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信史——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程中原研究员

2013-12-19 11:22刘云天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3年4期
关键词: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 本刊特约记者 刘云天

记者:程所长,您好!去年出版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以下简称《国史稿》),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据报道,这套150万余字、历经20年打磨的历史巨著发行量已突破上万套。作为《国史稿》的副主编之一,您能介绍一下具体编写过程吗?

程中原:《国史稿》是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编写多卷本的《国史稿》,是中央赋予当代所的一项首要任务。作为当代所的一名研究工作者,我20来年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国史的编研,从始至终参加了这项工作。

早在1978年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就郑重提出:要赶快着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他把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列入一百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的选题之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拟新建的五六十个研究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所”列在前面。这个计划得到邓小平的赞同、支持。1978年3月28日,邓小平听取胡乔木、邓力群汇报后说:什么事情总得有个庙,有了庙,立了菩萨,事情就可以办了。而且有些事情要赶快立庙,有些有专业知识的人年纪已经大了,如不赶快立庙,过几年立起庙,菩萨也请不到了。邓小平叮嘱胡乔木、邓力群“要赶快做”。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有了基础,系统地研究、撰写建国以来历史的条件趋于成熟。1982年5月,胡乔木倡议编写《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出版这部丛书的目的,是要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以无可辩驳的材料,展示新中国建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为以后进一步编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做好准备。中宣部部务会议决定立即着手组织落实。1982年11月,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了中宣部关于编写出版《当代中国》丛书的报告。从1984年出版《当代中国经济》到1998年基本完成,《当代中国》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历时15年。这套丛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规模最大的丛书,包容了大量确凿可靠的历史资料,是一部史志结合的、包括专史和地方史在内的科学的信史,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进程、经验和规律,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编修工作是在编写《当代中国》丛书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1989年11月,胡乔木再次把设立编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门机构的问题提上日程。1990年6月2日,邓力群给李鹏总理送呈关于筹建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需编制问题的报告,得到原则同意。6月14日,由胡乔木起草,杨尚昆、胡乔木、薄一波联名向中共中央常委会打报告,正式提出:“我们建议成立当代中国研究所,行政上和日常工作由社会科学院代管,由邓力群同志代表中央党史领导小组负责组建和指导。”其任务就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加强共和国史研究,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当月,中央常委会就批准了这个报告,当代中国研究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编纂工作正式提上党和国家的工作日程。

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后,即于1990年12月,在西安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纂工作研讨会”。会议认为,当前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和编纂工作的条件已臻成熟,在认真严肃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纂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史,是一项重要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则必须依靠全国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两办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会议纪要还指出,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工作由当代中国研究所负责联系和协调。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编纂工作全面启动。

记者:《国史稿》第三卷是叙述“文化大革命”时期10年的历史,相对而言把握难度可能就更大些。作为第三卷的主编,您能谈谈是如何处理一些重大复杂的难题的吗?

程中原:首先,《国史稿》第三卷注意对“文革”时期有一个总体把握,主要是把握好四点:一是区分10年“文革”和“文革”时期10年。第三卷写的是“文革”时期10年共和国的历史,不单是写“文革”的历史。二是由此而来的是——“文革”时期10年在中国发生了三件大事:“文革”动乱和破坏,经济建设取得进展,外交局面取得突破。不只是“文革”一件事。当然“文革”对经济和外交都有影响。三是把10年“文革”分为三个阶段:“文革”发动(1966年5月)到九大(1969年4月),九大到十大(1973年8月),十大到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这三段中的第一段是本来意义上的“文革”,第二段大体上是因“文革”(发生了突然事变)而继续进行的“文革”,第三段大体上是因肯定还是否定“文革”而继续进行的“文革”。四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文革”时期没有中断,两种发展趋向中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继续得到发展。

其次,要注重来自档案和亲历者口述的重要史料。为写好“文革”时期的历史,在查阅、利用档案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采访、利用共和国历史创造者和亲历者的口述史料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在查阅、利用档案方面,除查阅、利用中央档案馆的档案以外,还在中央办公厅、国家经委、铁道部、冶金部、教育部、文化部以及浙江、江苏等省查阅了大量档案,还查阅了“两案”审理的部分材料。有些老同志提供的档案材料也十分宝贵。书中所写“文革”中经济建设的情况,如三线建设、“四三方案”等,材料大量来自国家经委,还有担任过三线建设副总指挥的领导同志提供的材料。书中所写1975年各方面整顿的情况,都是在第一手的大量档案资料基础上写成的。在口述史料的采访、整理方面,国史稿主编邓力群系统地讲解了他亲历和了解的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要人大事。

再次,要注意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评价。弄清史实(来龙去脉)、辨明联系(前因后果)、作出判断(是非曲直)、提炼概括(探寻规律)、回答问题,历史研究与编纂过程的这些基本环节,国史稿编写者都注重理论思考,力求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理论作出客观公正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方面,国史稿第三卷遇到和处理的问题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对重大理论问题和历史问题的总的判断。

