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发展状况分析

2013-12-06 08:38王泽华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8期
关键词:集疏运上海港国际航运

王泽华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 200003)

2012年,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努力克服国际经济下滑、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不利因素,在各项鼓励航运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下,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生产态势总体良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一、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形势良好

1.现代航运服务业实现全面增长。围绕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领域实现全面发展。2012年,现代航运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183.7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450.47亿元,增长3.1%。航运服务领域发展势头良好,航运金融业加快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开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64.85亿元,增长1.2倍,增速居各行业之首。此外,以海洋服务为主体的航运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72.55亿元,增长31.3%。以航运租赁、航运仲裁、海事法律为主体的航运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实现186.36 亿元,增长9%;航运教育业实现9.55亿元,增长3.6%(表1)。

表1 2012年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营业收入情况

2.航运服务领域成为发展新亮点。2012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服务功能逐步健全,以航运金融、航运法律服务、船舶注册登记等为代表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航运金融领域,全年航运相关企业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610.19亿元,在沪金融机构对航运相关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8.9%,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上海保险市场从事航运直保机构达56家,航运相关直接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6.01亿元,增长5%。

航运法律领域,全年上海海事法院受理各类海事一审案件2252件,比上年增长32.1%。其中,涉外、涉港澳台案件达到373件,占案件总数的16.6%,涉及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受理各类海事仲裁案件104件,争议标的金额达到12.42亿元,增长1倍。

船舶注册登记领域,全年上海港注册登记船舶2297艘,比上年增长4.1%。其中,国际航线船舶注册登记396艘,增长11.6%;国内沿海船舶1052艘,增长6.3%。

航运服务领域的全面发展有力地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二、港口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1.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上海港积极克服国际航运市场低迷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和码头作业能力,港口运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12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35亿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58亿吨,增长6.1%;集装箱吞吐量3252.94万标准箱,增长2.5%,领先新加坡港近90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2.邮轮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随着上海国际邮轮码头设施不断完善和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国际豪华邮轮密集而至。特别是亚洲最大、全球十大邮轮之一的“海洋航行者”号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母港投入运行,标志着上海邮轮经济进入10万吨级以上的超级邮轮时代,邮轮经济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2012年,上海港接待邮轮靠泊180艘次,比上年增加67艘次。其中,以上海为母港的邮轮128艘次,增加47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35.03万人次,增长71.4%;上海口岸邮轮出入境旅客达33.4万人次,增长72.2%。邮轮经济已经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又一亮点(表2)。

表2 2012年上海邮轮经济发展情况

3.集装箱枢纽港地位进一步提升。集装箱水水中转能力是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标志。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深入,上海港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港口集装箱作业能力加强,集装箱中转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水水中转量1393.6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6.8%;集装箱水水中转占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为42.8%,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集装箱国际中转量178.9万标准箱,增长14.2%,占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为5.5%,提高0.6个百分点(表3)。

表3 201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情况

4.港口集疏运量基本持平,集疏运方式仍需完善。受全球经济疲软、国际航运市场航运需求下降,国内港口同质化竞争加剧、地区货源紧张,上海港集疏运方式相对单一、集疏运网络尚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2012年,上海港海港集疏运量80755.94万吨,比上年下降0.2%。其中,水路集疏运完成63739.98万吨,增长2.1%,占海港集疏运量的78.9%;铁路、公路集疏运量分别下降63.7%和6.4%,其集疏运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表4)。

表4 2012年上海港海港货物集疏运量

三、交通运输生产平稳有序

1.对外旅客发送稳步增长。为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交通运输业积极优化运输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客运服务能力,对外旅客发送保持稳步增长。2012年,上海对外发送旅客14546.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6%;旅客周转量1223.05亿人公里,增长4.3%。

分运输方式看,铁路运输根据旅客出行需求,积极调整高铁票价和客运班次,在春节、暑假等出行旺季采取增开临客、旅游专列等措施,与航空企业联合开发“空铁联运”产品,取得良好效果。2012年,本市发送旅客6758.12万人次,增长9%,占旅客发送量的46.5%,旅客发送量和增速均居各运输方式之首,仍是上海居民出行的首选(图1)。航空运输在上海东方航空公司与上海浦东机场共建主要基地航空公司枢纽运营网络推动下,积极拓展航空旅游、出境旅游、国际航空中转等新市场新客源,每天数个航班波的建立以及优惠的中转政策吸引了大量中转旅客,机场发送旅客3974.14万人次,增长5.5%。道路运输积极优化线路,发送旅客3748万人次,增长7.8%。受航线调整影响,水上旅客运输继续萎缩,港口旅客发送量有所下降。

图1 2012年上海综合旅客发送量构成

2.货物运输增长放缓。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贸出口形势严峻、部分交通运输企业对外搬迁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上海货物运输增速回落。2012年,上海货物运输量94376.25万吨,比上年增长1.1%,增速回落14.1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20426.87亿吨公里,增长0.3%,增速回落24.6个百分点。

