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县域贸易业发展研究*

2013-09-04 05:42申家峰
菏泽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菏泽市县域消费

申家峰

(菏泽市统计局,山东 菏泽 274000)

县和县级市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基层行政单位,在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对沟通城乡交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区域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基础。[1]加强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将为菏泽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贸易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贸易活动是市场经济下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常见、最基本、最复杂的经济活动,也是卷入人数最多、涉及领域最广、影响行业最多、涉及空间最广的一种经济活动,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我国要把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逐步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这样贸易业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因此研究菏泽市县域经济中贸易业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菏泽市县域贸易业发展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县域贸易业发展的现状,因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衡量县域贸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从2011年各县域经济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见表1),超百亿的为曹县和牡丹区,分别为121.5亿元和108.5亿元。从2011年全省140个各县域经济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看,没有县区进入全省前40名,前70名有牡丹区、曹县、单县、郓城四个县区,位次最高的曹县为43名。

近年来,县域经济中心地位逐步凸现,各县区大中型购物场所不断增加,零售商品不断丰富,家电、建材、综合集贸市场不断扩大,餐饮住宿业快速发展,县城经济中心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截止2011年底,全市各县域经济体共形成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2个,每个县区都拥有至少一个亿元市场,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亿元市场是特色农产品批发专业市场。这些市场的出现有效加速县域贸易发展。

二、菏泽市县域贸易业发展研究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就是将菏泽市县域贸易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研究列举出来,并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并据此提出解决对策。

(一)优势分析

1、菏泽市各县域经济体人口众多,消费群体庞大。人是消费活动的主体,人口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总量。就菏泽市而言,这一优势较为突出,截止2011年底菏泽市常住人口数831.87万人,位列全省第四位。各县区中人口总数进入全省前二十名的有5个县,分别是曹县、牡丹区、单县、郓城县和巨野县。因此,虽然菏泽市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有限,但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对各县域经济体贸易业的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

2、菏泽市各县区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带动消费支出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是实现消费快速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能够有效增强购买力,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2011年菏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8元,比2007年增长6943元,年均增长14.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216元,比2007年增长4404元,年均增长13.3%。2011年除鄄城县、定陶县外各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增速最高的郓城县达到16.9%,超过全省2.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同样保持稳步增长,201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19元,比上年增加1307元,增长22.5%,比2007年增长3096元,年均增长15.3%。其中牡丹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31元,位于各县区之首。2011年除定陶县外7县1区增幅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增速最高的鄄城县达到25%,超过全省5.7个百分点。

3、各县域经济体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发展提速,消费层次不断升级。消费品市场的活跃极大的推动商贸企业的发展,各县域经济体限额以上单位数大幅增加,限上零售额比重大幅提高。2011年全市县域经济体限额以上贸易单位1377个,为2007年的2.7倍,各县区增长都达到2倍以上,其中东明县更是达到4.7倍,为146家。因此各县域经济体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贸易行业”形成了一批具有领导力企业。这些限额上单位以其消费环境、品牌效应、服务质量等优势领跑市场,对各县域经济体的消费品市场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推动了消费升级。

(二)劣势分析

1、各县域经济体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菏泽市8县1区中最高的牡丹区为7231元,但依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11元,最低的鄄城县6912元,比全省低1430元,仅为全省的82.9%。收入水平的差距极大的制约了各县域经济体居民的消费,消费需求无法转化为实际购买力,直接导致县域贸易业发展相对滞后。

2、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导致农村市场发展受限,制约农村消费。虽然近年来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有所发展,但存在问题依然突出。部分电网设施落后,没有自来水系统,产品维修和售后服务不完善等,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农民的购买欲,加之农村流通体制不健全,使得农村市场处在分割状态,无法发挥正常的规模效应,抑制了农村市场的结构升级。2011年全市乡村零售额82.7亿元,所占比重为10.7%,与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八成的比例远不相符。各县经济体中2011年城镇化率最低是定陶县,其城镇化率为33.6%,但其乡村零售额仅占全县零售总额的12.8%,因此农村消费品市场依然是县域贸易业发展的突出“短板”。

3、消费品市场发展滞后,导致本地消费流失严重,阻碍县域贸易业发展。这一现象在东明、定陶、鄄城等县域经济中普遍存在,其中东明县较为严重。东明县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双轮战略驱动下发展迅速,特别是大型化工、能源项目强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由于本地贸易业的相对落后,而周边县域贸易业发展较好,使得本地居民大量外出消费,致使本地消费品市场的流失和萎缩,本地贸易业发展缓慢,形成“越流失,越滞后”的恶性循环。[2]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实体经济与县域贸易业的发展相适应。

(三)机会分析

1、省委、省政府政策上扶持。2003年底,省里又作出“突破菏泽”重大决策,在交通、能源补贴、人才补助等方面给予菏泽市6条特殊政策。8省直部门、8经济强市、8经济强县和10大企业,结对帮扶菏泽8个县。2011年1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菏泽加快科学发展的意见》,提出6个方面20条政策和措施,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因此,菏泽市应充分落实好省里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使之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

