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路径初探

2013-12-06 08:38张序旦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8期
关键词:比重民营企业浙江

张序旦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 杭州 310025)

一、本文民营经济的范围界定

“民营经济”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而是一个从经营主体角度表述的概念。一般认为,民营经济具有“三民”特点,即企业所有权为民间所有,治理结构由民间自行安排,管理人员由民间自行选拔。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考虑到现有统计数据来源的情况,本文中的民营经济主要包括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而港澳台资和外资经济,由于本文研究的经济对象主要是国内部分,且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大,因此本文不将其纳入民营经济范畴。

二、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浙江的民营经济广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特别是占GDP总量一半以上的第二产业中,民营经济可谓是“三分天下有其二”。2011年,浙江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3.1%。第二产业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更是达到68.5%。

浙江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占GDP的比重排名前十的行业分别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教育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选取以上这十个行业(下文称“十大行业”),重点考察“十大行业”中民营经济的情况。

浙江省的“十大行业”中,民营经济已经占据相当高的比重,特别是2011年占GDP比重排名前五位的制造业(68%)、批发和零售业(89.6%)、金融业(20.1%)、建筑业(94.8%)、房地产业(78.2%)中,除金融业之外,民营经济的比重都超过68%,比重最高的建筑业甚至达到了94.8%。而2011年金融业的民营经济比重只有20.1%,则反映出目前金融行业对民营经济的开放程度仍然较低。此外,2011年的“十大行业”中,还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3个行业的民营经济比重较低,分别为33.6%、10.7%和10.7%。

从“十大行业”历年的民营经济比重变化来看,2005-2011年,大部分行业的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波谷状变化,只有教育行业的民营经济比重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05年的5.5%上升到2011年的10.7%。大部分行业的民营经济比重在2008年和2009年前后落到一个低点,此后逐年回升,2011年大部分行业民营经济占比仍低于2005年的水平。

结合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民营经济比重处于低点的时期,正是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和2009年,可见民营经济相对于“国营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大。具体而言,因为民营企业受到其规模、融资能力、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的局限,其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各行业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普遍下降。而2010年和2011年民营经济比重的回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浙江省正在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经济回暖,企稳回升。

三、当前浙江民营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浙江民营经济所面临的困境

1.核心竞争力不足。大量浙江民营企业呈现出规模小、技术差、人才少等特点。民营企业权利关系简单,开办资金少,质量和诚信意识较为淡薄,信用低,这极大地限制了浙江民营企业融资的途径,造成小企业难以扩展。另外,大多数的浙江民营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经营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长远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都是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如图1所示,在微笑曲线中,利润最丰厚、附加值最高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售后,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浙江民营企业过去几十年中恰恰处于这附加值最低的产品制造环节。因此,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是今后浙江民营经济努力的必然方向。

图1 微笑曲线示意图

2.市场无序竞争严重。由于浙江民营企业大多起步于小作坊,主要涉足竞争性行业,很多属于夫妻店、父子厂、兄弟姐妹公司等同宗同亲的企业,许多企业的产品具有很高的同类性、相似性,于是,以价格竞争为代表的无序恶性竞争较为普遍,同行业企业过度拥挤,生长空间严重不足。在一些新兴行业(例如软件业)中,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滞后,技术创新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一些技术人员采取非正常跳槽等手段,带走企业的“技术成果”,或者大模大样地使用原雇主的技术,由雇员变为竞争对手,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纠纷。

3.运营成本快速上升。一是生产经营成本。表现为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土地征用、商铺租赁等价格上涨。二是税费成本。表现为税负高、企业涉税种类多、个别税种设置不合理、存在重复征收现象;缴费项目多;社会保险负担较重。三是融资成本。表现为融资难,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小企业仅占20%,几乎没有微型企业;融资贵,小型微型企业在贷款时基本无法享受基准利率,要支付更多的浮动利息,处于“融不到、用不起”的两难之中。四是劳动力成本,表现为用工结构性矛盾导致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普遍;聘用技能人才难;企业职工流失率高。

4.市场壁垒。长期以来,浙江民营企业主要分布于传统行业,靠压缩成本,取得价格优势占领市场,其特点是产品档次不高、品牌附加值低,这些与当时商品缺乏、居民消费能力不高的时代背景是相称的。但时至今日,在居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水平,部分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完成资本初始积累之后,市场需求的层次已经提高。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层次上升的需要,民营企业与市场都有产业升级的要求,但伴随着要素、新企业的大量涌入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市场准入的问题却如一道坚实的壁垒,横亘在民营经济面前。当前关于汽车、金融、矿产资源等行业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政策的争论,远比当年轻纺、家电等一般性竞争性行业的争论复杂。大量“玻璃门”、“弹簧门”①经济学上用于比喻各种隐性的行业壁垒。“玻璃门”:看的见,进不去。“弹簧门”:进去了,又被弹出来。的存在,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延展。

