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大连市部分创业型企业的调查

2013-12-18 02:31:48魏世红谭开明吕昱泽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排序创业者

魏世红,谭开明,吕昱泽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国创业型经济的特征逐渐显现,自主创业群体不断扩大,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显著,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业型经济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保持增长。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等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是创业型经济必不可少的要素。

对于创业型人才标准和评价的相关研究从2008年以后逐渐多起来,孙纬业(2008)提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与社会需要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业态度、行为和技能,从事创业活动的创业型人才[1]。胡旭微(2008)认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应该体现其特色[2]。徐辉(2009)认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是由多种标准组合而成的一种评价体系,应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动性等四个方面[3]。肖红伟(2009)认为创业型人才的主要特征应包括:善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具有冒险精神;百折不挠,具有摆脱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能力;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的能力;有创业的激情[4]。沈召前(2010)提出教学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培养应包含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心理品质三个方面[5]。王群(2010)提出了“一个平台,四个层次”的预创业人才培养模型,为“创业型大学”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6]。曾尔雷(2011)分别针对整个在校生和具有创业需求的在校生两类群体系统提出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7]。

综上,现有相关研究基本限于分析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尚未有完整、适用的创业型人才评价体系,并且没有其应具备素质的重要性排序和评价,使创业者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定缺少客观、全面的依据,对创业素质的培养也难以高效开展。因此,创业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对能力要素的排序将进一步完善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我国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

(一)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构成

在借鉴、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界定为创业人才基于先天的个体个性特征,并通过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所形成的、有助于取得高创业绩效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能力素养、知识储备等的总和。

1.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对于创业者,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行走于社会的通行证,是感召创业团队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赢取有利资源的法宝,是树立品牌形象的必备条件,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识储备

作为创业基本素质之一的知识储备,它的构成应该是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知识的整合。在创业活动中,创业者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开发专利项目,是创办、运作企业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组建、运营、 成长和改革都需要创业者具备经营管理知识,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与政府、消费者、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有着复杂的联系,这需要创业者具备社会交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3.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创业之路,往往充满艰险与曲折,自主创业要面对变化莫测的激烈竞争以及随时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这需要创业者具有非常强的心理素质,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稳健的心态。

4.能力素养

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是创业人才成功创业的重要保障,对创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1982年,Boyatzis率先提出了能力理论,认为个体能胜任工作角色或完成任务的绩效是人格特征、知识、技能和能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能力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胡旭微(2008)提出的创业型人才能力构成包括把握机会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研究思路

根据对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界定和论述,本文从道德品质、知识储备、心理素质、能力素养等四大维度对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构成因子展开分析。利用对大连市部分优秀的自主创业企业和部分专家学者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和排序,从而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

(三)研究方法

为建立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手段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进行权重分析的比较好的方法[8]。问卷调查为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在问卷设计上遵循层次分析法中所运用的指标体系设计,以体现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的一致性。

(四)创业核心因素提取

根据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四大维度,并结合有关研究文献,初步设计了包括33个因素的创业人才素质调查问卷。其中,“道德品质”有7个因素,“知识储备”有10个因素。“心理素质”有8个因素,“能力素养”有8个因素。

大连市是2009年全国首批85个创业型城市之一,2011年在全国85个创业型城市绩效评估中名列第一,因此本文选取大连市部分创业型企业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大连市部分优秀的自主创业企业和部分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笔者筛选出有效的素质因子并获得相对重要性赋值,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素质因子进行权重分析和排序,从而建立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体系对各项素质的重要性加以评定。

本次问卷调查面向大连市部分优秀创业企业的创建人及其创业团队和部分专家学者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68份,有效问卷65份。经过整理分析,从原有的33个素质因子中筛选出了24个(被选择的比例超过50%)作为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五)实证评价

1.建立指标体系

本文将道德品质、知识储备、心理素质、能力素养等四大维度作为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级评价指标,将问卷调查筛选出的24个指标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的子指标即二级评价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层次性原则建立由目标层(综合素质)、准则层(一级评价指标)、指标层(二级评价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见表2。

2.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两两比较下层元素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把比较的结果用一个数值表示出来,建立判断矩阵。本文按照1-9标度评判准则填写判断矩阵P=(X产业内ij)n×m,其中Xij为i指标相对于j指标的重要程度。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构造各层次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

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出层次单排序,获得指标层对于目标层的重要性数据序列,从而获得最优决策。具体为:先解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再解出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经过标准化后,即为同一层次中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次中某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经计算,得到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3~表7。

表2 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指标体系

表3 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权重

表4 道德品质评价指标的权重

表5 知识储备评价指标的权重

表6 心理素质评价指标的权重

表7 能力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

4.一致性检验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计算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见公式(1)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CI值愈大,矩阵的一致性愈差;CI值越小,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性。对于多阶判断矩阵,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当判断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还需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数RI进行比较。根据公式(2)计算各判断矩阵的CR值均小于0.10,故可看出各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1)

(2)

5.层次总排序

为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如何,需要计算与单排序类似的检验量。经计算,CR<0.10,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具有满意一致性。层次总排序结果见表8。

表8 层次总排序结果

续表8 层次总排序结果

6.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

综合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的分析结果,可得出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构成权重,见表9。

表9 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构成权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综合素质方面

