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反腐倡廉举措及其历史启示

2013-12-19 16:30高继民张志芳
党史文苑 2013年10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延安干部

高继民 张志芳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 南昌 330003)

鉴往知今。在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现实背景下,重温延安时期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与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把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当作反腐倡廉的根本举措

注重思想教育,是延安时期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根本措施。毛泽东从三个方面开展廉政思想建设。一是宣传教育。他强调:“共产党只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p767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清正廉洁的公仆意识。二是开展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运动,把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作为中心任务,把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三是抓典型树榜样。他先后树立白求恩、张思德等榜样,号召党员干部学习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情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了边区党政干部的思想素质,筑起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

十分重视建立健全惩治腐败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根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一是制定建设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1937年8月25日颁发的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2]p355二是颁布了一系列惩贪法律法规,包括《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第26号训令、《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和《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草案)》等。1946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第6条规定“各级政府人员,违反人民的决议,或忽于职务者,应受到代表会议的斥责或罢免,乡村则由人民直接罢免之”,将“肃清贪污腐化”列为一项法律原则。这些制度和规定,把廉政建设纳入了法制轨道。

二、把党员领导干部和政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民主监督是加强廉政建设的有力武器。1945年7月,当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问共产党如何防止腐败问题,毛泽东毫不犹豫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3]p204不仅提出“人民监督”的理念,并且强调:“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某一党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1]p809

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政权,就是人民监督政府最有效机制。因为它是由人民选举、参政议政并受人民监督的民主政权,保证着人民对党和国家机关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毛泽东倡导实行的“三三制”民主政权是民主反腐的历史性创举。实践证明,“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有效防止了党员领导干部权力滥用而滋生的腐败现象。

延安时期毛泽东还非常重视新闻舆论监督。他曾提出:“编辑部要有常设的群众工作部门以处理群众来信,听取各种意见,帮助反映问题,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权,发挥人民喉舌功能,尽可能去掉革命决策的片面、主观性,去掉革命行动的走极端等现象,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等不良作风,纯洁革命队伍,推动革命向前进。”[4]p1319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批评、监督职能,才能更好地纯洁党的队伍。

三、领导率先垂范示廉,以身作则促进党风、政风、民风的好转

毛泽东非常重视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示范效应。刚到延安时,他就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与机关工作人员一起吃大灶;即使后来条件好了,但毛泽东仍执行中央供给部的统一标准,主食多是小米饭,每天一斤半小米、三钱油、一角钱菜津。1940年陈嘉庚访问延安时,面对中共领导人的简朴生活,对比国民党的骄奢淫逸,陈嘉庚感慨地说共产党“其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吃苦耐劳”,他由此断定“国民党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

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的生活极为困难。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央机关也制定了生产计划,分片开荒种地,中共领导人亲自带头开荒种地、纺线织布。毛泽东在杨家岭住的下面的山坡边开了一块地,种植蔬菜,精心进行田间管理。年近花甲的朱德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后,不仅成了大生产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而且还是生产劳动的模范。他和自己的特务组组成一个生产小组,开垦了3亩地,种植菠菜、葫芦、白菜、芥菜、笋、南瓜、黄瓜和豆角等,坚持早晚精管细作。

中央领导的亲自动手,带头劳动,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不到两年时间,便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密切了党群、干群以及军民关系。当时,中央领导同志没有小车,到哪儿都是骑马或走路。华侨捐来两辆小汽车,毛泽东提出一个分配原则: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较大的同志。按照他的意见,一辆给了朱德同志,一辆给了“五老”(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吴玉章)使用。

四、重干部队伍建设警廉,彰显共产党赏罚分明的政治纪律

加强干部的教育、管理,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第一,严惩害群之马,以保证党政机关的纯洁性。1937年10月5日红军师级军官黄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会议,决定将黄克功处以死刑,并于7天之后执行枪决。毛泽东说:“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边区政府在1942年还查处了180多名贪污腐化分子,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第二,严格干部的选拔考核任用,坚决主张并力行任人唯贤。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要求为其推荐、介绍工作,1937年11月他回信拒绝了文运昌:“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至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为了规范干部任用,边区政权颁布了干部任免、考核条例并付诸实施,如《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和《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任免暂行条例》,等等。规定了任用干部必须关心群众利益,积极负责,廉洁奉公等。同时还规定那些有破坏政府法令、危害群众利益以及贪污、腐化、营私、舞弊、处罪有案而又不能改过自新的人一律禁止录用,有效地预防了干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发生。

“廉以生德,廉以聚众。”正是中共领导人的清廉自守,创造了陕甘宁边区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

五、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在延安,创造性地把党的群众路线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密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强调:“应当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p1096

在开展工作前,主张把调查研究作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和保护群众利益的根本方法。毛泽东认为,“要了解情况,唯一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1]p789他在1941年8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在确定工作目标时,要照顾群众利益。他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p1095延安时期,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产党人制定了“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和奖励富农发展生产”的政策,大大减轻了边区老百姓的负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抗日热情,有力地支援了民族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

在执行工作决定时,要求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毛泽东在枣园乡居住的时候,有一年天旱,附近老百姓吃水困难,田地也缺乏有效的灌溉,为此,毛泽东提议中央机关、警备团和当地群众一起,在枣园修了一条长达6公里的水渠,为附近150公顷靠天吃饭的川地引来了水,使之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田,从此,附近的老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当地的人民群众由衷地把它称作“幸福渠”。

在检验工作成效时,做到面对失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941年因为边区政府制定公粮上缴比例过高,造成老百姓负担过重,引起边区人民的不满,边区一农民私下诅咒“怎么雷公不劈死毛泽东”。毛泽东不仅严令有关方面不准难为这个农民,还从这个农民的骂声中深刻反思,采取了“精兵简政”的政策,发动机关、学校和军队自己动手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了人民负担,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还教导全党:“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4]p1128正是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带头实践群众路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共产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也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源泉。

[1]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吕澄张,竹梧.党的建设七十年纪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4]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延安干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走进延安
干部任免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