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管理:国企党组织的新课题

2013-12-19 11:22李会营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3年4期
关键词:声誉危机管理

● 李会营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狂飙突进,使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企业,都能强烈感受到声誉管理的重要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国有企业往往成为各类新媒体关注、监督乃至被怀疑的对象。国企声誉到了必须管理提升的时候了,而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推动者、重大决策的参与者、改革发展稳定的保证者,应该积极作为,直面这一新课题,推动国有企业声誉管理水平提升。

一、声誉现状:标签化扭曲背后的危机井喷和无奈委曲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报告指出:2011年,企业舆情危机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有182个,央(国)企同比增长108.3%。各种各样的“安全门”、“污染门”、“质量门”,以及贴着黑幕标签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国企声誉。不少国企似乎陷入一种怪圈——实力增长,效益不错,贡献很大,但声誉狼藉,陷入信任危机。在公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国企声誉与贡献和地位远远不匹配。综合主客观因素,国企声誉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一)标签化扭曲。公众对国企存在偏见,核心关键词就是“垄断”,其他如“腐败”、“冷漠”等负面评价也如影随形。在这一现状下,不管国企主动做什么解释,公众的接受度都很小。这是目前国企面临的声誉困境之一。

(二)习惯性怀疑。这是国企享受的“特殊待遇”。网民对国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习惯性怀疑,一些人认为国企特别是央企,内部总会存在一些“阴谋”,信息发布总是说假话,似乎在掩盖什么。这种已经波及到一定层面的消极怀疑,与整个社会诚信水平不高有关。事实上,其针对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国企,但作为资本的强势代表,加之确实有一定比例的国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国企就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

(三)妖魔化围攻。目前,国企所面临的不利舆论环境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常态。这种现状的出现,除了国企本身需要反思之外,不排除一些利益集团出于扫除竞争对手的目的,通过培养代理人操纵舆论“围殴国企”;也有存在个别媒体唯“市场化、私有化”马首是瞻,对“不私之、不市场而不快”等等。以上种种情况累积之后,在公众中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可以称之为“一边倒”的批评,形成了对国企十分不利的舆论环境。

(四)赌气式沉默。这是不少国企应对声誉危机的方式。“反正不管怎么做都是错,怎么说都不信,干脆我不解释不说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种应对方式,既导致信息渠道的单相化,也容易激发公众的愤怒,严重的就会被指责为“冷漠、傲慢”。

二、管理现状:悲鸿遍地背后的意识觉醒和技术缺乏

声誉危机的频频出现,倒逼着国企加强声誉管理。近年来,国企的声誉意识逐步觉醒,管理实践不断深化,进行了不少有益尝试。但依然存在着“重技术解决轻战略管理、重事后修补轻日常建设、重媒体攻关轻公众沟通、重对内对上轻对外对下、重传统媒体轻网络媒体”等问题。

(一)思想认识功利化,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

企业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的功利化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上级下达给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更多的是利润和销售额,而包括声誉在内的无形资产,大多不在考核范围,更谈不上严格的声誉惩罚机制。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功利化,重有形资产而轻无形资产。一个承担社会责任和关心环境问题的企业会赢得尊敬,可是这却不是投资者关注的目标,这就造成了管理者普遍的忽视或轻视。

(二)定位不清晰,游离管理体系外。一些国企在声誉管理上,其实是“想起来一阵子、忙起来丢脑后”、“出问题时上下都重视、不出问题时没人管无人问”,不能将声誉管理放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来思考和部署,管理措施零散而不成体系。不少企业没有专门负责声誉管理的部门和人员,有的企业则将声誉管理职能分解到多个部门,出现了“谁都承担职能,但谁都不重视”的现象。

(三)沟通渠道少,专业人才缺乏。国企在声誉信息的传递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动传递渠道少、难度大、效果差。其中原因,一方面是不善于把控声誉传播规律,缺乏对新媒体的研究,只重视与传统媒体的沟通;另一方面,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媒体找不到合适的沟通渠道和信息源,公众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的信息。同时,缺乏专业的声誉管理专业人员,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内部一般是党办或厂办人员,外部一般是广告公司人员。

(四)预警能力差,有事手忙脚乱。较少开展常态的声誉测评、声誉预警和声誉危机预案编写等工作,在危机来临时很难自如应对。由于不重视声誉测评,对声誉危机不能提前察觉和预警。发现危机后,层层上报和开会研究等制度,往往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初期反应慢,造成危机的蔓延和扩大。

(五)应对无章法,危机控制不恰当。容易出现三个极端:一是控制过严,采用“堵、捂、压、删”等手段,力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拖则拖,期待网络热点自行转移;二是控制过松,选择“沉默是金”,任由事件发酵和扩散,始终沉默应对;三是控制过度,为了迅速平息事端,轻率地定性、下结论,或者过度承诺,结果真相与事实不符,遭遇更大质疑。

三、管理对策:战略思维视角中的体系先行和机制梳理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者,是战略规划制定与落实的推动者,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是改革发展稳定的保证者,在声誉管理面临巨大挑战的形势下,必须直面挑战,承担起加强声誉管理的领导责任,重点是做好“四个推动”。

(一)推动声誉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加强声誉管理,要用完整的组织体系加以保证。

一把手亲自负责。很多国企的一把手,身兼CEO和党组织负责人,是声誉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在决策中坚守“以人为本”理念,在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充分关注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才能实现企业、员工及消费者的多赢,也才能赢得良好声誉。这也是所有“百年老店”成功的关键之道。实践中,可以设立企业声誉管理指导委员会作为决策层,由一把手担任主任,分管副总裁担任副主任,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负责声誉管理相关重大事项的审议和决策。

