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

2013-12-17 08:21◆丹/
上海质量 2013年11期
关键词:冬令补药补品

◆丹 青 / 文

我国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习惯。“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季不补,春季受苦”的谚语,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的确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进补方式的选择

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饮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在进补的同时,应保证热能的供给。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根据不同的体质,冬季有两种常用的进补方法。

1.滋补

就是服用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常用的滋补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母鸡、鹅、鸭、海参等;滋补药物有熟地黄、阿胶、鳖甲、鹿角胶等。它们的补益作用较强,对比较严重的体质虚弱者有很好的调治作用。不过,在服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适量服食,不要过量;胃口不好、舌苔厚腻,或发热、腹痛泄泻时不宜服食。

2.平补

指性气平和、帮助维持健康和生命的食物,如白参、糖参、党参、黄芪、莲子、芡实、赤豆、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这些补品补药无偏寒、偏温的特性,性能平和,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病人均可食用。

冬令进补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体质不虚也大补

中医认为,“补”要对“虚”,不“虚”的人进补反而有害健康。因为所有的补品都有自己的特性,中医称之为“药性”或“偏性”,如人参补气、当归补血、燕窝养阴、鹿茸温阳,各有所长。但这些都是针对虚征体质的人,比如说,人参补气可以提高气虚者的抵抗力,如果说是老年人,但身体仍然比较强壮,吃了反而容易上火,得不偿失。

误区二:不辨类型随意补

不少人一到冬季就盲目地吃补药进补,根本不管他是否可以进补或有无必要进补。虚的人可以补一补,但男女老幼补的方法应该不同,因为他们的体质不同。更为重要的是,体“虚”本身有不同类型,不能一概而论。

阳虚者(常表现为:吹风易受凉,畏寒怕冷,面色比较苍白)应温补,也就是吃一些燥性药物或食物,如鹿茸、红参、羊肉等;阴虚者(常表现为:容易上火,口干,舌头上没有舌苔)可以吃一些如沙参、麦冬、枸杞等补品。若体质无明显偏阴或偏阳的,则基本不需要补,最多可以吃一些不偏温不偏凉的药物或食物,如西洋参、枸杞子,但也不宜多,要适可而止。

误区三:名贵药品能大补

药品不是越贵就越补,更没有吃一补百的事。在众多的冬令补品中,人参是最常用、最受欢迎的药物之一。人参有温、凉、平性三类。像朝鲜红参、吉林红参、石柱参等药性偏温,适用于怕冷、四肢不温、头晕目眩、动则气喘等症状的患者;西洋参、皮尾参药性偏凉,既可补气,又可养阴,非常适用于咽干口燥、便秘伤津、内热较重、舌质偏干等患者服用;生晒参、白参等药性平和,对于阳虚、阴虚及气虚的患者都可以服用。所以在选购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合理选购和服用。

误区四:药补绝对不如食补

冬令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食补和药补。食补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食补安全,一般没有不良反应,也不需要懂得太多的医学知识,容易掌握;因而食补深受人们的喜爱。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食补也具有局限性,谷肉果菜等食物本来就是我们一日三餐常吃之品,虽也有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但要弱得多,对于有明显虚弱症状或有疾病的人,如要进行冬令进补,还得要药补,否则难以奏效。当然药补的难度很大,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总的来说,药补调整肌体阴阳平衡作用较强,食补营养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冬令补药补品
中医教你冬令如何进补
洗脚泡脚胜过吃补药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保健品不宜睡前吃
滥用补药祸非轻
冬令进补有膏方
冬令进补药膳
癌症患者不宜“大补”
维他命之谜:为什么我们总想着吃补品?
白补药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