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计财处 浙江金华321004)
公允价值是当前各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倡导的会计计量方式。在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首次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被写入到会计基本准则中,并大量运用在具体准则中,这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日趋成熟。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研究,以期为公允价值在今后更好地发挥功效提供建议。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在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和现值》中对公允价值进行定义:买卖双方在当前自愿交易中,独立购买(承担)或出售(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32号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熟悉情况并且意愿相同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做到一项负债或一项资产进行交换结算所产生的金额相同。我国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一项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在熟悉情况的前提下,自愿进行某种资产交换或清偿债务的金额。比较而言,每个国家所制定的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具有以下相同之处:首先,公平性是公允价值产生必须具有的条件,只有在交易双方熟悉情况并且自愿进行交易的前提下,公允价值才能形成。其次,交易双方都是理性人,双方的协商、竞争和对弈过程中所产生的均衡价格就是公允价值。最后,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具有全面性,公允价值不仅可以对资产进行计量,也能对负债进行计量。
从公允价值定义的共同点可以提炼出公允价值更本质、更一般的特征:即真实性、公允性、现时性和估计性。真实性是指只有按公允价值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计量和报告,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及其变化;公允性是指交易的公平性,交易市场的兼容性、交易和交易双方的虚拟性、交易双方都是理性人的假设是形成公平交易的必要前提条件,是确保公允价值具备公允性的重要基础;现时性是指公允价值的时间维度,公允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点的公允价值可以通过折现的方式进行比较;估计性是指对特定时点的公允价值的估计。只有当实际交易日与计量日重叠时,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才可能相等,否则公允价值不能直接根据交易价格确定,而应根据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采用某种估价技术评估获得。事实上,从会计报告日(特定计量日)这一概念来看,绝大多数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都是依靠估计得出的。
公允价值的确认,必须是交易双方在交易事项之外不存在其他利益冲突。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公允价值往往不是在完全公平的环境下得到的。由于公允价值受人们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许多时候公允价值都是基于主观确认的,这为企业的利润操纵留下了空间。
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非公开的市场,这增加了公允价值获取的难度。新会计准则在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时,往往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保证取得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是由于难以获取许多会计要素的交易价格,采用估计价格的手段成为获取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而未来因素的不确定性,计量操作中面临的难度大大提高,从而导致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过程中,现值计量成为了最为复杂的方面。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做出的会计选择。虽然企业管理人员会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利益,但从长远角度来比较,盈余管理导致企业自身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制约,甚至使企业和整个行业陷入到无法前进的泥潭当中。公允价值的存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操纵盈余的手段。可见,规范公允价值应用﹑控制盈余管理﹑保障公允价值计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明确公允价值内涵是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前提。从公允价值的产生到成为会计计量的主要手段,公允价值经历了一段从无到有再到完善的发展历程。最初公允价值只是作为交换价格的一部分而存在,并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内涵界定。20世纪70年代后,学者从理性人、公平交易和时间点等角度对公允价值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因此,无论对于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公允价值内涵的深刻理解是正确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前提。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其次是会计人员把这些会计数据加以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加工汇总后,将之反映在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企业密切相关,是企业管理者自身决策与企业会计系统相辅相成的结果。对公允价值而言,信息可靠性要求包括公允价值计量规范的可靠性以及不同类型决策者在使用之后的判断。
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当由于市场不稳定而无法获得公平市价时,现值技术就成为我们获取公允价值的最佳方法。对现值技术具体操作方法加以研究和改良,是扩大公允价值利用范围的重要手段。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1)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章,规范和指导现值技术的应用范围;(2)对现值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规范,如在估计现金流的现值时,可以对折现率和折现方法加以确定。只有在详细的现值技术操作指南的指导下,才能在市场信息难以获得或者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得出公允价值。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允价值成功应用的重要前提。企业应当建立合适的内部审计制度,适当限制企业高层财务人员的权利,完善企业内部评估与报告制度。
公允价值发展和应用体现了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国际接轨和进步。但是在这些进步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操作上的难题有待解决。公允价值内涵的不明确、市场信息的不充分、技术操作中的种种难题以及一些企业藐视市场准则、破坏公平交易的行为都是公允价值计量理论走向成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不仅仅需要制定相关的准则和措施,完善公允价值产生的市场条件,还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和技能培训,防范个别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