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亮
胆源性胰腺炎,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部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的一种症状。近年来,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数目呈递增趋势,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危及生命,扩增病死率。在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内镜介入法,是值得研究、推广的一个课题,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52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26~44岁,平均(33.9±1.2)岁。入院前发病时间4~70 h,平均20 h。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胆源性胰腺炎的标准。患病初期,均出现上腹或左上腹疼痛,同时存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血尿淀粉酶的增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的病情、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患者出现上腹或左上腹疼痛;(2)肝功能损坏,表现为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高于正常人3倍左右;(3)血清总胆红素大于36 μmol/L;(4)以APACHE-II记分法为参照依据,结果≥8分诊断为胰腺炎。
1.3 方法 (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后,在禁食、胃肠减压、服用抗感染药物、补液、抑制胰腺分泌以及胰酶活性等方面,均采取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2)观察组在发病2~7 d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检查,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要有选择性的进行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胆总管取石、鼻胆管引流术;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1]。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缓解的程度和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详见表1。
2.2 结果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观察,在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所得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虽然内镜介入手术是一项微创手术,但对患者的疾病足以起到彻底根除的作用。所以说,内镜介入对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2]。
胆源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可因进食而增强。部位及性状与急性胰腺炎相似,可伴有发热。因胰腺外分泌不足,胰酶缺乏而出现脂肪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现象。内镜介入治疗被医学界公认为胆源性胰腺炎的克星。经众多专家的临床研究,肯定了内镜介入在胰腺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内镜介入迅速成为胰腺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据研究表明,对于胆源性胰腺炎,特别是没有血清酶学变化和影像学上胆道系统改变的患者,内镜治疗和常规治疗并无明显差异[4]。在胆源性胰腺炎发病过后2~5周进行胆囊切除术,被认为是手术最佳时机,有效去除病因,防治病情二次复发。需要强调,根据病程不同,对于不同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内镜介入治疗[5]。以免因为一味追求一次性解除病因,造成疗效和并发症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内镜介入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疾病,要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并实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并发症。一旦内镜介入操作失误,应及时、冷静根据病情采取手术,解除病因,避免病情严重。如果在内镜介入中,引起并发症,要尽快予以积极治疗。
保守治疗只能控制病情的恶化,但不能彻底进行根治,而传统的开腹手术,虽然可以排除结石,但创伤大,对患者术后的护理,造成阻碍。通过内镜介入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能高的一种根据发病原因采取的根治性方法。
[1] 欧新强.早期内镜介入治疗4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治疗临床医学,2010,9(30):42-44.
[2] 张金才.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106-108.
[3] 朱西平,李军政.急性胆源性胰腺炎68例临床诊治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2):116-118.
[4] Yeung Y P,Lo S F,Yip A W.Role of ERCP in the management of predicted mild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J].Asian J Surg,2010,26(4):197-201.
[5] 鲁星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时机与适应症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25(6):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