2、各县区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为城乡居民消除消费后顾之忧带来契机。近年来菏泽市各县区社会保障取得长足进步,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保障标准提高进入常态化,特别是2011年底菏泽市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这些变化大大减轻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保障性消费的支出负担,逐步消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成为支持县区经济贸易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3、近年来大型交易市场增多,成交额扩大。特别是形成一批专业程度高规模大的交易市场,例如牡丹区康庄乐园服装大市场、曹县华东芦笋交易市场、巨野县谢集大蒜市场、鄄城县舜王城中药材市场、鄄城县郑营人发市场、东明集镇中心西瓜市场等。这些市场规模大、特色强、覆盖区域大,在本地区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地位,因此要抓住起步早、产销结合、发展快的有利时机,逐步扩大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从而带动专业化商贸市场的发展。

(四)威胁分析

1、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影响居民即期消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依然存在。2012年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最为复杂多变的一年。虽然菏泽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回升,但依然受制于外部经济走势,巩固和发展经济的任务依然艰巨,未来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制约城乡居民消费,因此短期内大幅度扩大消费的难度依然较大。特别是商品价格的大幅变动,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消费信心。

2、商品零售价格波动大,影响市场稳定发展。2008-2011年,菏泽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0.2%,年均上涨2.6%,但其间经历的上下波动,还是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特别是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4.1,为近五年最高。其中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食品类价格涨幅最高,同比上涨10.5%。物价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生活成本,影响了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与实际购买力,对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五)基于 SWOT分析的菏泽市经济发展SWOT矩阵模式

以上的SWOT分析表明,菏泽市县域贸易业发展机遇和威胁并存,优势和劣势同在。要充分挖掘潜力,促进菏泽市县域贸易业大发展,变劣势为优势,变优势为胜势。

从表2、3可以看出,菏泽市县域贸易业发展策略选择,可以分为四种组合:

1.SO策略。SO策略要求着重考虑依靠内部强项和利用外部机会,力求使这两者的有利影响都趋于最大,即增长型战略区,属于实力型和机会性。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部门县委县政府要充分利用人口、区位、和政策优势,营造宽松的贸易发展环境,加大贸易企业的招商力度,加快县域贸易业发展速度,壮大自身实力和规模。

表2 菏泽市县域贸易业发展SWOT分析汇总表

表3 基于SWOT分析的SWOT矩阵模式

2.ST策略。ST策略要求着重考虑依靠内部强项和回避外部威胁,即抗争性战略区。力求使前者的有利影响趋于最大而使后者的不利影响趋于最小。县委县政府一方面应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抗风险能力,减少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应加强市场监测,努力平抑价格波动,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特别增加对困难群体的补助标准。从而消除不确定性和价格波动过大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WO策略。WO策略要求着重考虑利用外部机会和克服内部弱点,力求使前者的不利影响趋于最小而使后者的有利因素趋于最大,即扭转型战略区,属于争取性战略区。县委县政府应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县域贸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着力落实各项惠民补贴政策,加速居民购买力的形成。

4.WT策略。WT策略要求着重考虑减少内部弱点和回避外部威胁,力求使两者的不利影响都趋于最小,属于防御型战略区。县委县政府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只有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才能实现;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居民收入监测力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确保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对菏泽市县域贸易业发展的主要建议

结合前文SWOT分析,菏泽市县域贸易业的下一步发展有了较为清晰思路。作为三次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贸易业在菏泽市“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县域贸易业发展创造条件。一方面通过城镇化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建一批具有特色商业项目,为贸易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3]例如近年来建成的牡丹区香格里拉国际广场、巨野银座商城等项目都成为各县域经济体的新地标,有力的带动当地贸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城镇化加速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集中农村人口,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有效购买力的形成,从而带动县域贸易业的发展。

(二)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各县区商贸体系建设,繁荣城乡贸易。如前文所述,虽然各县域经济体基本形成了一县一特色的商贸市场,但由于经营方式和商贸物流体系落后等原因,使得市场结构单一、规模偏小。招商引资是加快县域贸易业大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因此,各县域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整合内部资源,克服盲目跟风的认识偏差,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深度挖掘自身的优势和亮点。[4]

(三)根据各县域经济体实际,完善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对于财政收入较好的县区,要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建立具有县区特色的社会保障和困难补贴制度。一方面针对普通居民,使他们能够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良好预期,增加其当期消费倾向;另一方面,对低收入户、困难户的社会保障,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补贴,增加这部分低收入居民的当期消费。

(四)各县区应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消费,不仅要增加收入,还要努力提高就业率,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障碍,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1]王军,张蕴萍.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15.

[2]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3 -11.

[3]蔡国华,李苗.县域城镇化发展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6,(12):132 -134.

[4]彭宝玉,覃成林.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7,(3):409 -412.

[5]菏泽市统计年鉴[Z].菏泽:菏泽市统计局,2008-2012.

猜你喜欢
菏泽市县域消费
小村的呼噜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捉迷藏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