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敏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中“人”的地位正在不断地提高,企业要求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这种知识经济所倡导的管理模式,就是所谓的人本管理模式。由于这种模式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并能够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因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可见,对人本管理进行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还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在本文中,笔者试从人本管理的内涵、必要性以及运作机制等方面对这一论题作一简要探讨。
一
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着人与物(包括资财、器物等)两种要素。根据对这两种要素重要性的不同认知,可以划分出两种基本的管理模式。其一是物本管理模式,就是在生产经营中强调物的基础作用,主张以物为本,使人从属于物,对人的一切管理都是为了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与物本管理模式相对,另一种管理模式就是笔者在本文中所要探讨的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模式。就一般而言,人本管理就是指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把人当作最重要的资本,尊重并关心人,一切管理活动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的管理模式。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其一,以“依靠人”为企业的基本管理理念。人本管理是一种将员工置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主体地位,主张经营管理依靠广大企业干部职工的管理模式。它认为“决定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1]企业员工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员工的素质比较高,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企业才有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也就是说“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就其将员工作为企业管理主体而言,人本管理是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的观点相一致的。
其二,以“开发人”、“塑造人”、“凝聚人”为企业的重要经营管理策略。就其经营策略而言,人本管理注重对员工的“开发”、“塑造”和“凝聚”。所谓“开发”,就是指通过各种措施使人们的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潜藏的能量得以释放。塑造就是指通过培训、教育等措施,使员工的技能水平以及道德水准符合企业发展的基本需要。人本管理模式就是把大力培育人才、提高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常抓不懈。然而,企业发展并非单个人的事,它需要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这就需要将单个员工“凝聚”起来。所谓“凝聚”,就是指运用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以及共同价值观的塑造等措施,使有着较高综合素质的单个员工,紧密地团结成一个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有机整体。
其三,以“尊重人”并进而“发展人”为企业的经营策略与根本价值取向。人本管理不仅培养员工的理性技能,还培养其荣誉感与自尊心。只有有自尊与荣誉感的人,才能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其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才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同时,人本管理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其目的也不在于物质增长本身,而在于为满足员工的现实生活需要及其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这一“发展人”的最终目的无疑是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以及党的群众路线相一致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一切为了群众”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固有蕴含;“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是作为科学发展观之核心的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事实上,企业发展的终极目的,在于借其丰富的物质财富不断满足员工现实需要的同时,为其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就此而言,人本管理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积极成果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简言之,人本管理就是一种强调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主张企业发展依赖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将终极目的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实现了主体与客体、手段与目的之间辩证统一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
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军事斗争是这样,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人是生产力发展以及企业成长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为了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我们就应当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劳动用工更加灵活,职工收入水平差距正在拉大,职工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也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处理。
第一,人本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人与物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两大要素。根据人本管理理念,其“实质内容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或资本,强调管理中人相对于物的优先重要性”,[3]在这两个要素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主要在于,第一,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看,无论如何先进的物的要素,都要通过人的使用和管理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成为对人类有用的资源;而且,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物的要素的限制。无论就物的数量而论,还是就其质量而言,都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的要素。其次,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成果无疑是人类劳动、生活实践的结果,而人本身又是科学技术的承载者。因而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科学技术承载者的其全体干部员工的发展。其三,从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看,他们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承担着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职责,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主导者,对企业发展及其目标的实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就人作为经营活动的主动因素、科学技术的承载者以及管理活动的主体而言,坚持人本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
第二,人本管理是营造企业和谐人文环境的重要保证。企业的发展,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表现为企业人文环境的建构。
