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中道家思想的量化分析

2013-12-18 07:27
关键词:文心雕龙刘勰道家

李 南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116081)

关于《文心雕龙》思想倾向的研究主要是从建国后开始兴起的,《文》一书与道家关系的探讨更是日渐深入,论文文献较多。如张启成的《〈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思想》[1]、王运熙《文心雕龙原道和玄学思想的关系》[2]、皮朝纲《〈文心雕龙〉与老庄思想》[3]、严寿澂《道家玄学与文心雕龙》[4]和蔡钟翔的《论刘勰的“自然之道”》[5]等都是早期的论文,这些论文中均提到道家“自然之道”的思想是贯穿《文》一书始末的重要指导思想,《文》一书的文学观和创作思想都源于道家(或玄学思想)。

近期出现一些从专门角度研究的论文,例如卓文中《刘勰的自然与自然之道说浅探》[6]、魏家川《刘勰的自然之道与文贵自然》[7]、冯春田《“融道于儒”——文心雕龙的文学自然论》[8]以及韩湖初的《略论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说》[9]和《文心雕龙之“道”溯源》[10]等都是从“自然观”这个角度写的论文。而王小范《文心雕龙与道家关系的文献学考察》[11]和陈中的《道家思想在〈文心雕龙〉中的体现》[12]这两篇硕士论文则是较新的研究成果,清晰地分类出《文》一书和道家思想的种种关系,并做深入分析,很有借鉴价值。本文的撰写就是基于前人这些基础之上生发而来的。

《文心雕龙》全书的结构,在《序志》篇“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机矣”一句便可看出。其中说到根本在于要探索“道”,这个“道”指的是什么呢?在全书第一篇《原道》中,作者给出了答案:“自然之道”。虽然本书中融入了儒道佛及诸子的思想,但众所周知“道”说的创始者是老子,而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道家思想在刘勰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这部书中体现了作者明确的价值标准和写作目的,即以“自然之道”的标准纠正“讹滥”的文风。

下面,我首先采用统计学的方法,量化道家思想在《文心雕龙》一书中的具体体现,用鲜明的数字说明其重要地位;其次深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一、数据量化《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思想

首先,必须要规定出“道家思想”的范畴。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刘勰可能看到的或涉及的道家典籍和思想,也就必须弄清《文》一书的成书时间。关于《文》一书的成书时间,大多数的学者普遍认为是南朝齐末时,约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公元501-502年)。而记录南朝齐末及其以前道家思想的著作主要有司马迁的《史记》(仅记录了先秦道家的主张,无道家思想著述问题)、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收录了包含商周直至汉代班固所能收录的全部道家思想著作,清晰的再现了当时所能见到的道家著述范围)和《隋书·经籍志》(以《汉书·艺文志》为基础,总结隋代所能见到的典籍,并不断增补新近著作、文献材料和文献亡佚情况)。

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隋书·经籍志》的“道家”分类中收录了正统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也收录了由道家学说发展而来的玄学家思想,如王弼、嵇康、阮籍等人的关于道家思想的著作,另外还收录了一些受道家影响深刻的非正统道家思想家、文人的著作,如王充的《论衡》。所以,本文也将记载的此类书籍纳入参考底本之内,考察《文》一书对道家思想的引用(化用)情况。

这样一来,广泛意义的“道家思想”在《文》一书中就有了多种体现,如引用(化用)道家典故、语句和思想,引用(化用)代表人物名字、著作名称及名词概念等。为了能更突出的显示道家思想对《文》的影响,此处忽略“引用(化用)代表人物名字、著作名称及名词概念”的情况,不计入统计范围,也不作过多冗赘,仅在第二部分简单分析。为明确观察,现逐一将《文》中引用(化用)道家典故、语句的情况摘录如下:

表1 《文心雕龙》中引用(化用)道家典故、语句统计表

续表

引用情况篇名共22篇,37处《文心雕龙》原文引用(化用)出处总术譬三十之辐。《老子道德经》时序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存而不论。《列子·仲尼》《庄子·齐物论》知音秦皇汉武,恨不同时。《史记·韩非子传》、《汉书·司马相如传》序志识在瓶管,何能矩矱。《庄子·秋水》

从上表看出,全书引用(化用)情况涉及篇目22篇,共37处,其中有对典故的直接引用,也有对旧词的新用,但总体而言直引的情况比较少。相较而言,根据道家文献的意义另赋新意的情况更多。刘勰将自己对道家典故的理解创造性的融入文章中,增添了《文》的例证性和阅读的新颖性。

