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军 杜长亮 王统领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6;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847)
“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赫钦斯于1968年提出,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学者们的推崇和倡导,在国际上迅速传播开来,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与信息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面对应接不暇的海量信息我们的学习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使人们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使命和出发点就是培养人才。人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而,高等院校在学习社会的构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实现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广阔的空间并且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由知识大爆炸所引发的向学习型社会迈进的这一客观现实不仅引起了人们对于现今学校教育的理性思考,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新审视。怎样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怎样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如何有效的树立终身体育学习理念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高校体育教学所面对的一项重大考验。
体育文化指:“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如果在实践中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仅以满足学生兴趣为主导而进行的体验性活动,漠视或者忽略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理解与感悟的启迪,高校体育必将失去它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这一任务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体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本研究认为,高校体育在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时应结合时代发展特色,并注重通过创造具有不同特色的体育学习环境,运用具有不同特点的体育教学器械,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形式等创设出对广大学生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体育人文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体育文化的传播,才能有效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才能切实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体育学习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应当以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为己任,积极探索并努力寻求发展的新方向。
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来满足社会成员各种学习需要,进而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审视和改革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因此,学习型社会中,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也应当用终身体育的理念来审视自己,促使学生清醒认识终身体育学习对于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强烈的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
大学体育生活化成为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个体身心特点及周围的生活环境正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日趋多元化,这样体育的价值需求无疑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变化,因此,体育运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地被创新与开发出来。这,正是终身体育学习能力的发挥和体育学习潜力的体现。所以,我们的高校体育工作除了要注重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感悟和体验之外,还应当积极主动的帮助学生将体育学习同日常的学校生活融为一体,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在校生活质量,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激发对体育生活的主动探寻,为终身体育的孕育和形成培植沃土。
体育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及合作与竞争意识,形成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只是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着这一功能,但是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需要将强化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更为显著的位置。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高校体育工作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健康竞争意识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对学生体质与健康教育,体育的功能的教育,体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教育以及终身体育教育等,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调动思维,正确认识体育课不只是单一的身体训练,而是应更倾向于情感与意志、个性与气质以及如何面对挫折与竞争等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课程与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接轨。
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应力图表达新时代、新视角下体育课程的一些新思考和新思路。在此背景下构建了“1-3-2”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即:1学期基础体育课——提高学生基础素质和体能;3学期专项课——掌握1至2个运动项目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2学期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团队互助、勇于创新的协作精神。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实践课提高各种运动技能,学习体育理论课的获取体育运动知识,观看体育网络课程丰富课余体育文化生活,还可以有选择的参与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以及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等,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并把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到体育课评价中,实现课内外多元一体化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已取得令人鼓舞的阶段性成果。
“1-3-2”多元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实现体育课程多元化的目标为依据,对有利于发展和实现课程多目标需要的单一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组合,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实施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保证体育教学整体性,体现体育纲要指导思想的教学程序。“1-3-2”多元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以新目标为指向,突出灵活性、可模仿性、实现目标多元化。
3.2.1 指导思想
普通高校作为学校教育的高级层次和重要机构,在本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作为基本培养目标,这就必然应当把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培养任务。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来实现和完成的,课程集中体现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也不例外。
“1-3-2”多元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以“终身体育”理念作为课程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终身体育”的理念主张在注重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基础上,还应注重对学生的锻炼习惯、体育兴趣、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等方面进行培养,而这恰恰是“增强体质”等传统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所忽略的。在学习型社会大背景下将“终身体育”的理念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体育”理念并不与传统的“增强体质”思想相背离,它承认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学生体质,那些只在一味追求“能力、习惯、意识、兴趣”的培养而忽略增强学生体质的观点无疑是舍本逐末,没有“增强体质”,“终身体育”将成为空中楼阁。3.2.2 教学目标
目标是人们做事的方向,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是关系到将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指导思想的引导下,所要完成教学的任务或所要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教学目标也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得以更新。无论何种教学,其教学目标如果偏离了社会的需要,那么这种教学无疑是失败的。
“1-3-2”多元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增强体质、突出能力、激发动机、提高意识、培养习惯。具体来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提高学生自愿参与体育的意识,将“要我锻炼”转变为“我要锻炼”,使学生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例如,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大力宣传,在学校、学院、班级这三个层面,通过网络、海报、宣传手册、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广泛宣传“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思想和口号,使其深入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生活的理念,从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目的。
3.2.3 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培养学习型社会人才的需求,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兼顾高校体育的近期和远期效益,重视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从学生健康的实际需要出发,推陈出新,精选和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水平,掌握1-2项运动技术和锻炼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
“1-3-2”多元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新颖”和“实用”两大特点。“新颖”,是指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引进和创新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上流行的、深受年轻人追捧的一些“时尚”的运动项目引入教学中来,如开设拉丁舞、街舞等体育舞蹈课、拓展、攀岩、速降等户外运动课;二是,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出发,对一些传统的项目加以改造,这样既能够实现健身休闲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得以应用,寓教于乐。如:航模、定向越野、无线电测向等等。“实用”,是指教学内容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所学到的内容不仅当下能够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并且在工作后的自主健身参与中也能够得以继续沿用,实现教学内容的“可持续性”。
另外,在教学内容中我们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结合本地特色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的体育精神文化教育,并将体育所蕴含的“坚忍不拔”、“努力拼搏”、“顽强奋斗”等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作风、思想和意识通过教学渗透给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例如,定期开展以“健康、活力、竞争、参与”为主题的学生体育文化节,活动的主要内容由体育文化宣传系列、体育竞技活动系列、体育趣味活动系列、休闲健身活动系列、体育知识竞赛讲座系列、体育作品展示活动系列等组成。
3.2.4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为了更好的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1-3-2”多元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改传统体育教学中“机械重复”、“单纯灌输”的粗放式教学方法,注重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活跃体育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与锻炼过程中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
首先,采取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多边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例如,体育基础课的必学内容身体素质的教学,主要采用讲解与示范法,以指导学生掌握提高身体素质的知识、技能;通过教师具体动作的范例,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过程;辅用重复练习法、尝试性学习法等,促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体验。在专项课的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自主探究式的方法,例如在武术套路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图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进行启发诱导,最后由学生表演和教师示范进行对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协作、创新的精神。此外,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全方位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逐步使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与管理,使体育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
3.2.5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必须具备科学的教学评价。
“1-3-2”多元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首先,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种评价途径有机的融为一体。学生由传统的被评者转变为参评者,这样有利于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评价方式的实施既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评价的方法上应采用“两结合”的形式,即“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与其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态度、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主观因素(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体育课开设存在着差异,所以学生的起点存在差异)有机结合,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具体来说,该教学模型把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由教师根据相关标准,通过考核,进行评定;课外由学生参与群体竞赛、协会活动、早操、课外锻炼的次数或取得的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这样既强调了课内的重要性,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积极性,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经本课题组研究所构建的“1-3-2”多元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明确了该模式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主体。
该教学模式以“终身体育”的理念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提高学生自愿参与体育的意识,将“要我锻炼”转变为“我要锻炼”,使学生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教学内容上突出“新颖”和“实用”两大特点,注重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方法上注重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活跃体育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与锻炼过程中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教学评价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种评价途径有机的融为一体,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广大的体育教学工作者还需要做出更加深入的探讨,为步入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崔国富.论学习型社会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郝贵生.“学习型社会”与中国的教育改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1).
[3]赵娜,高涛.学习型社会中对高校体育的探讨[J].才智,2008(14).
[4]生佳根.学习型社会构建与高等教育发展[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3(2).
[5]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7.
[6]郝克明.跨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2.
[7]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9.
[8]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