CPI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为标准。
一般情况下,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是根据名义工资规定的。但是名义工资受到价格水平的波动(例如,通货膨胀使工资水平下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也会影响最低工资的实际价值。若要研究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需要以下三点假设条件:
假设:1.最低工资受到CPI和GDP的影响
2.CPI和最低工资的上升会增加失业率
3.GDP的增长能降低失业率
在三个假设前提下,构建回归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1.经济发展水平与各省最低工资水平的聚类比较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地区的GDP数据,使用SPSS软件的系统聚类方法对各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如表1所示。
表1 各省按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结果
本文以各省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聚类,如表2所示。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实施较高水平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天津和新疆是属于欠发达地区,而较发达地区的辽宁、河南、湖北、湖南等实施的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偏低水平。
表2 各省按最低工资水平的聚类结果
2.各省份最低工资效果
我国各省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起步较晚,而且受统计数据的制约,因此,考察省市自治区最低工资对失业率的影响时,运用时间序列方法估计模型很容易产生偏差。本文使用Eviews6.0软件将1996—2009年全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估计方法进行分析,但是对模型进行估计之前,为了避免数据不平稳而导致的伪回归现象的出现,本文将采用Commom root-Levin,Lin,Chu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考察变量是否平稳。
表3 变量的Commom root-Levin,Lin&Chu检验
表3所示,各变量进行Commom root-Levin,Lin&Chu检验结果发现,伴随概率P值均小于0.05水平,因此,各变量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各变量均不存在单位根,各变量数据具有平稳性。
在进行变量平稳性检验得出变量均为平稳后,要选择估计模型的类型。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下,计算的Hausman检验的检验统计量为11.671 4,伴随概率为0.008 6。因此,模型拒绝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的原假设,即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表4 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效果
表4所示,江苏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失业率显著正相关,而GDP对失业率显著负相关,山东和广东则不显著。江苏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太高已经影响到劳动力需求量,而山东和广东的最低工资标准过低,损害了劳动者权益,因此,两省可以适当提高标准。
表5 较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效果
表5所示,较发达地区的各省的最低工资对失业率均不显著,辽宁、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过于偏低,因此,最低工资对失业率表现出不显著。
表6所示,天津最低工资对失业率显著正相关,说明以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过高。甘肃的最低工资也对失业率显著正相关,但是欠发达的甘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表2中的第五类,说明甘肃应该适当降低最低工资标准,刺激劳动者增加劳动供给,而其余省份的最低工资对失业率均不显著。由于天津和甘肃以外的其他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过低,而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表6 欠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效果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社会平均工资法,月最低工资以月平均工资的40%—60%为标准。本文以各省市自治区的月平均工资的30%和40%作为最低工资变量,采用上述相同的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①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没有给出回归结果,如有读者需要,作者可以提供。显示在月平均工资30%的最低工资变量条件下,天津、吉林、浙江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失业率具有显著正影响,而其他省份则表现出不相关;月平均工资40%的最低工资变量条件下,除了北京、陕西、上海、山东、宁夏、新疆等省份外,其他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失业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本文通过最低工资理论,在三个假设条件下,构建了最低工资与失业率的关系模型,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分析最低工资标准对失业率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各省市自治区来看,绝大部分的最低工资标准也没有对失业率产生显著影响,各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若能维持在月平均工资的30%左右,既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
第二,在控制其他因素时,GDP在部分省份地区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而大部分省份表现出不相关,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侧重于GDP的增长量,没有切实做到通过GDP的增长拉动就业。
第三,辽宁、浙江、福建、海南的CPI对失业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CPI的上涨失业率将会下降,这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正好吻合,而其他省份的CPI对失业率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各省市自治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实行不同标准的最低工资水平,由此体现出的就业效果也是具有差异,对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1.提高立法层次,统一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应该尽快将保障劳动者生存权益的最低工资制度纳入宪法当中,制定《最低工资法》及相关的处罚制度,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确保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
2.大力宣传最低工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劳动部门应当加大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使广大劳动者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应当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其落实情况,严厉查处以各种名义压缩工资和变相违规行为,加强群众监督机制。
[1]David Card,Alan B.Krueger.Minimum Wages and Employment:A Case Study of the Fast-Food Industry in New Jersey and Pennsylvani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4):772-793.
[2]Agenor P R,Aizenman J.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with segmented labor market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58(2):277-296.
[3]Fraja G.(de).Minimum Wage Legislation[C].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 Economics,1999,66(264):473-488.
[4]Daiji Kawaguchi,Yuko Mori.Is Minimum Wage an Effective Anti-Poverty Policy in Japan?[J].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2009,09-E-032.
[5]Stigler G.The Economics of Minimum Wage Legisl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6:36,358-365.
[6]Bazen S,Skourias N.Is there a Negative Effect of Minimum Wages on Youth Employment in Franc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41:723-732
[7]Neumark D,Wascher W.Minimum Wages and Employment:A Case Study of the Fast-food Industry in New Jersey and Pennsylvania:Com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1362-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