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效应协整研究:浙江实证

2013-12-13 02:39诸惠伟
关键词:协整浙江效应

诸惠伟

(浙江省商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6)

服务经济

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效应协整研究:浙江实证

诸惠伟

(浙江省商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6)

通过对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就业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境外直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进口贸易、促进就业和技术进步方面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与省内投资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但是对扩大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还不够显著。最后,就进一步扩大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效应提出意见和建议。

服务经济;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效应;协整分析

“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走出去”已经成为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合作的经济效应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部分地方政府质疑“走出去”对外贸发展、地区就业和产业升级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担心“走出去”发展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税收流失等。基于目前对“走出去”发展的认识偏差,笔者通过协整关系研究方法,以全面、客观评价对外直接投资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

一、理论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于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很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探讨与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关系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一是对外直接投资与GDP的关系。魏巧琴、杨大楷(2003)利用Granger检验和DF、ADF检验对经济增长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①魏巧琴、杨大楷:《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第93-97页。蒋志强(2009)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动态研究了GDP与OFDI的关系。②蒋志强:《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经验研究》,《现代物业》2009年第11期,第49-50页。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很多学者也发现这种促进作用较小,甚至并不显著。二是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的关系。国内对境外直接投资与就业的关系研究集中在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的影响,罗良文(2007)通过比较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总量和三大产业的就业影响来分析对外投资的就业效应。③罗良文:《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理论及中国实证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5期,第87-91页。三是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国内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如孙敬水、张蕾(2007)利用浙江省宏观经济数据,对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④孙敬水、张蕾:《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浙江省为例》,《财贸研究》2007年第1期,第51-56页。四是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国内投资影响的研究结果重点集中在验证是否具有替代效应,即对外投资会影响国内投资,产生替代效应,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如项本武(2007)构建了一个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影响的模型,得出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减少国内投资量0.93个百分点。①项本武:《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82-86页五是综合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多个经济变量的影响。重点集中在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出口贸易、国际收支和就业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一)计量方法和模型

Granger提出了非平衡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方法,即如果变量自身是非平稳的,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这个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协整关系。协整分析是对非平稳时间序列寻找其长期稳定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这一方法也是本文分析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和一些经济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的理论基础。

(二)数据来源

浙江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始于1982年,1982年至1995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可能由于该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而缺乏统计,或者是由于我国对“对外开放”的片面理解为“引进外资”而缺少对“对外投资”的认识等原因,造成浙江省此阶段的统计数据不全。1989年至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来自浙江历年商务统计年鉴,其余数据(出口值、就业值等)均来自浙江省各年份统计年鉴(见表1)。

表1 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协整研究相关变量数值表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分析重点集聚在对GDP、省内投资、贸易、就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的影响上。计算采用的各类变量如下:

OFDI表示1989-2011对外直接投资额序列;

GDP表示1989-2011国内生产总值序列;

INVEST表示1989-2011固定资产投资额序列;

EX表示1989-2011出口额序列;

IM表示1989-2011进口额序列;

LAB1表示1989-2010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序列;

LAB2表示1989-2010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序列;

LAB3表示1989-201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序列;

INDUSTRY1表示1989-2011第一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数值序列;

INDUSTRY2表示1989-2011第二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数值序列;

INDUSTRY3表示1989-2011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数值序列;

TECH表示1990-2011科技活动经费额序列。

为减少原始数据的波动性和异方差性,笔者对上述变量分别取对数,取对数后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数据系列用ln(OFDI)表示,其余变量标记类同。用ADF方法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取对数后的变量均不平稳,对序列作差分,ln(OFDI)的一阶差分记为Δln(OFDI),其余变量标记类同。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检验所有差分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由结果可得,除INDUSTRY2变量,其余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一步检验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

表2 单位根检验

运用SPSS软件,分别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同全省GDP、省内投资、贸易、就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各类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效应协整分析

注:基于数据可获性,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分析采用1989年~2010年数据;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分析采用1990年~2011年数据。

(四)基本结论

1.浙江对外直接投资有力推动了经济增长,与省内投资不存在替代效应。通过模型方程估计,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有效地拉动了全省GDP增长,即浙江的OFDI当期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当期的GDP增长0.44个百分点。这种推动效应重点表现为:一方面企业通过走出去带动了本土产业的发展壮大,经济效益提升;另一方面,走出去企业带动省内关联产业扩大生产,创造效益。由于笔者没有考虑影响GDP的其他相关因素,因此增长系数明显偏小,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还相对偏小,其对经济的联动效应及杠杆效应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分析中,没有得到境外投资与省内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替代效应的结论,意味着境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并不会引起省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

2.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对本省出口推动效应不显著,但是对扩大进口影响较大。浙江“走出去”的企业很多是贸易导向型的,企业通过建立地区性营销中心、并购海外销售渠道、开设品牌连锁店和设立售后服务站等多种方式,建立起跨国界的从事国际营销和服务的市场拓展体系,有效地拓展了海外市场,规避了贸易壁垒。从模型分析结果看,浙江的OFDI当期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当期的出口增长0.54个百分点,但是模型的解释性不佳,其显著性欠佳的主要原因在于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引发的出口规模增加占全省总出口规模的比例很低。

从对进口的影响来看,浙江的OFDI当期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当期的进口增长0.66个百分点。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从长期来看会带来进口规模的扩大,模型解释性很好,这一现象可以从以资源寻求为目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来解释。资源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瓶颈,尤其是对于浙江这一东部沿海省份来说,资源匮乏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对外资源寻求是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之一。通过对浙江稀缺资源的国外投资,进口省内紧缺的资源,有效缓解了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进口规模。