在当今时代,由于劳动力来源不同、文化程度各异、收入分配水平拉大等诸多因素,企业中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在企业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要想推进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在管理活动中正视并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人本管理就是要求在管理过程中着力于处理这些关系,它强调在把握员工之间以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时,要坚持公正、公平原则,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关系,既重视强势群体的创造力,又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通过这种理念的践行,使企业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坚持人本管理理念,营造企业和谐的人文环境,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地发展。就其实现手段而言,企业人本管理模式是营造企业和谐人文环境的重要保证。
第三,人本管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方略。企业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和谐人文环境的建构,都不过是满足员工需要并借以实现发展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根本目标。而人本管理所追求的就是员工在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发展了,才能为员工的素质提高营造较好的物质和人文环境;员工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就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得以逐步实现。在这一意义上,人本管理模式是实现员工全面发展的根本方略。
三
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人本管理就要坚持以员工为本,尊重并关心员工,随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将工作重点放在员工管理上。然而,对员工进行的教育、引导、指挥等各项管理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利用科学的方法与合理的制度实施管理。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员工进行工作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包括设备、原料等物质条件;对我的论题而言,尤为重要的是精神条件。这是因为,人作为意识性动物,存在着一定的感情和情绪。人本管理就是为员工能够舒心工作而为其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正如惠普公司创始人比尔·体利特所认为的,企业员工无论出自何种动机,全都想把工作做好,都希望能够在工作上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因而,决策者就应当为广大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氛围。在这一方面,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创立了一个很好的人本管理范例。以强调严格管理而著称的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公司,为了让员工发泄不满,竟别出心裁地设立了一个员工“出气室”,让有怨气的员工到此尽情地对“管理者”施以拳脚,发泄心中的怨气,以此换取员工的好心情。
第二,完善激励机制。员工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更需要内部动力。而诱发内部动力的机制可分物质刺激机制与精神激励机制两种基本类型。其中物质刺激是最为基本的激励机制。正如唯物史观所认为的,历史是人民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活动所创造的。这就道明了人类活动的物质动因。传统的管理理论也认为,与企业家最大限度地获得生产利润的目的相一致,工人则意图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因而,实施人本管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首先必须维护干部职工的经济利益。这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刺激机制。因此,给工人一定数量的工资性奖励将导致工人加倍努力地工作,从而使企业主的收人增加。这种以工资性奖励为内容的方法也是目前我国一些企业普遍采用的激励办法。然而,这种纯物质激励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激励方法并非长久之策。由于物质利益的排他性,员工对更高水平的物质回报的期望,往往与企业以及其他员工的利益相冲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以及和谐人文环境的构建。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当今的各类企业经营并非一帆风顺,总体企业盈利水平趋于下降,往往不能满足职工对物质奖励的期望。若再固守物质激励的办法,职工的工作热情就无法维持,从而造成企业发展的势头减缓甚至停滞。因此,要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精神激励机制。通常是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第三,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精神激励机制发挥效用的基础在于对下属员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关心企业发展,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兢兢业业,在分享企业成功所带来的丰厚利润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单个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而且还应注重其团队精神的培养。企业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奋斗。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整体,就好比一台大型机器,尽管它各部零件有大小之分、主次之别,但无论大小、主次均缺一不可,都必须统筹协调,才能正常高速地运转。这就是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应有一个良好的协调配合关系。只有管理者与企业员工之间多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让广大员工们了解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目标所设计的运行方式,消除彼此之间不必要的意见、误会与隔阂,才能形成思想凝聚力。如果没有这个环节,企业群体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就会淡化,将出现人心涣散,使企业失去较强的战斗力。综上所述,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加强员工素质的培养是迫在眉睫。因而,企业发展所要求的不仅是单个的员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还要求整个干部员工精诚合作。这就要求对全体员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确保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第四,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当然,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单靠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精神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在一定意义上,未经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人。由于自然人没有受过职业培训教育,不具备企业所需的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即便是有冲天的热情,也不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多少贡献。这种自然人只有经过接受一系列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后,才转化为人力资本。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优秀人才来参加,让管理者充分执行管理职能,企业员工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其前提是企业改革必须有一批优秀的人才资源。这需要大力培养优秀人才,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借以对企业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企业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盈利增加,从而使投入得以回报。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最终责任者以及新观念的开拓者,应首先承担起督导者和教育者的职责,致力其下属及全体员工成长进步的培养者,从而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借由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人本管理理念必将得以充分践行,现代企业制度必将得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得以进一步推进。
[1]袁忠秋: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本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3]范金国.透视人本管理[J].辽宁经济,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