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咸阳71204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固定资产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财务管理、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虽然较之前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就其整体水平而言仍比较低,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利用率偏低、设备重复配置、资产流失严重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高校固定资产使用的有效管理。因此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高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随着资金项目的投入量加大,固定资产在高校总资产中所反映的金额和比例越来越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某些固定资产、设备更新换代的也很快,旧设备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实之需,新设备就取而代之。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是种类多、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虽然高校许多设备在形态上仍保持完整,性能上也能达到当初设计的水平,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新换代产品也不断涌现,使得这一类固定资产的寿命大大缩短,从而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很大,因此有必要对这类类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如以电脑为代表的电子类设备价格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减值情况明显,从而造成当年固定资产价值不真实的情况。
1.高校固定资产有着种类较齐全,个体价值、性能却千差万别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各类固定资产的属性进行区分,且分别采取相应的折旧方法来核算其价值,如房屋建筑物和一般设备,由于使用年限较长,使用价值在寿命期内或使用期限内转移较平均,通常选择平均年限法对此类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对于购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教学科研设备,由于它们具有价格昂贵、科技含量高、技术生命周期短、无形损耗十分严重等特点,通常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相关折旧部分;电脑等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设备也应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于占用大量资金而又作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图书资料等,一方面具有保存、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会贬值,反而会增值,也就不存在折旧核算的情况,对于一般图书资料,这类虽然在形态上完好无损,但因为诸如历史、政治形势变化等无形损耗原因,使其不再具有保存、参考价值,因而在计提折旧中可以按照直线法。
通过使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各期的折旧费用会相差很大。高校相关部门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要相当重视,慎重选择每种类目下应采用的折旧方法,一旦选定,在以后各期核算时都应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动。同时,在有关统计报表附注中应当将折旧的计提方法和数值等详细地予以说明,从而更好地反映高校的财务信息。
2.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根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需要,高校财务部门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真实记录和反映固定资产的折损程度。由于高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不是从事具有经济收入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一般都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且国家财政又很难将折旧费列入预算,因此,可增设“教育费用”、“管理费用”、“科研费用”和“累计折旧”科目。在账务处理上,可一个季度或者半年计提一次折旧;同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由于对折旧的计提,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不再列入当期“事业支出”,而是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提取折旧时将折旧金额借记上述费用类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科目的差额即为固定资产净值。随着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计入各费用类数额相应增加,其“事业结余”相应减少,与购置固定资产时直接计入“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引起的“事业结余”相应减少的道理相同。
固定资产原值与累计折旧的差额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净值,从而为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变价处理和确定净残值打下基础。通过扣减经费指标,可以使固定资产占用减少,使高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应设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用于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减少情况。高校应在每年年末,对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固定资产或设备,按照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孰低法来确定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并以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金额来确定需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并且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应增设“固定资产净额”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用于反映固定资产在报告时点的实际价值,从而更好地反映高校资产信息。
固定资产的处置分为: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无偿调出和对外捐赠等。处置固定资产可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用于核算经批准允许报废的固定资产在清理过程中的残值收入以及清理费。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按照所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协议价或评估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照投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或借记“其他费用”科目。对于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发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发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其他费用”科目。
为使高校固定资产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仅从核算角度改革还不能达到预计的目标。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全面改善高校固定资产运营情况。
为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提供依据,同时积极为社会服务,办好“开放式”统计,必须搞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政策性。围绕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效益反映建设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新课题,对基本建设中规律性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可以成立小组来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细则,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校特点的统计工作制度,以此来作为行动标准。
引入绩效评价体系,设定可行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将高校的国有资产运作置于国家宏观指导和监督之下,从而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对固定资产进行绩效评价,就是要考核该校固定资产是否被充分利用,有无闲置、浪费的表现,从而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具体执行中,可以依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以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国家要从宏观上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利用绩效的管理,也在客观上要求高校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逐渐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由于利率、科技、供给需求、通胀水平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甚至会大于其历史成本,所以同一资产的价值在不断的变化,这样各个高校还可以利用资产评估的方式进行有效管理。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准确界定固定资产产权。通过成立资产评估小组,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且计提减值准备以及扣除相关费用后,来核定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相关部门成立的资产评估小组,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管理权限与职责,做到对每个环节层层把关,定期进行固定资产评估检查,真正做到高校固定资产结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