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略论哈萨克文学中的民族特性
李建华
哈萨克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哈萨克文学具有较为明显的极具本族特色的民族特性。在本文,我们即从哈萨克文学作品中对本民族意识、风情、生活等的描写和哈萨克文学中的民族音乐性特征,以及极具表现力的哈萨克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三方面,对哈萨克文学中的民族特性进行分析。
哈萨克文学 民族特性 民族音乐性 哈萨克语言 民族特性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精神、风俗等多方面的风貌。受本民族语言、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精神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民族的文学都会不同程度地具备一定的民族特性,并具体地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思想以及形式等多个方面。而作家受到本民族文化、思想等的长期熏陶和影响,在进行具体的文学创作时,也经常会在自己描写的事物、人物、场景以及思想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或者精神,使整个作品都渗透着民族化的审美理想和思想理念以及情感体验方式等,很多作家不仅强调自己的写作要写本民族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更加注重通过文学创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更深入、更细微和更真实的东西。
哈萨克民族作为一个具有灿烂文明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哈萨克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以其作品的独特题材、表现手法、叙事风格和语言特色的多样性丰富着中国当代文学,其中均无例外地表现出对本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和责任感。
一
在哈萨克文学作品中,作者们用本民族的审美眼光,以独特的文学样式和朴实的表现手法描写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和真实生活场景,形成鲜明的表现风格,流露着哈萨克族人所特有的民族特性。
(一)对本民族生活环境的描写
哈萨克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自身特别的表情达意的方式,都对本民族的文学创作带来了较深远的影响,于是哈萨克族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幅幅描绘哈萨克族人民生活环境的画面,他们所生活的辽阔的草原和牧场、雄伟壮丽的天山和壮丽的阿勒泰山奇景都在文学作品中予以了生动形象的描写。例如,叶尔克西在她的散文集《永生羊》中就有着对牧场、草原环境的描写:“我们走到湿地上,踏过一片开着小黄花的绿地,一座小小的山涧水坝,一条松软的田埂,一所牧人家过冬的木头房子,和一座高高的断崖”;“今天夜里,夏牧场的天空将是浓雾月薄,明天早晨夏牧场的旷野将是荒草萋萋,后天,夏牧场的山川河流将是雪花纷飞,一片寂静”。诗人夏侃·沃阿勒巴也在他的草原抒情诗《草原之歌》中大量描写了新疆草原的旖旎风光,他这样写道:“变幻的景色像五彩缤纷的画像,/草原呀,你总是这样风姿绰约”;“广阔的草原上环绕着秀丽的山峰,/我的想象犹如那飘逸的云朵”;“草原像纸,马驹是字,/夏日的太阳像灯一样清丽”;“静静的阿吾勒影影绰绰,/天山草原呀画一样美丽”。
(二)对哈萨克族风俗民情的描写
哈萨克文学作品中还经常会对本族的婚丧习俗以及传统佳节的盛大场面等进行描写,新鲜独特,引人入胜,使得哈萨克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民族特色和浓厚生活气息。对哈萨克族的作家们来说,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所带有的民族特性并非作家刻意为之,而是自身受到本民族文化、风俗、理念等的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积累出的深厚的民族文化修养和内涵自然地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例如,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塔巴热克的中篇小说《魂在人间》中,作者极力赞扬哈萨克葬礼对人性的尊重,以及对生活在草原上的乡亲们的真挚热爱。文中在谈及哈萨克葬礼的时候写到,哈萨克人民把葬礼当做人生中最后一次荣耀,所以,人们都希望在死后有人为自己“一遍遍地朗诵经文”,使自己能够体面地离开人世。文中更写出了哈萨克人民面对死亡时的淡定和从容,他们认为,“没有不锈的铁块”,也“没有不死的人”,死亡是人们“命中注定的死期”,是必然要降临的日子,所以无须害怕或者慌张,体现出哈萨克人民开朗、无畏和豁达的民族特性。