例1:对毛主席“三个世界”划分的指称问题,称理论,还是主张,还是战略,还是思想,还是战略原则,战略思想?胡乔木接受邓小平交代的任务,组织撰写的文章,称理论。文章的题目是《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中说“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这一战略原则”(《邓小平选集》第二卷第160页),又说:“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晚年还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并且亲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同上,第172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称“主张”(1688页)、“思想”(1690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称“思想”(第114页)。国史稿第三卷采用“战略思想”的提法,第七章第五目的标题为:“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的提出”。

例2:“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否是“全面整顿”?国史稿第三卷分析了整顿的三个阶段:一、重点整顿,二、整顿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三、全面整顿的部署和整顿的中断,说明邓小平部署了全面整顿而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原定今冬明春进行)就因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而中断了。故国史稿第三卷第九章第二节的标题为“邓小平主持1975年整顿”(第241页)。这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提法“邓小平主持1975年全面整顿”是不一样的。后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没有再用“全面整顿”的提法。用的是“对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整顿被迫中断”。(第115页)在评价历史时,局部、全局,各方面、全面,程度是有区别的。同一个概念要在一个水平面上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是局部而非全局的错误,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把1975年整顿说是全面整顿,就摆不平了。

例3:对粉碎“四人帮”的历史评价问题。我们采用《历史决议》第25节的提法。第十章最后一段写道:“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持续十年的内乱,使人民共和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第303页)“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句话,有些学者不愿意说。为什么?他们认为粉碎“四人帮”后“文化大革命”极左的那一套还没有肃清,还在延续,甚至认为“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把此后的两年放在“文化大革命”中讲,不承认这两年主流是前进,而只说是徘徊。列宁指出:“无论在自然界和在社会中,实际生活随时随地都使我们看到新事物中有旧的残余。”怎么能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没有肃清而否定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根本性的改变呢?

另一类是比较重要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

四五运动与天安门事件的关系问题。牵涉到这两个概念的运用。天安门事件不能涵盖四五运动,但有其独立性,有时一定要说天安门事件(如天安门诗抄,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国史稿第三卷采用的提法是“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四五运动”。(第290页)

记者:这部《国史稿》出版后即得到学术理论界的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肯定这部《国史稿》是“一部思想性、政治性、学术性、可读性都很强的成功之作”。它无疑也是一部具有很高权威性的史稿。那么,保证这部史稿权威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程中原:我个人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以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是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力求写出一部具有国家水平的权威性的信史。二是遵循两个历史决议,同时要有创新精神。三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和荣誉。四是紧紧抓住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大力弘扬成就和经验,正确认识错误,总结教训。五是注意体现国史特点。必须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版图和祖国统一;行政区划及其重要变动;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的领导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国防和军队,武装冲突和战争;人口(包括人口政策的变化,计划生育国策的确定和实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科技进步、发明创造,科技成就及其应用推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演变;经济成分和经济结构的状况及其演变;阶级、阶层关系及其演变;民主与法制建设,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政治文明建设,政权机构及其演变;文化建设和文教科技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宗教政策和宗教问题;改革开放;西部开发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中央和地方关系;国际环境和对外关系;自然灾害和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六是夹叙夹议,文质兼备;详略得当,笔则笔之,削则削之。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第二,坚强的组织保证。这部《国史稿》凝聚了几代国史研究者的心血。当代中国研究所在1991年成立以后,由中央组织部从中央机关、从北京、山西、江苏、安徽、广东、四川等省市调集了一批素质较高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热爱国史研究编撰事业的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这也是重要的组织保证。

第三,翔实的史料基础。早在研究和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专门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之前,1982年中央宣传部就组织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编辑《当代中国》丛书,以便“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为以后进一步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做好准备。”经过十万多人共同努力,《当代中国》丛书历时15年,到1998年基本完成。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以后,该所研究人员即同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的党史工作者合作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进入新世纪后,当代中国研究所又编写了一年一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已出版七卷)。所有这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编撰奠定了较为全面系统、翔实可靠的史料基础。随着编研工作的开展,当代中国研究所十分重视查阅档案、资料。这项工作得到中央各相关部门的支持。

第四,深入的专题研究。当代所成立以后,首先进行的是国史专题讨论。在专题讨论的基础上,编写国史写作提纲。起初打算编三四十万字的一卷本。后经反复讨论,感到没有对全部历史各个阶段的深入研究,要想编出概括力强的一卷本是困难的。乃决定先搞分阶段的多卷本。对各卷编写提纲反复讨论定稿后,组织研究人员围绕国史写作进行专题研究,再进入书稿的写作,以保证质量。并确定了学术年会制度,对专题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这样边研究、边写书稿。

第五,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国史稿》初稿形成以后,即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体现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2003年12月第一次印制“内部讨论稿”征求意见,以后又印制多次。先后征求了上百位各方面专家、中央和国家三十个部委的意见。每次听取意见后都认真修改,直到2012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审定,正式印制出“送审稿”报送中央。

我们在对《国史稿》作出较高肯定性评价的同时,也应看到:《国史稿》在史料的丰富性、叙述的生动性、阐释的深刻性、理论的彻底性等方面,都还有加强和提高的空间。此外,史稿只写到1984年作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稍感不足。编写组将继续努力,写好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理论、制度新篇章的历史。

猜你喜欢
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中国关工委138个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网络地图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活动掠影
国史新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铭记——山东省党史国史教育活动荟萃 前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