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方言中的语气词

2013-12-19 06:06张德岁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感叹句陈述句宿州

张德岁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宿州位于安徽的北部,是苏、鲁、豫、皖四省的交会处,下辖四县一区,即萧县、砀山、灵璧、泗县和土甬桥区,共有人口600万。宿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曹片,浓郁的传统文化和地域色彩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本文重点考察宿州方言中常见语气词的用法。宿州方言是笔者的母语,例子均以实地调查和内省式调查而得。

1.来[lε0]

“来”是宿州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语气词,它以出现在句尾为常,有时也用在句中。“来”是一个多功能语气词,具体用法如下。

(1)表确认语气,相当于普通话的“呢”,如:

①雨还下着来,你过会儿再走吧!

②谁说他憨?他吃啥精着来,光拣熟透的吃!

③他能吃这个亏,我才不信来!

前两个句子是对事物肯定方面的确认,后一句“不……来”构成固定格式,确认其否定性,略带夸张。

(2)表疑问语气,如:

④你是啥时候到的来?

⑤你是啥时候到的来?你看我这个记性!

⑥今个清饭(上午),你怎么给我说的来?你就是个嘴!

句④是特指问,询问时间,“来”相当于“呢”;句⑤虽然也在询问时间,但有一个预设,即原来是知道的,后来忘记了,其用法接近“来着”;句⑥是一个反问句,责备对方没有按所说的去做。

(3)表状态的持续或动作正在进行,如:

⑦他说这话的时候,老些人都听着来!

⑧我喷吃着来,你几个先走吧!

⑨苹果都还青着来,哪管吃?

“来”的这种用法在句子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形式标记,即“喷(正)+动词+着+来”或“形容词+着+来”分别用来表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喷”是表进行的时间副词,“着”是进行体,单独一个“来”也有这种用法。

当然,这种用法和表确认语气具有交叉性,强调状态的持续或动作正在进行。

(4)表特殊感情,主要有三种情况:

a.表惊讶

“(我的个)……来”类似于口头禅,省略号指代的内容多为虚指,表明说话者对某一问题的感受,往往带有夸张意味。

b.表心疼

c.表不满甚至讨厌

(5)表应答

“好吧”也表应答,但不如“好来”来得爽快。

(6)表提示语气,强调结果,类似于“吧”。

“来”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停顿,以标记的形式强调结果。

(7)表安慰或劝导,如:

(8)表提醒对方注意,类似于“啦”。

(9)表否定态度,有时略带责备意味,类似于“吧”。

“你×你说的来”中的“×”仅限于“看、听、望、瞅”等视听动词或心理活动动词,后一分句多以反问的句式表示责备,语义上给予补充。

(10)与“不”连用,构成固定结构“……不来”,意义上相当于“就是喽”。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皖北及其周边地区方言语气词“来”是近年来研究较多,也是较为成熟的一个词。如李申[1]、郭辉[2]、张文贞[3]等人分别从不同视角研究“来”。李申重在从“来”自身的语法意义进行分类研究;郭辉则以句类为纲,分析“来”在不同句类中的功能,并将其作了一定程度的共时分析;张文贞则通过与其他相关语气词的比较将“来”分为三个小类,认为三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

2.吭[xa0]

“吭”用在句尾,在不同的句式中表达不同的语气。

(1)用在陈述句,强调事实的存在,有告谕对方的口吻,如:

①再起晚的话,就吃不上饭了吭。

②我觉得这本书怪难理解吭。

句①“吭”用在假设关系的复句里,它紧跟在“了”后,肯定将会“吃不上饭”;句②从自身的感觉出发谈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2)用在祈使句,表达期望、命令、请求等语气,如:

③明个有雨,走的时候带把伞吭!

④这个话千万别叫他知道了吭!

⑤这个事就拜托给你了吭!

(3)用于感叹句,表达感叹语气,强调程度厉害,句中往往有程度副词与之相照应,如:

⑥河里的水真清吭!

⑦你班的那个孩子太不听话了吭!

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的末尾,主要表达两种语气。

(1)指某件事情通过前后对比,出人意料,令人惊讶而不敢相信,如:

①前两年,他穷得吃不上饭,这会儿咋就混成大老板了宁?!

②像你这见了女孩子就脸红,以后咋着搞对象宁!

(2)在不如意的事情上,对造成的结果流露出焦急而无奈的情绪,如:

③这个机子,我怎么就是玩不转宁!

④给他说了多少回了,就是不管用宁!