哈萨克文学作品中还常常会有一些对哈萨克民族特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描写,例如描写一位女主人问自己亲人:“我们的木孜依侃特回来了,平安吗?儿子好打发吗?”并告诉对方“地灶上煨着一壶茶,柜子里边有好吃的”,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描写出哈萨克人日常的生活和对话,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对哈萨克人民热爱生灵的记录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崇拜大自然、尊重一切生命的民族,这种民族特性在其文学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在哈萨克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小说集《永生羊》中对马和草原还有羊群等的描写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作者对哈萨克民族特性的赞颂,为他们对生命的珍惜和感恩、对死的从容淡定所折服。而在乌曼尔阿孜的长诗《鸟的悲哀》中,作家写道:“去年春季/鹤鸟曾唱着天歌远道而来/不期而至的一颗流弹/却草草结束了/它的欢笑/从此苍天之上/便多了一只苦恋鸟/人们常常能听见空中/它那凄惶绝世的/鸣叫/爱人啊你既深爱着我/却为什么/要戴那顶羽帽/看到它/我便会听见那声枪响。”作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那些残害野生动物的残忍行径的愤怒和谴责,甚至不忍心看自己所爱之人戴的用黑鹤胸前的羽毛做成的花冠,流露出作者作为哈萨克人和大家一样热爱美好生灵的思想。
二
哈萨克族是一个十分热爱音乐的民族,人们常说:“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而哈萨克族的伟大诗人阿拜也曾说过:“歌儿替你打开世界的大门,你的躯体又伴随着歌儿被埋进坟茔。”这就是对哈萨克人民的真实写照。哈萨克人民能歌善舞,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会有优美的歌声。“阿肯”作为职业吟唱诗人,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和尊重,在水草茂盛、牲畜肥壮的季节,哈萨克族经常会举行传统的演唱和诗歌即兴创作的大比赛“阿肯弹唱会”。阿肯经常会通过即兴吟诗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创作才华,当众吟唱表演的形式将文学与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来看一位阿肯在弹唱会上对美丽迷人的哈萨克姑娘的赞美:“阿尔达克江好似月亮洁白丰满,前额明亮小嘴圆又圆;唱起歌好像夜莺悠扬婉转,说出话叫我心里又暖又甜。阿尔达克江我第一次和你相见,那时节你的毡房在苹果山;黑眼睛含情脉脉向我顾盼,从那天你把我的爱火点燃。”在饱含深情的吟唱中,将动人的文字送到人们的耳边,实现了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哈萨克民族的音乐作为特有的民族精神的艺术体现,也极大地影响到哈萨克民族的文学创作,使得哈萨克文学具有较为明显的音乐性特征。例如,哈萨克族女作家哈依霞·塔巴热克的中篇小说《魂在草原》中,就充分体现了哈萨克文学中的民族音乐性特征:(1)以音乐为民族灵魂。小说《魂在草原》中描写的“我”的爷爷是一位整个牧区都远近闻名、深受哈萨克族乡亲们敬重的斯伯孜克吹奏家。爷爷的一生都生活在草原上,经历过的所有迁徙和所有的喜怒悲欢都发生在这片辽阔的大草原上。每当爷爷吹起斯伯孜克,沉沉的音乐声缓缓地沿着周围群山起起伏伏的曲线蜿蜒开来,并像一阵清风一样,轻快地飘过绿绿的山坡,并最终飘忽着落入了潺潺流动的河水中。小说中的爷爷是哈萨克人的骄傲,象征着哈萨克民族人民坚强不屈、勇于面对一切残酷磨难和打击,不屈不挠地与草原上风霜雨雪等进行抗争的奋斗历史。而那深情款款的音乐声则通过一种无言的形式,默默却有力地向人们讲述着哈萨克民族人民所有的忧伤、坚持和饱经苦难的岁月。(2)对民族精神的发扬。小说中“我”的“在外面闯世界”的爸爸也是一位让“我”感到十分骄傲的人,并像“我”的爷爷一样受到草原上众多乡亲们喜爱和尊敬的哈萨克人。小说中写到,“我”的爸爸后来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哲学系,成为了这个大草原上第一代哈萨克大学生。于是,爸爸时常会在哈萨克人民祖辈生活的美丽牧场上弹琴、唱歌,充满了豪情和自信的琴声还有欢快嘹亮的歌声一直回荡在广阔的草原上。而文中作为叙事主体的“我”是一位充满了激情和创造的欲望的、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当代作曲家,祖孙三代音乐人都选择用音乐来传达哈萨克人民的豪情、勇敢和坚忍不拔。(3)爱音乐,更热爱祖国。“我”在刚回到家里时,心中存在着种各种困惑和犹豫,并时常会觉得浮躁和懒散。但是,当我看到面对德国游客蛮横无理的“就打中国人”的过分挑衅时,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的热爱音乐的哈萨克人以其深入血液中的不卑不亢,和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热爱,毫不犹豫地狠狠地对德国挑衅者予以还击。那种坚定和勇敢,是这群深深热爱着自身生活的大草原,热爱着自己民族的音乐,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的,坚强果敢的新一代哈萨克人精神的体现。他们勇敢地维护了自己民族的尊严,更维护了自己所热爱的祖国的尊严。
三
哈萨克文学作品中也充分运用了大量极具表现力的哈萨克语言,将大量本民族的传说故事、谚语以及格言和民歌等巧妙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进行引用和穿插,并巧妙运用比喻和夸张以及对偶等多种生动的表现手法,从而使得哈萨克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并始终洋溢着诗情画意。
(一)多种表现手法的应用
