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2013-12-06 06:49:44张扬文
大众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教学方法改革

张扬文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1 前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逐渐向高学历、高技术特性发展,高等教育代表着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从而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而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体育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大学阶段是体育教学的关键期,也是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期,这个时期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成果,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如何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便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这也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大难题。本文从普通高校体育锻炼的现状出发,反观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而探讨体育教学的改革问题。

2 普通高校体育锻炼现状

根据对本校300名在校大学生(150名男生和150名女生)关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共170名,占总数的57%,其中女生占72.3%;而相反,感兴趣的130人中,女生仅占20.8%,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调查表

从表1可以知,多数在校大学生忽视体育锻炼。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深究的是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造成高校体育锻炼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体育意识不足

“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身体能力的基础。[2]”作为教育方的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广大学生宣传体育意识。

对于多数的高校学生而言,体育意识不足是存在已久的问题。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3]”多数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较为重视,而对体育课程的学习采取了忽视态度。体育意识是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和制约因素,而学生体育意识的提高也会对学生体质的提高产生反作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体育意识与他们的文化修养以及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加强体育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

2.2 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备

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学软件的提升,更需要加大坚实的教学硬件投资。“体育教学中的硬件建设主要是指体育经费、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器材等外部要素方面的建设。[4]”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经费不足、体育场地有限、体育器材匮乏,更别提平时的体育锻炼。现代体育教学虽然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场地改建、体育器材购置方面都有所改善,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大部分只能供体育教学使用,总体而言,现代高校的体育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

2.3 体育锻炼习惯不佳

“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大学生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实践的情感体验,也有赖于体育兴趣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它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逐步培养的过程。[2]”体育锻炼的习惯源自于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格外注意,但正如表1所示,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多于半数,可见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还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在积极的体育锻炼中得到真正的乐趣,从而引导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3.1 教学理念陈旧

从整个传统的体育教学来看,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体质教学”、“教师为主体”,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把教师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时代在进步,随之而变的应当是教学的理念。传统的“体质教学”和“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制约着体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当下,“体质教学”和“教师为主体”的观念仍旧没有彻底根除,以“身心教学”、“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未能深入普及,从而影响着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

3.2 教学软硬件缺失

当下的体育教学沿袭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软件和硬件方面缺失很大。体育教学的硬件主要是前文所涉及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体育教学“‘软件缺失’主要是指在当下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素质状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4]”

(1)教师素质缺失

就“体育学科而言,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4]”而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正是教师素质的不足造成了教学诸多问题,而高学历的教师队伍还未形成体系。当下的体育教学,仅就教师教学经验而言,明显呈现不足之状,授课主要以体育训练的形式为主替代其他理论讲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对体育理论学习的严重忽视,从而影响整个教学软件的全局,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无疑是一个桎梏。

(2)教学方法失当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高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实践较少、体育基础知识薄弱,急需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撑。从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到当下体育教学,授课方法单一、创新意识缺乏的现象一直未能改变。特别是在当下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失当更为体育教学雪上加霜。

(3)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课程设置上,强化竞技体育,忽视健身性体育项目和竞技项目的科学搭配;在考核方式上,不够科学和系统,仅从平时和期末的竞技成果出发考察学生的综合体育状况,而忽视了多角度、多层次对不同学生的健康情况和身体素质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加上在考核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质差异、努力程度、兴趣指向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丧失本有的求知欲和学习热忱。

4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4.1 教学理念的改革

(1)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即“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它是高校体育教学应当秉承的核心理念之一,高校的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师生的角色转化,将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置换,并适时关注每个个体的差异与需求,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以确保其身心受益。

(2)健康第一为原则

“健康第一”的原则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另一核心理念,所谓“健康第一”就是“健康为本”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包括身体素质的健康和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5]”而身体素质的健康也是健康的主要指标。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切实地将运动教学与健康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要让学生明确体育健康的目标是身心的健康,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健康需求,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才是高校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精髓所在。

(3)终身体育的思想

终身体育是建立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的正确的体育观。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找到自己优势的体育项目,确定自己终身锻炼的方向。学生毕业之后能否继续进行体育锻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高校体育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之一。只有让每个学生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才能使学校体育教学真正迈向终身体育和多元化体育的新纪元。

4.2 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下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刻板,未能从“体质是体育之本”的固有思维中转变过来,授课仍以课前准备运动、简要讲解以及学生训练为主,不够科学系统,再加上课程缺乏娱乐性,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种种教学软件的缺失,使得体育教学离真正的素质教育相去甚远。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滞后的良药之一。[4]”下面就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展开讨论。

(1)课程内容的改革

“在新体系的教学内容设置上,我们强调内容的设置选择是以人为本,淡化竞技体育,注重健身性的体育健康项目和竞技项目的搭配。[6]”“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应贯彻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适时邀请专家学者讲座是课程内容改革的新形式;对于理论内容可以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达,便于学生接受;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让师生在近距离的交流中达成默契,增强信任感。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实现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以分层次教学、特长教学、兴趣教学为主线。[7]”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进行培养,注重教学的实用性、终身性。另外,通过教师讲述、多媒体放映、实案教学等途径,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模拟演示法、比赛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体育教学井然有序地进行。

4.3 教学软硬件的改革

(1)软件

①信息化改革。“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1]”信息技术的改革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对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加大对体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完善体育信息化系统。

②教师队伍改革。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当下的体育教学,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对教师队伍的改革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为适应当代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步伐,教师队伍的改革迫在眉睫。

(2)硬件

①教材的改革。教材是理论教学的主要依据,体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教材的推陈出新。教材的改革应注意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结合,在充分结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同时,改革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体育教材。

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场馆建设和器材购置等,它是高校体育教学稳步发展的坚实后盾,没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体育教学。

5 结语

着眼当下,放眼未来。普通高校体的育教学应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准绳,加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完善教学软硬件,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开创一条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路子。

[1] 林静.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研究邢晓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84-187.

[2] 储志东,沈晨,张建滨.我国高校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2(5),99-102.

[3] 周茗,付甲.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55-56.

[4] 周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缺失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4):94-96.

[5] 张叙洪.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71-172.

[6] 黄岩涧.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140-141.

[7] 唐飚.增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素质[J].中国人才,2011(7):249-250.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教学方法改革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瞧,那些改革推手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