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钢,王迪新,李淑梅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好,其生命的质量也就越高。关注生命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教育,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好,使人的生命更有尊严,更有价值”[1]。这意味着,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渗透到教育的细节中。生命教育是在尊重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生命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进行人文性的、系统性的生命意识培养,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意义,正当追求生命价值,绽放青春风采,展示生命的意蕴之美[2]。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帮助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以人为本的时代,生命才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是生命体之间的交流,教育只有回归“生命在场”的状态才能展示其应有的魅力[3]。然而,我们看到了很多“见人不见生命”的教育,“工具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的教育。渴望追寻人生意义的大学生身上,体现更多的往往是生命的困顿、意义的虚无和对生命的漠视甚至放弃。因此,开展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道德教育的一个维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解决的往往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对学生来说,将来面对的却是不同的个体生命之间的交流、合作乃至竞争。实行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意义和实现生命价值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在坚持传统思政课主阵地的基础上,把生命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开设成独立的选修课或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结合学生职业需求设计不同的专题,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情景模拟过程中,坦然面对人生,不空悲、不罔喜,主动适应人生的“春、夏、秋、冬”,绽放青春光彩,实现生命的传承与绽放。
为求实效,生命教育课最好做到两个整合:一是学科整合,即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融合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知识为一体;二是人员整合,即打破科室界限,融合思政课教师、心理辅导教师、辅导员等为一体。通过学科整合、人员整合,在研究成果、教学模式上取得显著成效,并建立档案、编写教材、培养师资、创新模式。
生命教育本身就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有效延伸。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际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得益彰的动态平衡关系,引领学生拓宽视野,既注重代内公平、也注重代际公平,在更广阔的空间以更深邃的视野看待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精神境界,锤炼思维方法,浓厚人文底蕴,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与时俱进地看待伦理道德和时代观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道德教育的成效。几年来,高校所发生的诸如马加爵事件、南昌学生校舍腐尸案、南京大学生刺死室友案和复旦大学投毒案等,都反映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传统的道德教育在理想追求、价值判断、道路选择等方面均指明了方向,产生了实效。但在情感体验、能力培养、社会适应等方面重视不够,手段不多,方法不活,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缺乏内在动力与外在调节。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多元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必然会冲击大学校园,也会出现“课上精彩、课下无彩,校内管用、社会无效”的窘境。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学生内心就会产生矛盾冲突,学生会盲目、忙乱、迷茫,甚至会出现“双重人格”。因而,要挖掘生命教育的时代内涵,丰富道德教育内容,活化道德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人格和心理成长,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延伸。要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从内容和形式上为深化教育的成效寻求有效载体。体验式教学是生命教育的一大特点,从学生心理需求入手,结合职业道德准则,通过热身游戏、情景剧、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化、生活化场景,学会情绪体验与控制,相互间倾听、倾诉,学会理解和包容,彼此分享成功经验和成长花絮,主动回应社会需求,在自助、互助中和谐共处。
生命教育是更有效的职业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包容生命,在“天、地、人”之间,在“你、我、他”之间,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健全生命观,发挥生命主体性,泰然接受生命中的必然和偶然,体味生命魅力,培育职业意识,发扬职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可见,生命教育是对道德教育体系的完善,是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践表明,只有用文化经营学校、提升内涵、提高软实力,学校才有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是学校个性的体现,而生命教育使学校文化更有生命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传承过程中所渐次累积的由师生共同创造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及其活动后果的统称,以各具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为表现形式,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具有一脉相承的特质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4]。学校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层次水平。这是一种人性的影响,更是一种灵魂的塑造。生命教育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与兴趣的满足。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根本,学校教育价值就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价值的可能。
特色文化的引领是学校事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富有生命气息的文化会让师生得到滋养和灌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氛围,有利于激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学校是生命的园地,也是文化的殿堂,生命的本质是人的精神生活,学校文化对于师生的精神生活不可或缺,而生命教育助力学校文化也是理所当然。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使生命健康发展是学校文化的价值体现,现代教育更关注学校文化与生命之间的对话。所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既要克服千校一面的同质性,也要克服外在形式的格式化;既不能曲高和寡、高高在上,也不能把学校文化当成筐,“剜起就是菜,啥都往里装”。
任何一种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地得以传承和发扬,一定要有自己的经纬脉络,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在动力。而生命教育关心的是师生内在的文化体验和精神需要,将生命文化不断地内化于师生内心、外化于师生言行,在自觉与不自觉间,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纲”,纲举目张,进而成为学校文化生生不息的核动力。
精神活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高级形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更应是文化的传承与引领。富有活力的教育,是尊重生命规律、教育规律、成长规律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唤醒了精神、启发了思维、激发了潜能,抚慰了心灵,愉悦了身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和谐共融,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承担人才培养大任的高等教育,更是责无旁贷,要将学生的生命活力展示得淋漓尽致。因此,生命教育不仅限于课程和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之外更是生命教育的温床。
1.生命教育要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要本着对学生生命负责和让学生人生出彩的原则,顶层设计学生的日常管理“菜单”,重点把握学生入学教育、实习期教育和离校毕业教育等节点教育,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关怀,在公开、民主、平等的管理中展现生命价值和尊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把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因此,要把生命教育与班级文化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完善自我,彩绘亮丽人生。要充分利用社团活动、节庆活动、社会实践等,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体味成长成才的快乐。
3.创造承载生命教育文化的物质“符号”。学校要注意相应的宣传,强化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教育,要以有形的形式宣传生命教育,给学校贴上鲜明的文化标记。
4.生命教育是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获得“新生”和教育者自身也自助的教育实践。师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成长,精彩演绎生命交响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见,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唤醒生命意识,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1.以人为本,唤醒生命主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因此,要在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层面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理解自然生命的有限性、精神生命的创造性和社会生命的双重性。
2.知情合一,打造绿色教育环境。好的教育就像磁场彼此吸引,像泉水彼此滋润,像星光彼此照熠,竞合发展。校园里,教育活动应是一条流淌着主旋律的河流。师生间,民主、文明、和谐;管理上,自由、平等、公正;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自主发展,学生潜能有效激活。教师角色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不再发号施令,主动成为学生的好“参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菜单”,让学生走上自主发展之旅。
4.师生互动,学子生命绚烂如花。做“好学生”是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基本愿望,课堂上,教师就是要传播正能量,呵护和强化做“好学生”的感觉,通过真诚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绽放青春光彩。
5.个性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放飞理想。学生个性是压抑不了的,只有合理的疏导和引领,学校要制定合宜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一是评价主体多维化;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三是评价过程动态化;四是评价形式多样化;五是评价实施客观化。
人是生命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教育是生命之间彼此影响的过程,是生命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它承载着昨天,支撑着今天,憧憬着明天。只有生命的觉醒,才是教育的成功。
[1]冉乃彦.生命教育课[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1.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9.
[3]刘恩允.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缺失与补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02.
[4]余清臣,卢元楷.学校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