分运输方式看,受国际航运市场不景气、航运企业缩减运能、少数大型航运企业搬迁外省市等因素共同影响,2012年,上海水上运输业完成货运量50302万吨,增长1.8%,增速比上年回落25.5个百分点,是货物运输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道路运输业完成货运量42911万吨,增长0.5%。受铁路货运网络限制、以及煤炭、金属矿石等大宗货物运输需求疲软的影响,铁路运输业完成货运量825.29万吨,下降7%。受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和以代工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搬迁等因素影响,航空货运市场持续低迷,欧美航线货运量不足、部分货运航线取消,机场货邮吞吐量完成337.96万吨,下降4.5%(表5)。

3.部分交通运输行业营业利润亏损或下降。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的影响,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业的交通运输业陷入“量增价跌、越运越亏”的困境,整体经营形势严峻。2012年,上海交通运输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88.48亿元,比上年增长4%。受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劳动力成本上涨、各种费用增加等多种不利因素共同影响,营业成本增长较快,达到2604.99亿元,增长5.4%,营业成本的增幅高出营业收入增幅1.4个百分点。在市场价格下降和各类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营业利润79.11亿元,下降15%,近三成企业亏损。

分行业看,2012年,上海各交通运输业的营业利润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或亏损。

道路运输业市场竞争激烈、货源增长乏力、燃料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议价能力弱,导致经营形势严峻,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2.19亿元,下降6.3%;营业利润亏损22.9亿元。

受国际航运市场不景气、航运需求增长乏力,但运力投放继续高位增长等因素影响,供大于求矛盾突出,航运价格持续低位徘徊,部分长期高价租船合同履行困难,导致水上货物运输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虽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14.79亿元,增长1.9%,但营业利润亏损33.4亿元。全行业近六成企业亏损,少数大型企业亏损严重。

航空运输业受货邮运输量下降、燃油价格上涨、汇率变动影响,实现营业收入832.12亿元,下降3.1%;实现营业利润33.37亿元,下降40%。

四、2013年上海交通运输业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国际航运市场运力严重过剩将持续较长时间。由于2008年航运市场的繁荣促进了全球化的造船热,大量新船订单将在2013年至2015年陆续交付使用。据研究机构Alphaliner的统计,2013年至2015年,全球年均运力预计新增130万标准箱以上,年均增长8%左右。由此,船舶运力远远大于运输需求,全球化的运力过剩将延续。

2.航运市场不景气,企业信心不足。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国航运景气报告》,中国航运市场已进入持续低迷状况。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88.58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58.76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航运企业对2013年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悲观态度,表明当前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状况仍很严峻,企业信心普遍不足。

总体来看,2013年,在下游需求不足及运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下,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将持续较长时间,港口生产也将告别高速增长时代。上海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环境仍很严峻。

五、对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建议

1.推进交通运输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一是交通运输企业应根据市场供需的变化,主动调整运力结构,闲置、淘汰高油耗、高成本的老旧船型,加快建设LNG船、汽车船等新兴海运船型,通过船舶大型化、低碳化、专业化发展,降低运营成本,开拓新市场,提升竞争力。二是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契机,积极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向产业链纵深发展。拓展与航运主业相关的各项航运服务,通过提供航运金融保险、通关代理服务、海事法律、信息咨询、货物仓储配送等航运服务,实现由传统的交通运输企业向航运服务型企业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大交通运输企业和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力度,通过与钢铁、石化、汽车、矿业等上下游企业、国内外其他港口合作,延伸产业链,扩大运营范围,提升企业服务配套水平,增强盈利能力。

2.完善海铁集疏运网络,提高铁路集疏运比重。一是进一步完善海铁集疏运网络。当前应加快动工建设上海至南通的沪通铁路,并与现在的浦东铁路一期相连,联通沪杭铁路,构成外高桥港区、芦潮港港区的铁路运输环线,形成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直通便利,部分解决洋山港区不通铁路的不足。二是提升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进一步做好和铁路部门的沟通协调,寻求铁路对港口生产的关注和支持,改变当前铁路运输重客轻货的现象,通过开设集装箱铁路运输班列,拓宽铁路集装箱的货源和货量。三是充分发挥芦潮港集装箱铁路中心站的中转功能和辐射功能。加快洋山港区海铁联运货物的集散、中转、配送服务,提供衍生的物流增值服务,降低物流中转成本,推进和提升海铁联运规模和效率。

3.发展航运融资等航运高端服务,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把握当前国际航运市场处于低谷,航运企业亟需资金过冬,欧洲金融机构受困欧债危机、无力开展航运融资业务的机遇,大力发展航运融资等航运高端服务业务,优化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环境。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航运金融扶持力度,鼓励沪上金融机构开展航运融资服务。对困境中的航运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航运金融机构应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理念,不断探索航运金融服务功能,完善资源配置能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

猜你喜欢
集疏运上海港国际航运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州港集疏运系统仿真研究*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党旗,引领“把方向、谋大局、促发展”——港口公共服务支持中的上海港复兴船务有限公司
上海港内河水域船舶三废项目运营发展分析
基于数据分解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模型
我国沿海港区分布特征与集疏运能力评价*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天津国际航运核心区视角下的天津航运发展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
上海发布上海港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