因刘勰本人深受各家思想的影响,故在《文》一书中有将儒道佛及诸子各家繁杂思想交叉的现象,要想梳理道家思想对《文》一书的影响,就必须理清《文》中是否有引用(化用)道家思想的情况,现逐一摘录如下:

表2 《文心雕龙》中引用(化用)道家思想统计表

从上表看出,全书引用(化用)情况涉及篇目14篇,共16处,足见刘勰的确吸收了不少道家思想在其创作中,例如贯穿全文的“自然”说、“虚静”说等,而这些又是道家思想重要的理论精髓。在《文》中,刘勰虽引用(化用)这些思想,但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这些精髓实质生发出许多可以用来证明其观点的新理论,这就如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样,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二、深度分析《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思想

其实在《文》中能体现道家思想的地方并不仅仅上面两个表格中所列举的那些表层内容那么简单,只是上面表格列举的内容更为明显和深层化。《文》中每一处的引用(化用),包括对名字、典籍和名词的引用(化用)都有深刻的用意,都能略见一斑《文》中的观点立场和价值标准。下面本文将分类进行简略分析:

1.引用(化用)道家典故、语句情况分析

正如第一部分表1简略归纳的一样,这部分有对典故的直接引用,也有对旧词的新用。作用也无非是被当作文献史料的记载而作证据性的引用(化用)。值得一说的是刘勰的“另赋新意”,这类情况是刘勰在领会了典故、语句中精神实质的前提下,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进行阐释和表达。举《诸子》篇中“若乃汤之问棘,云蚊睫有雷霆之声;惠施对梁王,云蜗角有伏尸之战”的例子说明一下:

此句的前半句引自《列子·汤问》。“棘”在《列子》中作“革”(两字古时读音相同),指的是夏革。在原文中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内容源自殷汤与夏革的一段对话:

江浦之间生麽虫,其名曰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离朱、子羽方昼拭眦眥眉而望之,弗见其形;俞、师旷方夜擿耳俛首而听之,弗闻其声。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嵩山之阿;徐以气听,砰然闻之,若雷霆之声。

后半句则出自《庄子·则阳》,原文中也讲了一个有关“蜗者”的故事,这个故事则来自惠施与戴晋人之间的一段对话: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这两个例子都是反面意义的,但是刘勰却将其引用到文章中,意在以此证明此类的文章是不符合经典要求的撰写规矩,是不可取的。

再如,《书记》篇中引用的“譬九方堙之识骏足,而不知毛色牝牡也。”此处是源自《列子·说符》和《淮南子·道应训》。句中的“九方堙”,在《列子》中作“九方皋”,讲述的是有关于秦穆公让九方皋寻千里马的事情: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牦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悦。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淮南子·道应训》中的记录和《列子·说符》中的内容大体一致,只是多了老子的一句评价“故老子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而这段耳熟能详的选千里马的故事要告诉我们的无非是要重视事物内在的本质,也就是原文中说的千里马“其内”(即神韵),而忽略“其外”。刘勰引用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说明在文学创作时也应该注重内在的本质,不能一味注重大文体的创作而忽略了小文体的存在。

2.引用(化用)道家思想情况分析

针对表2的统计内容,不得不说的就是贯穿全文的“自然之道”,但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理解“道”在《文》中的含义。学者们对“道”这个概念的阐述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我个人比较同意郭宝军先生的见解,即“道”在全书中主要有三个含义:一是宇宙本源的道;二是道家自然而然的道;三是儒家的社会伦常之道[13]。

在《文》一书中“道”的概念是这样推演阐释的:先通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的发问开篇,以一种从宇宙本源(天地)的方式追溯“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里已经说明“道”在《文》中指的是“自然之道”,也引出“道”与“文”的关系,阐明“道”衍生出“文”,“文”是“道”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再进而说明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道”才是可取之道,才是刘勰追求的文学创作之道,不用浮华,不用过度装饰。最后引用作为我国长期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圣人及经典作例证,深层证实他的理论观点。周振甫先生认为这种将大自然中的颜色、形状、声音等一切谓“道之文”,亦将人类所写的用于反映社会中某种政治方面的文章也称“道之文”,多少有些唯心主义,把一种客观实在与主观意识等同,是不可取的。