3.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整体就业规模影响不显著,但是有效推动了产业就业结构调整。由于浙江“走出去”发展带动省内相关产业就业规模占全省就业规模比重很小,因此对省内整体就业市场规模来说变化很小。但是,“十一五”以来,浙江企业“走出去”发展进程加快,通过“走出去”,员工获得了学习高技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在就业理念、技术技能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促进了省内就业的产业间转移。由分析可见,浙江的OFDI当期每提高1个百分点,使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减少0.1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长0.1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0.15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通过对外投资,浙江就业人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与浙江省的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第二、第三产业相吻合,优化了产业就业结构。

4.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对推动某领域某产业技术进步作用大,但偶发性强。由分析看,浙江境外直接投资对全省科技进步的影响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即浙江的OFDI当期每提高1个百分点,使得全省科研活动经费增长0.66个百分点,模型解释性良好。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部分行业、领域通过海外并购,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拥有先进技术、推广或收购自主品牌,不仅推动了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积累了跨国经营管理的经验。如吉利并购沃尔沃,三花控股并购以色列海利福克斯公司等。随着企业在境外设立的研发中心逐渐增多,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科技资源进行新产品开发也取得一定成效,企业内涵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研发国际化取得了新进展,经核准的境外研发机构共有132个,总投资额为10.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为6.9亿美元,*《浙江境外投资现状与问题研究》,2011-12-22,http://www.zj.stats.gov.cn/art/2011/12/22/art_281_48583.html.研发国际化是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对促进全省个别产业技术进步意义重大。但是,总的来说,浙江当前“走出去”企业大部分核心竞争力还不强,对全行业全产业技术进步效应还不明显。

5.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但是整体效应不明显。从理论上看,浙江“走出去”企业一方面发挥局部相对优势,向更低阶梯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实现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边际产业转移,促进省内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通过向更高阶梯国家投资,汲取国外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省内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由分析看,浙江的OFDI当期每提高1个百分点,使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减少0.23个百分点,继而拉动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与浙江“走出去”发展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吻合。但是,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数据为不平稳序列,因此无法直接考证对外直接投资与拉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直接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发挥对外投资推动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进一步努力。

1.提高认识、凝聚思想,把握“走出去”发展方向和重点。高度认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不断更新和完善“走出去”的投资国别产业指导目录,加强产业指引。结合浙江重点发展的产业布局、地区市场以及企业国际化经营态势,尽快研究出台《浙江省境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产业指南》,使之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和辅助参考功能,促使企业明确“走出去”的方向和重点,努力提高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2.突出重点、注重层次,推动“走出去”主体发展壮大。要结合浙江发展实际,遵循产业国际化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原则,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到境外开展各种形式的投资、贸易合作。其一,加大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在“走出去”时需要给予更多的帮助。目前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支持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其二,积极培育“走出去”重点企业,打造本土跨国公司。充分意识到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对推动本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支持一批具备条件的优势行业、骨干企业“走出去”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拓展市场空间。尤其是并购境外的国际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境外研发机构和先进技术,是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细化政策、强化扶持,提升企业“走出去”发展质量水平。一是增加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的项目和规模,提高各种补助和奖励额度,降低专项资金使用门槛,拓宽扶持范围。尤其是对能拉动经济发展和涉及浙江长远战略的境外投资给予重点财政支持。如加大对建立境外营销网络的扶持,支持境外产业园(区)建设等。二是强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放宽企业跨国经营的外汇管制;加大政策性银行对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支持力度;提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走出去”金融服务的能力;大力引导民间资本与“走出去”项目融资的结合。三是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主体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机构,由企业组建的行业协会、商会和其他社团,以及商业性中介机构为主体的“走出去”公共服务工作网络。

4.先出后进、先进后出,强化“引进来”与“走出去”互动。一方面,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统筹发展,形成内外联动、交互发展局面。要充分发挥“走出去”企业在带动“引进来”方面的作用,要注重境外企业的生存状态,努力塑造境外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产品信誉,通过境外企业这个窗口向外国公司间接展示国内母公司的实力,最终将外国资本“引进来”,形成资本的内外循环往复流动。另一方面,在处理“走出去”和“引进来”关系中,围绕拓展市场、调整结构、应对贸易摩擦、引进高新技术和资源等目标,积极鼓励企业留住本部、走出加工环节,留住研发及研发成果、走出营销环节,留住高新产业产品、走出相对过剩的产业产品,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营销优势,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本土产业,培育与壮大本土经济。

Cointegration of the Economic Effects ofZhejiang’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ZHU Huiwei

(ZhejiangInstituteofCommerce,Hangzhou,Zhejiang, 310006,China)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integration of the effect of Zhejiang’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economic growth, investment, trade, employment,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Zhejiang’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expanding import trade, promoting employ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s not a replacement for the investment within the province. However, it has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xpansion of exports, and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Finally, it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Zhejiang’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further exp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service econom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conomic benefit; cointegration

2013-07-10

诸惠伟,男,浙江湖州人,经济师,研究方向:开放型经济。

F832.48

A

1671-2714(2013)05-0027-05

10.3969/j.issn.1671-2714.2013.05.006

(责任编辑陈汉轮)

猜你喜欢
协整浙江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Mother
Task 2
懒马效应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