设立声誉总监。与设立安全总监、法律总监等职位一样,设立声誉总监,并匹配给这一岗位更高的职级,更大的管理权、协调权、监督权和处理权。声誉总监应直接向党组织负责人或CEO报告,并处于决策层的核心地位,所有重要决策必须经声誉总监审查,考虑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影响。但声誉总监必须是受过专门的培训,并有类似管理经验的专门人才。

设立声誉管理机构和职位。设立声誉管理部或声誉管理办公室,设立新闻发言人、声誉管理经理等职位,其职责一是研究声誉管理、声誉危机的策略和措施,二是对企业领导层和员工进行声誉教育,确保他们理解并执行声誉守则,三是处理声誉危机事件,负责对外回应有关声誉的问题。在条件不成熟时,可以将此机构设于现有职能部门,如行政办、党群部、发展战略部等,也可外包给专业咨询公司。

(二)推动声誉管理机制的建立。加强声誉管理的制度化,才能保障声誉管理的连续性、稳定性和规范化、常态化。主要有:

融入绩效管理体系。将声誉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范畴,使声誉管理目标进入战略目标体系,通过战略规划与战略绩效的有效衔接与闭环管理,对声誉管理目标和重大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可以将声誉管理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融合统一,将重大声誉管理行动纳入企业战略框架,与企业战略规划同步制定,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指标导入责任部门绩效计划表进行统一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激励直接挂钩。让声誉管理像其他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一样,“同规划、同部署、同运行、同考核”。

建立声誉管理运行机制。声誉管理是系统工程,应该建设一套使其连续稳定有效运行的制度流程。建立声誉管理领导体制,既要明确声誉管理部门的职责,也要明确每一个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职责;要理清管理程序,明确办事流程和议事规则;编写企业声誉准则,让其具有企业内部法的性质和约束力;建立声誉管理会议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等,让工作有序运行;要梳理声誉预警流程,包括信息传递流程、决策流程、执行流程;还要设立奖励机制,以鼓励提高声誉的行为。

建立声誉测评常效机制。应设立声誉测评、声誉信息评析、网友观点分析、权威评论摘要等制度,强化声誉测评和分析,特别是事前预警和风险控制。建立声誉定期测评制度,让它成为声誉管理部门的一项日常重要工作。建立企业声誉自检的重点项目,关注高聚焦敏感话题,有意识避免成为负面新闻事件的主角。

(三)推动声誉管理实践的创新。声誉管理的重点,还在日常的“管”和“理”。只有做好企业内部的日常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好、服务水平高、运行效率和效益优,才能减少和消除声誉危机发生的概率。

树立共赢理念。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必须超越单纯营利模式,从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利益相关方价值最大化;从追求一家独大,转变为合作共赢、利他多赢。利他实际上是最好的利己,当企业能够为社会提供最大价值和更好服务时,企业的盈利性自然不用怀疑。

营造良好组织风气。良好的组织风气是避免出现有损声誉行为的文化基础。要营造公正、公平、诚信、尊重、平等、信任的良好氛围,让员工能够心情畅快、态度积极、主动高效地工作。企业文化氛围和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引导着员工的行为。其中,诚信和公平交易是最重要的特质。同时,还要优待员工,建立良好的雇佣关系,提高雇员忠诚度。

协调各方关系。与客户、消费者、上级领导、当地政府、合作伙伴、大众传媒、分析家、行业观察者等,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与各利益相关方建立常态性的沟通机制,在各种合适场合,听取意见和建议,真诚沟通,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并在萌芽状态解决。

正确对待批评者。批评者无时无处不在。对待批评和批评者,企业不能采取“鸵鸟政策”,埋头不听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因不回应而激怒批评者。对待批评应有正确的态度,应当有“闻过则喜”的宽广心胸,而不要视批评建议者为敌人。与他们真诚地面对面地会谈,既是了解信息的过程,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也可能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认真对待网络批评,认真研究网络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方式方法、发展趋势等,为我所用。回击谣言,要迅速收集有力的证据,及时公布,让声誉损失消减到最低。

(四)推动危机反应机制的构建。重视预案编制。提前编制好流程和规范,一旦有声誉事件发生,声誉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就不会事到临头手忙脚乱。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极其迅猛,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强化对危机的研判和预警,编制《企业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等预案,明确应对体制机制、团队和技术,程序和方法。还要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案例库、突发事件数据库、网络媒体数据库等,做好日常演练和培训学习。预案考虑得越细,事情发生时就会处理得越得体。

及时应对危机。衡量危机应对能力,主要包括应对时效、应对态度及应对技巧。其中应对时效非常重要,如果回应晚了,舆论可能被质疑观点所占据,再改变态势难度更大。应对危机应把握五个原则:一是摸清情况,获取事实;二是紧扣事实,传递信息;三是企业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亲自回应;四是如实相告,承担责任,确实错了,要承认错误;五是换位思考,做出有人情味的处理,千万不要低估受害者愤怒的力量和深度。

重视声誉修复。声誉受到损害后,应及时加以修复。声誉修复是艰难的过程,要从内到外采取一系列行动,用真诚的努力挽回声誉。内部修复包括追踪根本原因,处理责任人,与监管者进行透明的协作,重新设计制度和流程加强控制,严密监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确保企业行为诚实公正、尊重法律精神,值得依赖。外部修复包括确保产品、服务、生产的安全,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制订公平的价格,真实地进行广告宣传,对自己的工作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及时发布警示,迅捷地接待消费者并加以回复,富于同情心积极帮助别人,积极地改善环境、改善社区,举办与外部评价者面对面的活动,传递关心和尊重等。

猜你喜欢
声誉危机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Top 5 World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危机”中的自信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考虑声誉的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