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语气类句子对话剧《雷雨》的作用分析
李影
《雷雨》以其精湛的表现手法和发人深省的内容让它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传世之作。对于它的研究,尤其是对话语言的研究更显得重要之极。由此,笔者将从语气类句子方面探讨它对《雷雨》戏剧功能的作用。
语气类 《雷雨》 作用
曹禺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于清华图书馆创作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话剧著作《雷雨》,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他也渐渐地成为了中国20世纪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对于《雷雨》,曹禺一直强调的是:“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1]于是,他将情感付诸笔尖,以纯熟的对话艺术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来展开戏剧冲突。剧作中精妙的对话、绝伦的场面,让我们不禁感慨话语的神奇艺术力量。由此,笔者将从句子语气类的角度来分析它对《雷雨》冲突的作用,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语气对话剧的影响。
句子是我们表达语言的工具,即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因此也是进行句法分析的重点之一。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句子会进行三个角度的分析:句型系统、句式系统、句类系统。基于《雷雨》是一种“以对话为主构造情节,展开冲突的艺术形式”,[2]以及语气类句子对话剧的影响,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句类。
句类是句子按照不同的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是根据全句的语气分出来的类。一般分为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和陈述句这四类。我们主要研究前三种。这三种句子在我们的交际中,根据相关的语境会有着特殊的表达效果,促进会话的顺利进行,增加对话的色彩。这些较特别的句类有着对话语独特的敏感性,将它们用于话剧中,将会起到完美勾画剧中人物性格、加剧话剧冲突发生、突出话剧主题的作用。
戏剧较其他不同的文学形式而言,更加注重言语交际。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戏剧的冲突、主题的升华都是通过他们的言语来实现的。奥斯汀认为:“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单个的词或句子,而是说出话语时具体的言语行为。”[3]因此,我们更要注意话剧语言对话剧的作用的魅力。
(一)人物性格、心理明显化
语言是心灵的外化,透视语言,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灵魂。我们会发现他的欢乐,他的悲伤,他的反抗……语气类句子的巧妙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将人物的性格突出化,进一步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呈现出来。我们以蘩漪为例,文本如下:
周蘩漪:萍,你刚才同四凤说的什么?
周萍:你没有权利问。
周蘩漪:萍,你不要以为她会了解你。
周萍:你这是什么意思?
周繁漪:你不要再骗我,我问你,你说要到哪儿去?
周萍:用不着你问。请你自己放尊重一点。
周蘩漪:你说,你今天晚上预备上哪儿去?
周萍:我——(突然)我找她。你怎么样?
周繁漪:(恫吓地)你知道她是谁,你是谁吗?
……
周繁漪:(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周萍:我已经打算好了。
周繁漪: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恶兆地)风暴就要起来了!
这是第二幕的最后周蘩漪碰见周萍与四凤在对话,在四凤和鲁妈走后所发生的一段对话。蘩漪在这个过程中用了5个疑问句,向周萍发起了质疑与询问。从第一个问句开始,到最后一个结束,经过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这些疑问句层层递进,起初语气平和,只是一般性地询问事情 (“说什么”、“我问你到哪”、“你预备上哪”、“她是谁,你是谁吗”),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语气由弱至强,愤怒的感情急剧升华。蘩漪在对话的最初语气平和,还极力地劝阻他们不合适,她轻轻地疑问时是怀着一颗脆弱的心的,但是周萍的坚持让她从平和走向了绝望和愤怒,爱恨交织地说了句“你不要把一个绝望的女人逼得太紧……”
曹禺曾说:“最早想出,也感到最真切的是蘩漪。”的确,在这样简短的对话中,几个疑问句,蘩漪火炽的热情、强悍的心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爱恨交织,倔强、软弱交融,将蘩漪复杂矛盾的性格、渴望自由害怕失去的心理刻画得很全面。
(二)催化戏剧冲突
冲突是戏剧的永恒法则,无冲突则无戏剧。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人物的交际行为中,大多由语言完成。会话在戏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戏剧冲突最主要表现在语言冲突上。如第一幕,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
(向四凤)倒了来→(向四凤,高声)倒了来→(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喝了它,不要任性→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去→说,请母亲喝→萍,劝你母亲喝下去→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跪下→叫你跪下!
