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解放战争时期妇女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2013-12-19 16:30顾延欣
党史文苑 2013年10期
关键词:解放区中共中央斗争

顾延欣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在过去的千百年间,妇女与土地、房屋等一样,都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新的土地政策,将过去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农民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大大提高了妇女参与土地改革的热情。

一、妇女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的背景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超过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的土地政策已经不能够适应农民对土地的基本要求。在山西、河北、山东、华中各解放区先后出现了各种群众性的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广大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党适时地提出了新的土地政策以满足农民对土地问题的新需求。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 《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对贫苦农民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的行为给予肯定,但是要求将地主与富农区别对待,并指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们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最基本的环节”[1]p73。1947年 10月,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土地所有权,将原先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按照中共中央公布文件的标准,广大妇女作为农民的一部分,同样获得了自己的土地。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妇女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土地改革的洪流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共产党都视妇女运动作为群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蔡畅、邓颖超等杰出的共产党人高度肯定了妇女运动的重要地位,认为“妇女运动是整个农民运动中的一部分,妇女运动只有在整个农民运动中来进行”[2]p126。

另外,妇女运动同样也是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离不开妇女的积极参与。解放战争时期,妇女在鼓励男子参军、拥军支前、生产自救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土地改革的指示以后,解放区各机关便将妇女问题视作能否顺利完成土地改革的关键,认为“妇女在历史上受的压迫最多,痛苦最深,一但(旦)觉悟过来,进入斗争力量是不可抗拒的”[3]p8。在某些地区,为了使广大妇女能够在土地改革的浪潮中发挥有效作用,相关部门还针对开展妇女运动作了专门指示,如“冀鲁豫区党委、滨海地委等还就土改运动中依靠贫、雇农妇女,发挥妇女的作用,贯彻男女齐发动的方针作了指示”[4]p121。

二、妇女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的阶段划分

广大妇女参加土地改革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公布《五四指示》开始,一直到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为止。在这个时间段里,广大妇女参与土改的形式主要以反奸诉苦、减租减息为主。长期处于社会底层、被剥削被压榨最严重的农村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下,其长期压抑在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喷发般迸发出来,给地主阶级以沉重打击。在全国各地,不论是老大娘、大嫂子、小媳妇都积极参与到这次惩奸除恶、清算土地的斗争之中。在与地主斗争的过程中,广大妇女叙述自己以前的悲惨经历,控诉地主的罪行。她们声泪俱下的控诉往往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带头作用,点燃广大贫苦农民内心的怒火,使全国各地斗地主、反封建的斗争如火如荼般进行。

第二个阶段是从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开始,一直到各解放区开展土地复查为止。随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彻底废除封建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共中央适时地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出台了该大纲,指导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贫苦农民开展新的斗争。在这一时期,广大妇女参与土地改革的形式主要是斗地主、分田地、挖浮财等,发挥着甚至比男子还要重要的作用。土地改革开始以后,解放区各地妇女纷纷成立妇女团,成为妇女与地主作斗争的重要组织机构。当男人们在批斗地主的时候,广大妇女开始了对地主婆的斗争,她们将地主婆抓起来“过堂”,并命其交待地主隐藏的财产。另外,在某些地区,妇女们“以村为单位,青壮年前去支援前线,各村由农妇进行土地改革”,“历时一月,实现了耕者有其田”[5]。妇女斗争的决绝,让许多男子都大为惊叹,使广大贫苦农民更加坚定了将土地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另外,在与地主斗争的过程中,一些狡猾的地主往往会提前将自己的财产隐藏起来,裤脚、鞋底、被面往往藏有金叶、金镏子等贵重之物,粮食、元宝等大宗物品往往深埋地下,广大贫苦农民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发现。广大妇女以其敏锐的视角,在深挖地主浮财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加快土地改革的进程,各地区往往都是男女分工明确,男子丈量土地,女子深挖浮财,这些曾经饱受封建势力压迫之苦的贫苦妇女,在斗争过程中“往往能撕破脸,办法多,衣服、布丁、被褥差不多都是她们挖出来的”[6]。妇女们的斗争与男子们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互相配合,为彻底废除封建及半封建土地所有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大妇女参与土地改革的第三个阶段,同样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前期土地改革的成果进行土地复查。在土地改革大致完成的解放区里,有部分农民提出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因为缺乏经验和时间仓促,狡猾的地主将自己的田产或者隐藏不说或者将优质土地留给自己,导致穷人在土地改革中只是得到了孬地,见了封建地主仍不敢抬头,广大贫苦农民仍没有彻底翻身当家作主人,仍然被地主牢牢“控制”着。这种背景下,部分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复查运动。由于当时全国性的解放战争尚未结束,为了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父母送子、妻送郎参军导致农村男丁明显不足,此时,广大妇女代替男子承担起土地复查的任务。

