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刚,陆杰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人口发展趋势(陈程等,2011),并且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保持下去(Anderson and Hussey,2000)。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在未来60年内中国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杜鹏等,2009)。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在中国网民中,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仅为1.8%(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龄维度上的数字鸿沟意味着互联网访问、使用的程度以及知识查询策略等方面的不平等(J.Cho et al,2003)。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年龄变化而带来的衰老原因,老年人这一计算机和互联网群体,在需求和关注点上与年轻人不一样(Pfeil et al.,2009)。但计算机教育培训和持续的支持对于老年人学习电脑有着重要的影响(Antti Salovaara et al,2010)。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刘中仁等,2001)。一本好的教材,对教师而言,是全面理解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的保证;对学生来说,是更好地、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的依据(陶文华等,2006)。而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对指导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材评价等工作具有较迫切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教材质量评价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但较多针对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刘中仁等,2001),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可供广泛应用的老年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老年人计算机教育的教材研究尚未查到相关文献。本文从老年人学电脑教材内容为切入点,采用系统化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教材内容中体现的老年计算机教育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了编写建议。
基于当当网、亚马逊网等网站共调研中老年人学电脑教材145种。时间跨度为11年,涉及到22个出版社。通过调研结果及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教材能正确地阐述电脑相关概念,正确使用术语、专用名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图文配合恰当,一般有详细的步骤图解,确保在实际操作中对得上、做得出。大多数教材有多媒体视频光盘,双色大字统计,以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但从教材整体的角度看,目前已有教材在教学适应性、认识规律性和结构完整性方面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教材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差别较大。大多数教材一本书全部包括,存在内容较广但深度较浅或内容过于琐碎的现象。一些教材过于关注细节,难度非常大。以输入法内容为例,大多数教材讲的很宽泛,但有一些专门讲输入法内容的教材又讲得非常深,不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常用的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一些教材采取了2010版本的软件,这与大多数老年人还在用2003/2007的现状不相吻合。一些专门讲上网的书无鼠标、键盘等基础操作,有基础操作的上网介绍的不详细,但在教材序言说明中,大多数均定位于从未接触过电脑和刚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的中老年朋友。
通过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教材的教育定位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主,很少定位在老年群体人力资源的挖掘,满足老年人的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例如word、excel内容虽然大多数教材均有涉及,但仅仅是蜻蜓点水,想就业使用的老年人感觉太浅,对只为学电脑娱乐的老年人没有用反而影响学习效果。PowerPoint等内容只有5种书提到。这与国家老年教育缺乏明确、统一的老年教育发展定位有关(王英等,2011)。在老年计算机教育中,建议针对不同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系列的教材,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已有教材在生理灵活性上考虑不多。例如鼠标使用仅有双击,没有采取右键单击再左键单击的习惯。在心理特点方面,教材编排体系不符合老年人的认识规律,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及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已有教材大致按“电脑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应用→学习输入文字→文件的管理与应用→电脑附件→工具软件→处理照片→word/excel→网上浏览→网上娱乐→网络理财→网上聊天→邮件→论坛博客→安全维护”顺序来组织内容。这样的顺序是按计算机的可提供的功能来安排的,强调过程而忽略了学习目的,很难激发老年人的学习兴趣,甚至极易产生挫折感,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感、不自信和压力。
已有教材大多没有习题、思考题、参考文献。缺少总结获得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发展长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目前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较少。这一点从参考文献方面也能看出。另外针对微博等比较流行的Web2.0软件,仅有12种书涉及。
在设计思想方面,建议符合有关老年教育现有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研究成果。本文总结的老年计算机教育目标是: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向老年人传授电脑和互联网的新知识与新技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其内在潜能,提升老年人生存发展能力,使他们融入家庭和社会,参与社会发展,提升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强化老年人生命的意义。培养目标是保持生理、心理、智能等方面的良好状态,具有生活应对、变化适应和社会参与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使其将积累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出来,参与社会发展,成为自信、自尊、自由,生活幸福的人才。
教材可分为教父母学上网、数码影像、常用工具软件、办公软件、Windows深入学习五个从易到难的系列。网络是老年人最为便利的重新社会化的途径;数码影像是许多老年人的爱好,也是留下岁月记忆的最好工具;后面三个系列则为满足深入学习电脑,并且经常用电脑办公的长者需求。
各个系列的章节顺序按循序惭进的原则安排,避免未讲鼠标就开始讲有关鼠标操作的内容等类似脱节的内容。每一节课都能够让老年人学会一项实用技能,不断增强其成就感。每一系列的教材内容应根据达到实用技能目标所需要的操作来取材,以达到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避免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学习的内容不知道有什么用。根据具体的培养对象,合理地选择必学和选学内容。
教材内容细节应符合老年人学电脑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老年人本身的特征、学电脑行为、学电脑的环境三方面,跟踪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并应用到教材的编写中,以有利于激发老年人学习兴趣及各种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父母学上网作为第一个系列,内容最开始可以采用国内外最好研究成果阐述学电脑对老年人的意义,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学?学习什么?能学会吗?学习上的生理障碍、心理障碍、认知障碍和社会障碍,以及解决办法;如何组织教学。
本文基于老年人学电脑、教材评价相关文献的汇总分析对国内近十年的中老年人学电脑教材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老年人计算机教育教材编写提出了具体建议。
评价结果显示已有教材设计水平、文图水平较高,例如在多媒体视频光盘,双色大字统计等,但教材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差别较大,编排体系不符合老年人的认识规律,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多没有习题、思考题、参考文献,缺少总结获得知识的方法。
对老年计算机电脑教材的编写提出的具体建议可使教材更加符合老年人学电脑的生理、心理特点,更容易增强老年人学习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提出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等建议对于老年教育活动组织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研究人员,可从老年人本身的特征、学电脑行为、学电脑的环境三方面开展研究,了解老年人学习上的生理障碍、心理障碍、认知障碍和社会障碍以及解决办法,既拓展了研究人员的方向,也可以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老年教育活动中,使研究成果产生更大的现实价值。
[1]Anderson and Hussey,2000.G.F.Anderson and P.S.Hussey,Population aging:A comparison amo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Health Affairs,2000,19(3):191 – 203.
[2]Antti Salovaara,Asko Lehmuskallio,Leif Hedman,Paula Valkonen,Jaana Nasanen.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transitions in the lives of 55– 65-year-olds:The case of colliding life interes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2010,68(11):803 -821.
[3]J.Cho,H.G.Zuniga,H.Rojas and D.V.Shah,Beyond access:The digital divide and Internet uses and gratifications[J].IT& Society,2003,(14):46 –72.
[4]Pfeil U,Arjan R,Zaphiris P.Age difference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A study of user profiles and the social capital divide among teenagers and older users in MySpace [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5(3):643 -654.
[5]陈程,李正龙,陈曼曼,潘黎玫.人口老龄化与养老负担:中日比较及其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5):18 -21.
[6]杜鹏,杨慧.中国和亚洲各国人口老龄化比较[J].人口与发展,2009,15(2):75 -80.
[7]刘中仁,熊斌.高等教育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1,(5):28 -30.
[8]陶文华,廉波.适应部队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材建设[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28(A1):47 -48.
[9]王英,谭琳.赋权增能: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反思[J].教育科学文摘,2011,(4):104 -106.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