(二)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机遇

1.民营企业发展顺应全球产业发展潮流。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革命推动着国际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全球企业规模出现大小型两极并存的趋势,小企业将会有更好的成长空间。个性化时代的出现使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企业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趋势明显,市场需求呼唤“经济长尾”。与此同时,新兴行业不断出现,高技术行业的风险型企业层出不穷;社会对第三产业的服务和需求也不断增长,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对服务、商业、修理、建筑、信息、咨询、旅游等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上述产业的发展特点使民营企业具有比较优势。其次,社会消费需求的多变性和多样化发展,使得民营经济的灵活性得以充分发挥。多变的需求要求产品的质量和花色品种必须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很难适应“经济长尾②“经济长尾”反映的是现实存在的一种状态,即大企业的产品主要是满足规模靠前的主流市场的需求。而排名靠后的单个规模小但数量庞大的非主流市场部分就是“长尾”,这些非主流市场的需求总和可能大于主流市场,但由于单个规模小,且具有需求小众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往往被大企业所忽视。”和“利基市场③“利基市场”:指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是高度专门化的需求市场,一般规模很小但边界清晰。”的要求,民营企业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体制却显示了极强的活力和适应性,更能适应今后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只要通过转型升级,浙江民营企业可以迅速占领“利基市场”,在“经济长尾”中分一杯羹。

2.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前列”离不开浙江民营经济。浙江无论是各级政府的发展理念、相关政策、配套设施,还是流通市场、企业家人才、群众文化氛围,都十分适宜民营经济的生存与发展。过去,浙江经济依靠民营经济大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如今,浙江经济正处于从粗放到集约、单程向循环、制造到创造的转型发展关键时期,也必须依靠民营经济。

根据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工业化后期,增加值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上升并逐步超过第二产业。因此,浙江的民营经济不仅要在原来的第二产业领域保持优势,让原有的“浙江制造”变为“浙江智造”,还要在广阔的第三产业发展中“走在前列”。2012年国务院开展的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正是金融领域向民营经济开放所进行的积极尝试。这也说明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今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探路者”。

3.浙江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顺应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受电子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高科技、电子、机电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成为中国产业的主体。众多新厂商的进入以及要素跨行业转移,是高增长产业能够快速形成的主要因素。浙江民营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积累,既拥有资本也掌握技术。浙江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顺应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也必将继续为中国经济的深化发展贡献一臂之力。

四、保障浙江民营经济顺利“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浙江民营经济的战略转型升级,核心是由粗放扩张向集约发展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一是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二是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三是由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四是由模仿代工向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五是由传统竞争性产业向垄断性产业转型升级,六是由单一国际化向全面国际化转型升级。因此,建议以资产、资源、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为纽带,推进以下五大转型升级。

(一)企业制度现代化转型升级

浙江的民营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家族企业,而家族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个人才能。目前,浙江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企业主的交接班成功率将是决定今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民营企业主家族内可供选择的继承人数量有限。而企业家才能具有不继承、不遗传的特征,欧美国家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企业交接班成功率“一代交二代30%,二代交三代11%”。因此,选择职业经理人接班可能是大多数民营企业需要考虑的交接班类型。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突破家族企业制度的局限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二)企业管理科学化转型升级

随着市场增长放缓、竞争加剧、利润摊薄,浙江民营企业原有的追求规模扩张、资源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的粗放式经营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由家族式、经验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成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要将家族式管理转为专家团队型管理。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进一批民营经济发展紧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及高素质管理人才团队,形成一支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企业经营理念、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团队。

(三)企业创新自主化转型升级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赋予民营经济今后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自主技术创新。要大力鼓励以技术(包括知识产权)为纽带的科技创新投资,逐步建立起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高效协同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与鼓励优秀民营企业创办科技型企业,以自主创新重大项目为纽带,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产业化,带动民营企业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四)企业组织集团化转型升级

民营企业的集团化可以通过三种形式 :一是企业自身的扩展发展。比如正泰、德力西、奥康、万向、恒逸等浙江民营企业集团迅速成长,奠定了相应行业的领先地位,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实力;二是企业间相互参股,形成巨大的一体化企业集团代替原先的企业间不固定的协作方式;三是企业合股投资成立更大的企业集团。例如台州路桥区的模具生产,原家家户户的模具生产企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价格竞争,相互合股形成了一个规模更大的台州模具厂。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型升级

浙江以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块状经济必须避免同行业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可以通过发展企业合作联盟,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要支持民营企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通过共同开发技术、协调上下游产品供应、共享市场信息、“抱团增信”等合作方式建立各类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盟。通过建立企业间的合作联盟,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共享市场信息,分担研究开发成本和风险,也有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抵御各种危机的冲击。

五、结 语

浙江民营经济虽然主要靠民间的力量自发形成与推动,但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扶持与保障。因此,政府的政策供应十分关键。机制灵活是当年浙江民营经济获得先发优势的重要因素,如今,制度方面的创新优势已经有所减弱,某些方面逐渐被其他地区的后发优势取代。因此,政府还必须加强制度创新,创造友好的制度环境,畅通有效投资渠道,合理分流淘汰产能所释放的资金、劳力等,保障民营经济“五大转型”的顺利推进。

[1]王劲松,史晋川,李应春.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J].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2]陆巍峰.地方政府行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6:64-70.

[3]王元京,芦哲,史昊. 民营经济的困境与转型[J].中国经济报告,2012年.

[4]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以民营经济的演化过程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5]左南丁,朱飞飞,王娟.新时期下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R].浙江省统计局.2007年.

猜你喜欢
比重民营企业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