我同意郭宝军先生对含义的解释,至于这种推演方式虽然有些唯心主义,但是作为一种引出关系来看,还是可以接受的。个人认为全书为达到纠正“讹滥”文风的目的,采用更多的是“自然之道”的道家含义,即舍弃那种过于追求语言繁冗、辞藻华丽的外在形式,而直接展示文体本身的“原生态”味道。儒家的社会伦常之道是为了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和伦理制度的需要,使其言说更有说服力的一种手段。而事实上,单一的凭借儒家的社会伦常观是不利于创作的,因为如此一来,文学创作就变成了为政治、伦理、道德等服务的工具,或是可以称为教化百姓的言论典章,而非其本来的面目。如此一来,文学创作也就偏离了纠正“讹滥”文风的轨道,走向了“八股”的另一极端。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道家的“自然之道”才是全书的立纲之本,是贯穿全书的理论灵魂。这也印证了刘勰《序志》篇提出的:“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机矣。”

再如,道家思想中“虚静”说。道家的这个重要思想在《神思》篇中有提到:“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而道家经典中对“虚静”的阐释有很多,如:

《庄子·知北游》:老聃曰:汝斋戒疏溣而心,澡雪精神。

《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庄子·天道》:……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

《庄子·庚桑楚》:……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

在道家中,“虚静”是道家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自身修持静养的方法。这就要求做到“收心入静”,摆脱世间万物的一切束缚,“以心求境”达到“心无旁骛”、“物我两忘”的境界,使精神达到最至高的状态,进而使主观精神和客观自然完美的融合于一体。

刘勰采用的“虚静”这个概念,又不完全与道家的这种思想相同。刘勰将这种澄怀的状态用于文学的创作之中,要求在成文之前保持一种沉着、平静的心理状态,如一湾平静的湖水般的虚空、静谧,冷静观察,积累沉淀、感受一段时间之后再创作,最后一气呵成,而不能太依赖于主观的能动性,从而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道”。

3.引用(化用)道家名字、典籍和名词情况分析

最后简略地说一下引用(化用)道家名字、典籍和名词的情况。从《文》一书中我们看到,刘勰引用(化用)了许多老庄的相关论述,但对这两人的评价却区别很大,这体现了刘勰择选的标准,也是刘勰反对“讹滥”文风的结果。刘勰对老子的评价很高,例如在《诸子》篇中就提到“及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爰序道德,以冠百氏”,这里就把老子摆在了孔子的上面,足见对老子的尊崇。但刘勰引用老庄的著作中引用最多的是庄子的著作,而在写到庄子的时候,则对其评价不高,或者可以说是带有贬义,如《诸子》篇中提及各家散文文风时,则说“孟轲膺儒以磬折,庄周述道以翱翔”,意在说庄子追求的是逍遥自在的生活,不符合刘勰的对文学创作的标准,这与我们平时所知道的庄子文笔纵横驰骋,汪洋恣肆,变化多端,语言瑰奇多彩,句法灵活跳脱的评价极为不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刘勰在《文》中有自己一套独有的择文优劣的价值标准。

通过以上量化分析的方式归纳、整理之后,尤其是对道家典籍和《文心雕龙》思想内容、语句的对比研究,不难发现两者间的主张和要义非常相近,说明道家思想是《文心雕龙》一书内容和理论框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说明没有道家思想做骨干支撑,就无法构建《文心雕龙》的完整文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启成.《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思想[C]//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选(1949-1982年):上.济南:齐鲁书社,1987:126.

[2]王运熙.文心雕龙原道和玄学思想的关系[J].文学评论丛刊,1983(18).

[3]皮朝纲.《文心雕龙》与老庄思想[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

[4]严寿澂.道家玄学与文心雕龙[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4(3).

[5]蔡钟翔.论刘勰的“自然之道”[J].文心雕龙学刊,1983(1).

[6]卓文中.刘勰的自然与自然之道说浅探[J].文心雕龙研究荟萃,1992(6).

[7]魏家川.刘勰的自然之道与文贵自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6).

[8]冯春田.“融道于儒”——文心雕龙的文学自然论[J].孔孟学刊,1996(36).

[9]韩湖初.略论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1).

[10]韩湖初.文心雕龙之“道”溯源[J].文心雕龙研究,1998(3).

[11]王小范.文心雕龙与道家关系的文献学考察[D].济南:山东大学,2007.

[12]陈中.道家思想在《文心雕龙》中的体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13]郭宝军.《文心雕龙·原道》篇“道义”新释[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8.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刘勰道家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