哈萨克族人民擅长使用各种表现手法,其使用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并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例如,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比喻手法就被很多哈萨克作家应用于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在哈萨克作家的笔下,万物皆可入文,不论是树木、山峰还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甚至是牧民们的日常劳作和生产活动中以及其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可以被他们写进文学作品中,并运用比喻的手法,让一切平凡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例如,作家们会把山比作“骏马”,而把树林当做“骏马”的“马鬃”;而松针则成了“公驼的长绒”,青年就是那“驼羔”和“马驹”;他们把木勺比作天鹅,而且还是“歪着脖颈的天鹅”,并把山岭比作“犄角”;山溪在作家们的笔下则变成了“冷血的蛇”;而看不见的牧歌缭绕的场景则被作家比作“鹰隼盘旋”的动人景象;雪花在他们笔下化作“玉色蝴蝶”。凡此种种,多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景物、动物和饱含民族风情的事物等,都成为作家们抒发感情的最佳材料,极大地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谚语的应用及较强的哲理性
哈萨克民族的语言极其丰富多彩,其口头文学,特别是谚语十分出色,是宝贵的民族遗产,形象地体现出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各种极富民族特色的语言集中体现了哈萨克人民的文化观和美学标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和哲理思想等。例如,在女作家哈依霞·塔巴热克的“三魂”作品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哈萨克谚语,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例如,文中写“鼻子丑割不掉”和“狗尽管吠叫,驿队继续前进。孩子,好好活着,再长的河也有尽头”,还有“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烂的铁,也没有不死的人。那样的人,胡达还会降临给我们的”等等。
(三)改造和利用其他优秀文学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
哈萨克文学积极吸取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和文化传统,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文学创作过程和模式,并积极进行改造,融入本民族特色,创作出许多广泛流传的优秀文学作品。例如,在哈萨克族民间广泛流传的长诗《朱素甫与孜丽哈》主要讲的是朱素甫和孜丽哈之间的爱情故事,但朱素甫这个人物的原型其实是《古兰经》中的一位先知,从事的是传教的工作。但为了满足本民族群众的阅读需求,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人们充分地在作品中融入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另外,哈萨克族人民还积极地借用文学结构。例如,积极借用《一千零一夜》以及《鹦鹉传》这样的故事套故事的框架模式,创作出《巴赫提亚尔纳玛》这样由40部长诗组成的文学作品。
哈萨克民族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和对人类和生命的终极关怀思想,以及自身表情达意的具体方式都极大地影响到本民族的文学创作,并通过独具精神特色的民族音乐影响着文学的创作思想和内涵,使其作品带有了较为明显的音乐性特征。而各具特点的表现手法的广泛应用等也极大地充实了文学创作的具体形式和内容。
[1]赛力克·吾合拜.20世纪哈萨克小说流变及其特征[J].民族文学研究,2006(2):4-6.
[2]夏雨.从封闭的民族文化心理走向现代性写作——谈新疆哈萨克女作家叶儿克西·胡尔曼别克[J].时代文学,2012(07):15-16.
[3]任一鸣.多元视角的文化优势与困惑——从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叶尔克西的创作谈起[J].民族文学研究,2006(2):4-5.
[4]赛力克·吾合拜.20世纪哈萨克小说流变及其特征[J].民族文学研究,2006(2):4-6.
[5]肖惊鸿.山那边传来大地的气息——与叶尔克西关于《黑马归去》的对话[J].民族文学,2009(3):7-9.
[6]吴孝成,吴若愚.赛力克波力哈萨克当代散文创作概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 (4):55-58.
[7]吴晓棠.哈萨克叙事文学的审美心理探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2):79-83.
[8]索勒西·叶塞诺娃,杜发春.追根溯源:后社会主义时期哈萨克斯坦的家庭、世系和迁居[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8(7):55-58.
[9]祁晓冰.论20世纪中国哈萨克文学的现代转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4-6.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