在这一对话中,周朴园用了12个祈使句即12个命令,不同程度地指向了在场的4个人。其中只有2个指向蘩漪,其余指向其他人。在剧中,周朴园和蘩漪的冲突是矛盾的主线,焦点在于逼蘩漪喝药。他对周冲、周萍、四凤进行了强制性的命令,对蘩漪既有命令也有语气缓和的劝阻。虽然祈使句的对象不同,但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让蘩漪喝药。蘩漪反抗,周朴园就转而命令其他人,共同向蘩漪施加压力。他的这一行为,极其严重地伤害了所有人的面子,从低位一直到高,使得伤害程度渐强,冲突升级。周萍作为情人的一跪,逼迫的分量达到极点,冲破了蘩漪最后的心理防线,使得戏剧冲突也达到高潮。祈使句的催化作用也用到了极致。当然这段也不乏感叹句句型,但在这里不太突出,不做讨论。
(三)戏剧主题升华
《雷雨》带来的是一次社会悲剧和命运悲剧的双重冲击。所有的秘密和人物的命运走向在这个雷雨夜里都悄然爆发了。在剧中,曹禺“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无论有罪的还是无辜的人一起走向了毁灭。由此,升华了戏剧主题,如:
周朴园:(悔恨的)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不,不! (低头)啊! 天! ……
周蘩漪:天哪!
周朴园:(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萍:(半狂地)不是她! 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严厉地)混账! 萍儿,不许胡说。
周萍:(痛苦万分)哦,爸!……
鲁四凤:(向母痛苦地)哦,妈!……
周朴园:(寂静,自己觉得奇怪)年轻的反而走我们前头了,现在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忽然)萍儿呢?大少爷呢?萍儿,萍儿!(无人应)来人呀!来人!(无人应)你们给我找呀,我的大儿子呢?〔书房枪声,屋内死一般的静默。
周繁漪:(忽然)啊!(跑下书房,朴园呆立不动,立时蘩漪狂喊跑出)他……他……
周朴园:他……他……
这是剧中第四幕结尾的对话,我们看到在这里高频度地运用了感叹句,将人物的心理即刻高度地表现了出来。侍萍和周萍相认的过程与周朴园和蘩漪对话这两个情节中,人物都情绪反应强烈,不断使用感叹句,甚至连续地运用。“不,不!啊!天!”这句深刻地将鲁侍萍不堪面对即将揭示的秘密的紧迫心理表现了出来。周萍和四凤的感叹充满着万分的痛苦。“萍儿!来人呀!来人!”这句渗透着周朴园内心害怕失去儿子的恐惧,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枪声的响起,封建大家庭走向了毁灭。可见,感叹句的运用将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明朗化,也推动着社会悲剧和命运悲剧的完结。感叹句的使用,充分表现了曹禺的语言驾驭能力,同时进一步升华了封建大家庭毁灭的主题。
这些语气类句子对《雷雨》的重大作用,可以说随处可见。可能剧作家并没有有意地使用它们,但是戏剧冲突的催化甚至白热化以及人物的微妙关系和人物命运变化都需要语气类句子来做一定的表现。语气类句子的运用是此剧的特色之一,同时侧面地说明了语气类句子有着潜在的戏剧功能。当然,虽然本文研究阐释了语气类句子的作用,但也承认其他句式的作用,也只有它们通力合作才会有这样隽永的剧作出现。总之,希望大家在剧作研究时不要忘记语气类句子的作用。
[1]曹禺.雷雨·日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2]刘华.话剧《雷雨》中的言语行为探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3.
[3]司建国.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中《雷雨》的人物关系[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52.
[4]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