从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看出,四项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依次为道德品质、能力素养、心理素质、知识储备。首先,道德品质的权重最大,远远高于其他三项,说明创业成功最需要的是较高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创业者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开展一切创业活动的前提。道德品质高于能力素养的原因值得探讨,人们往往重视能力的作用,是因为能力有很高的外显性,更容易被人所感知,而道德的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道德品质存在缺陷往往导致企业的生存危机,而不仅仅是创业高效与否的问题。另外,由于创业者的经营活动有很高的自主性,能力的发挥必须以道德为引导,否则会出现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行为。其次,能力素养对创业人才非常重要。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创意的策划、创业团队的建设和维护、企业的成长,市场的开拓,资源的争取等诸多方面对创业者的能力素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创业人才的评定和培养应注重能力要素。心理素质和知识储备的重要程度虽然相对较低,但也是创业人才应培养的必备素质。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而创业必然伴随着压力和风险,需要创业者有足够的信心和热情投身其中,并能在遇到阻力甚至挫败时保持积极心态,不轻言放弃。

(二)道德品质方面

在道德品质中,诚信经营的权重最大,远高于其他四项二级评价指标,并在总排序权重中位列第一,这反映了社会对诚信经营的要求最为强烈。目前诚信缺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假冒伪劣、合同欺诈、赖账拖欠,虚假业绩等问题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分析结果也说明创业者开始对诚信经营有了高度的重视,认识到诚信形象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危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导致创业失败。勤奋实干在总排序权重中位列第二,说明这一品质对创业极为重要。勤奋实干的精神在创业群体的心目中获得价值回归。需要注意的是,勤奋的表现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确实有很大的变化。勤奋实干不再是拼体力、耗精力,勤奋实干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把握时代动向和市场需求,尽可能获取有效信息,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此外,分析结果显示以人为本较为重要,这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吻合,也反映了创业者对人本化管理方式的重视。创业者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付诸企业管理的实践,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诚信经营、勤奋实干和以人为本三项二级评级指标对道德品质的权重之和达到90%,集中反映了创业型人才在道德品质上的素质要求。

(三)能力素养方面

在能力素养中,创新能力的权重最大,并且在总排序中位列第三,是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这一研究结果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相吻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对于创业者来说,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创业者既要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又要有创新实践的能力,以独特的创意设计为起点,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并且这种创新的活动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否则就会为市场所淘汰。机会识别能力的权重也比较高,说明了它对创业的重要性,反映了创业者对把握商机的重视。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这要求创业型人才必须善于捕捉商机,需要关注政策走向,分析市场需求,识别并把握有利的创业机会。分析结果显示了人际交往能力也较为重要。创业的活动需要处理好政府、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关系,整合内、外部资源,这需要创业型人才具备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否则创业活动将举步维艰,因此,对创业人才的评价和培养应重视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权重较低,但也是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四)心理素质方面

在心理素质中,自信的权重最大,是创业最需要的心理素质。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自信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素质,但对创业者更为重要。由于创业活动涉及资金、技术、员工、市场、政府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很高的难度和风险,创业者有足够的自信才会迈出第一步,才能在遭遇失败后坚持成功的信念,继续奋斗。信心也会对创业团队形成感召力,调动起成员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自信不等于成功,创业的成功需要能力、品德、知识和其他心理素质的配合。兴趣的权重次之,创业者对创业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专注其中,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不断地学习、探索、拓展和创新,即使创业艰辛也乐在其中,并使这份热情感染创业的团队,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懈地寻找突破口,才会在获得成功时不得意忘形。所以,创业者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开展创业活动。耐挫的权重说明它是对创业较为重要的心理素质,创业活动需要创业者具备强大的耐挫性,在遭遇各种挫折时勇于承受压力,处变不惊,积极寻找有效方法战胜困难,即使某次创业失败,也能坦然面对,避免心理失衡,以乐观的心态看待人生,迎接新的挑战。对创业人才的评价不可忽视对耐挫性的考察。此外,应变、敢为、克制三项的权重较低,但也是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五)知识储备方面

在知识储备中,管理知识所占的权重最大,说明管理知识是创业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项。管理知识的运用贯穿创业的全过程,创业者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金、场地和时间,离不开管理知识的指导。由于管理理论发展很快,创业者需要不断学习管理知识,将管理学发展的前沿成果应用到具体的创业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专业技术知识的权重在知识储备中位列第二,说明它是创业非常需要的知识。对创业人才的评价和培养不可忽略专业技术知识。创业者利用专业技术进行发明创造是创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即使不依靠技术发明,也需对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十分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法律知识的权重说明它是较为重要的创业保障,创业活动与法律环境有紧密的联系。创业者既要遵纪守法,也要善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创业型人才要对《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物权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孙纬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1):57-58.

[2]胡旭微.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4):26-28.

[3]徐 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J].江苏高教,2009,(6):107-108.

[4]肖红伟.论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09,(7):56-58.

[5]沈召前.对教学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5):44-46.

[6]王 群.预创业: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99-101.

[7]曾尔雷.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育,2011,(6):26-28.

[8]T.L.萨蒂.层次分析法——在资源分配、管理和冲突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排序创业者
排序不等式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4
恐怖排序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30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节日排序
刻舟求剑
儿童绘本(2018年5期)2018-04-12 16:45:32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43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