这类用法多出现在“就(老、总)是……宁”格式里。

(3)用在疑问句中以责备的口吻或自言自语地询问原因,如:

⑤你咋弄的宁,三天两头地出错?

⑥咋就找不到了宁?刚才还在这儿。

4.不[pu0]

作为句末语气词,“不”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用在陈述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的话”。

①不叫你去不,你还不高兴。

②他俩要不离婚不,孩子的成绩还得好一点。

(2)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如:

③你还去不?

④你这样做能对得起老的(爹娘)不?

⑤几年不见了,家里人都还好不?

句③是正反问,句④是反问句,这两句的“不”都相当于语气词“吗”;句⑤用于问候,倾向于肯定性的推测,“不”相当于语气词“吧”。

(3)用在前一分句的末尾,表示对说话人意见的肯定,从语义上来看,后面分句的内容起补充与验证作用,如:

⑥咱说他病了不,你们都不相信,现在他喷住院来!

⑦我说你做好作业再去玩不,你偏不做,等着挨嚷吧!

这类句子有个特点:先标榜自己说的话是正确的,然后指出事实与自己的判断是一致的;“不”在这里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也是强调功能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

(4)用在是非句的末尾,提醒听话者注意事态的结果。

⑧你看他不敢再搁公路边上睡觉了不?

⑨这下子说都不会再说啥了不?

说话者的意图是明确的,告诫对方注意出现的新情况,往往与原先的事实相反。

①你吃饭□?

②孩子带来□?

6.就是喽[lou0]

(1)用在陈述句中,认为某事无关紧要,易于解决或表示满不在乎的语气。

①要有事不能来了,给头儿说声儿就是喽。

②我看他太可怜就是喽,不然的话,我不会放过他的!

③你想做生意,做就是喽,我帮你!

④他不吃饭,不吃就是喽,又饿不着我!

句①“就是喽”相当于“不就行(算、管、得)了吗”,句②“就是喽”语气同“罢了”,把事情往小处说。句③、④都是用在“V,V就是了”结构中,前者有对对方的鼓励;后者流露出不耐烦,甚至冷漠的语气,后面往往要有后续成分。

(2)因对某人或某事不满,愤怒之极或心灰意冷,如:

⑤他作(恶)就是喽,早晚得蹲班房子!

⑥可该毁了就是喽,刚买个新车子又叫人偷跑了!

在这类用法中,说话人的感情往往较为强烈,因此要先发泄一下内心的情绪,然后再补充叙述导致这种心情的原因。

(3)表达幸灾乐祸的心理或在讲述事件时故意引起对方的注意,如:

⑦可好了就是喽!这小子遭报应叫车撞死了!

⑧真搞笑就是喽!这不,老公公领着他儿媳妇跑了!

这类用法一般出现在“程度副词+形容词+就是喽”格式中,在此格式中,主语一般不出现,便于直截了当、痛快淋漓地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后续句引出具体的内容。

(1)用于大人嘱咐、安慰孩子,如:

①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憨!

②你是哥哥,别惹弟弟憨!

(2)表禁止、命令、规劝等语气,如:

③人多嘴杂,别再说那件事了,憨!

④好好过日子吧,憨!

⑤别在车上吸烟,憨!

8.唉[ɛ0]

(1)表不耐烦或劝说等语气,如:

①你走唉!愣着干啥!

②吃唉,别客气!

(2)表挑衅性或戏谑性的催促,如:

③你打唉,有种往这儿打!

④你哭唉,怎么不哭了!

句③说话者明知打了自己对对方不利,故意用这种话来刺激他;句④有时是以开玩笑的形式来说——小孩子哭着找妈妈,妈妈来了,孩子可能会破涕为笑,别人可以用这话故意逗他。

(3)用在感叹句中表达高兴、感叹、期望等语气,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啊”,如:

⑤要是能突然见到她该多好唉!

⑥我也不想去唉!没有办法。

9.嗡[u0]

(1)主要用于句尾表达不满或气愤等语气,如:

①十个数都不会数,也太笨了嗡!

②班里乱成这个样子,也太不像话了嗡!

“嗡”要用在完成体“了”的后面,表示对某个行为的看法。

(2)用在陈述句中,往往用来规劝、安慰对方,如:

③——我这几年做个小本生意,没能挣着钱。——你也行了嗡,比我们挣多了!

④我觉得这几年他也管了嗡,孩子都大了,能抓钱了。

上述四例中的“嗡”如果替换为“吧”或“呗”,语义变化不大,但“吧”重在推测,“呗”重在认同。

10.的[ti0]

(1)用在特指问句的末尾,询问原因或表示厌烦的语气,如:

①你又哭啥子的?