三、妇女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的重要意义

广大妇女参与土地改革加快了土地改革的进程。早在中共中央下达文件要在解放区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之初,就有很多人认识到妇女运动在此次改革中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统计,胶东有五十万妇女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分地五十万亩,冀中饶阳、任丘等九县三百八十八村有十三万七千五百余妇女参加了运动,占全体的半数,冀南宁南一个县即有五万妇女参加斗争,甚至冀晋山地井陉县七十一个偏僻的乡村也有一万四千余妇女涌入翻身运动中[7]。如此人数众多妇女的参与,大大加快了土地改革的进程。

广大贫苦妇女参与到土地改革的进程当中,翻身做了主人,同男子一样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使他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好,发自内心地支持我们党的事业,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获得土地的妇女为了继续拥有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她们送子参军,送郎当兵,积极支援革命。有一个送子参军的老大娘说,“我的大儿子早就参军了,现在我们有了地,日子好过了,为了咱们的好日子过得永久,我又送我的二儿子参军,不让反动派来夺咱的地”[8],并告诫她们的儿子战争不胜利就不准回家。此外,妇女们还为解放军战士做军服、纳鞋底,采取各种措施慰劳军队、拥军支前。

广大妇女参与到土地改革的进程当中,获得了土地和生产工具,更重要的是 “摧毁了乡村里数千年的封建势力”[9]p454,妇女不再是封建时代男子的附属品,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运动与革命运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大妇女在土地改革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使任何人都不敢再轻视妇女的作用,各地区都先后提出了要 “培养妇女干部,提倡妇女当家”的要求。另外,通过参与土地改革的过程,妇女们要求彻底摆脱封建束缚,获得自身解放的呼声也不断升高。在各个解放区,千百万妇女为了自己的解放而团结在一起,成立各种妇女团体,为自身的解放凝聚力量。在冀南解放区,5000余妇女建立了41个妇女会,她们提出 “人都是人,谁也不欺负谁” “男女平等”等口号,强调妇女的独立与解放[10]。所有这些都来自于广大妇女参与土地改革过程中接受共产党的教导与自身丰富的社会体验。

[1]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土地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1938-1987).蔡畅.革了封建的命,还要革生产的命[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县、分区委并妇联.地委关于加强妇女工作的指示[C]//.泰安市妇女联合会编.泰安妇运史资料选·第一辑 (内部资料).1987.10.

[4]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妇女团体志[Z].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男子支援前线,妇女担任分田[N].东北日报,1946-12-2(3).

[6]密山复兴村妇女挖浮财办法多[N].东北日报,1948-1-30(2).

[7]解放区千百万妇女热烈参加土地改革[N].东北日报,1947-2-18(3).

[8]安东通化各地四千好男儿从军[N].东北日报,1946-10-9(1).

[9]邓颖超.中国妇女运动文献资料汇编第一册(1918-1949).土地改革与妇女工作的新任务[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

[10]冀南解放区妇女组织起来求解放[N].东北日报,1947-12-7(3).

猜你喜欢
解放区中共中央斗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解放区的天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
中共中央对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判断
中共中央在长征中召开的十次重要会议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