②好好的,你说你又哭啥子的?

句①可以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询问原由;句②则是责备对方乱哭,显得很不耐烦。

(2)用在“是……的”结构中表达确认语气,如:

③大家都是出来混碗饭吃的,不容易。

④种麦不是每个人都行的,它需要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句③中“出来混碗饭吃的”并不是名词性的“的”字短语。

11.喽[lou0]

(1)感叹出现的新情况,可用“了”代替,但比“了”的感情色彩要强,如:

①你现在发财喽!

②又要下喽,快点走!

(2)提醒别人注意,语调舒缓,语气委婉,“喽”字往往要拖长声音,如:

③小心,别碰着喽!

④开饭喽!

(3)用在补充式结构之间,通过语音停顿的形式,强调其结果或程度,如:

⑤听他那么一说,我当时吓的喽,直往后面靠。

⑥喝了半斤酒,一夜难受的喽,翻来倒去睡不着觉。

(4)用于叫卖声,声调拖长,前面的结构往往较为简单,如:

⑦小鸡喽!买小鸡!

⑧包子喽!一块钱三个的大包子!

“喽”往往是叫卖的对象,所以这种用法一般出现在名词性非主谓句中。句⑦中“小鸡喽”与“买小鸡”都是三字格,前后对称,结构回环,富有韵律美;句⑧中先说“包子”,凸显叫卖的物品,然后加以说明其价廉物美的优点。

(5)用于给死者或掉魂的孩子招魂。这种叫声更要拖长声音,给孩子叫魂是用来安慰孩子,给死者招魂,则给人一种凄清之感。这种用法同“来”,但用“喽”更能传达出那种深情的呼唤。如:

⑨小明喽别害怕!

12.□[]

①你走□,再过两天?

②你打他□?你说说!

③你□来?一崩子不见你了。(代词)

13.啦[la0]

(1)“啦”主要用在陈述句的末尾,陈述一件事实,如:

①我先走啦,你们再聊会儿。

②今个天冷,我不想去啦。

③他病得很,恐怕不行啦。

这一用法的“啦”,郭辉记作“口老”,其实,它们都可以看做普通话语气词“了”的音变。

(2)用在祈使句中,起催促、提醒等作用,如:

④走啦!走啦!

⑤天都快亮啦!

这一用法同“喽”,但“喽”的声调拖得稍长,提醒的意味更重。

(3)用在特指问句中询问原因、内容等,如:

⑥你为啥不去啦?

⑦电怎么停啦?

⑧你又拿他的啥啦?

(4)用在设问句中表示质疑等语气,如:

⑨你说谁惹你啦?你闲得!

(5)用在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如:

14.呗[pε0]

(1)用在祈使句中,表示催促、趋同等语气,语义上类似于“吧”,如:

①走呗,天不早了!

②——我想多买点儿肉。

——好几天没吃肉啦,那就多买卖点儿呗!

(2)用在“A就A呗”结构中,表示一种让步语气,引出后文说话的中心,如:

③来就来呗,还带啥礼物!

④偷就偷呗,还死不认账!

这两例中,“来就来呗”可转换为“来,来就是喽”,说话人告诉客人到他这儿来不用客气;“偷就偷呗”也可转换为“偷,偷就是喽”,说话人认为偷了东西都可以谅解,但不承认过错让人无法原谅。

(3)用在是非问句中,表疑问、征询等语气,相当于“吗”,如:

⑤昨个您家来的客走了呗?

⑥现在去呗?还是再过一会儿?

除了上述语气词之外,宿州方言中的语气词包括“吧”等,鉴于它们和普通话中的用法变化不大,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宿州方言的语气词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中都有使用,且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来”、“喽”、“不”等在句法特征、语义类型以及语用功能方面都很有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李申.徐州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278-280

[2]郭辉.皖北濉溪方言的语气词“来”[J].方言,2008(2):173-178

[3]张文贞.山东微山方言语气词“来”的理论阐释[J].现代语文,2008(5):72-73

[4]王琴.安徽阜阳方言的“可VP”反复问句[J].方言,2008(2):179-183

[5]郭辉,郭海峰.皖北濉溪方言的语气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07-111

猜你喜欢
感叹句陈述句宿州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感叹句
宿州学院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直面中考题 感悟感叹句
宿州绿地城基坑防洪安全设计
我有话要说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钻”研40年 宿州地下终于挖出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