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涛,翟 淼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法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2)
基于组合赋权的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模型构建*
姜 涛,翟 淼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法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2)
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的界定,构建了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为有效解决主观赋权法产生的主观随意性,以及客观赋权法忽视决策者的主观信息这一问题,提出了将G1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的组合赋权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同时解决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产生的弊端,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模型;变异系数;G1法;组合赋权
2006年3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为基本公共服务指明了方向.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明确指出:“坚持民生优先,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教育和就业服务等九个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政府关注的同时,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目前,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基于主观赋权法的评价研究.代表性的是王新民、南锐(2011)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权重进行了确定[1].这类赋权方法的优点是权重较好地反映了专家的经验判断,不足之处是权重缺少对指标客观数据信息的反映;二是基于客观赋权法的评价研究.代表性的是安体富(2008)等使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2].这类赋权方法的特点是权重较好地反映了指标数据信息,不足之处在于指标权重无法反映专家的经验智慧.
针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现状、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赋权,建立基于变异系数修正G1法组合赋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模型,并对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
1.1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实现顺序
很多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的解释.陈昌盛、蔡跃洲(2006)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为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其规定的是一定阶段上公共服务应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3];常修泽(2006)等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应包括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四方面的内容[4].陈海威(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指诸多公共服务中具有保障性质和平等色彩的服务类型[5].本文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构成要素应主要由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和环境保护五部分组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相对的和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从公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有选择有顺序地满足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并参照龚金保(2007)依据需求层次理论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顺序的思路与原则[6],本文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顺序确定为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文化、环境保护.
1.2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由于本文的选题涉及到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容量较大,可供选择的指标较多,因而挑选指标时主要遵行以下原则:①符合“典型代表性”;②遵循系统性;③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④采用较为普遍的统一口径,并遵行“数据可获得性和针对性”.
1.3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
1.3.1 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均等化指数
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是以向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权利和安全保障为目标,由政府提供满足民生需求的“托底性”公共服务.因此,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弱势群体救助、居民收入、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因素中选取了人均国家财政性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X11)作为投入类指标;并重点甄选了养老保险社会综合覆盖率(X12)、医疗保险社会综合覆盖率(X13)、每万求职人口职业介绍机构数(X14)、城镇登记失业率(X15)作为产出类指标,进而构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均等化指数,用以评价社会居民生活权利和安全保障的发展水平.
1.3.2 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指数
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在不同阶段按照不同标准提供的大致均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指数主要用来衡量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水平,表现为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水平(人均国家财政性卫生支出(X21))和医疗卫生事业产出水平(人均医师数(X22)、人均卫生机构数(X23)、人均病床数(X24)).
1.3.3 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指数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指政府在教育领域提供的基础性公共服务,是主要由政府提供,与全体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教育服务.因此,从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基础性、发展性为特征的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中选取了评价指标,包括教育投入类(人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X31))和教育产出类(普通小学生师比(X32)、普通初中生师比(X33)、初中以上教育程度人数比重(X34)).
1.3.4 公共文化均等化指数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要,由公共部门提供给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用以维持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行为.因此,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选取人均国家财政性公共文化支出(X41)作为投入类指标,选取极具代表性的人均文化事业机构数(X42)、人均图书馆(X43)和人均博物馆(X44)作为产出类指标,用以衡量公共文化均等化水平.
1.3.5 环境保护均等化指数
环境保护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环境质量既是政府提供环境保护服务的重要目标,更是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因此,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和被处理能力方面选取人均国家财政性环境保护支出(X51)作为投入类指标,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X52)和每单位工业废气拥有治理设施数(X53)作为产出类指标,用以衡量环境保护均等化水平.
2.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评价模型中各个指标的计量单位和数据类型不同,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别程度,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且指标有“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之分,因而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2.2变异系数修正G1法组合赋权
组合赋权通过指标排序反映了专家的主观意见,又通过相邻指标重要性之比体现了数据信息的客观变化,既避免了主客观权重合成中权重的分配问题,又兼有主客观赋权的各自优点.
2.2.1 指标层对准则层权重的计算
1)专家确定评价指标的序关系
式中:“gt;”的含义为左边的指标比右边的指标重要.
2)计算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
(1)
3)给出Xik-1与Xik间相对重要程度的理性赋值
(2)
式中:rik为Xik-1与Xik间相对重要程度之比.
4)权重系数wik的计算
(3)
wik-1=rik·wikk=m,m-1,…,3,2
(4)
式(3)中:wim为Xim对第i个准则层的权重.式(4)中:wik-1为Xik-1对第i个准则层的权重,wik为Xik对第i个准则层的权重.
变异系数修正G1法[7]赋权的特点是:通过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的大小确定指标的重要性之比,避免了在G1法主观赋权中相邻指标的重要性比值主观随意给出的问题,同时又避免了变异系数法客观赋权缺少专家智慧的问题.
2.2.2 准则层对目标层权重的计算
1)计算准则层的变异系数
(5)
式中:Vi为第i个准则层的变异系数.
2)给出准则层Xi-1与Xi间相对重要程度的理性赋值
(6)
式中:ri为第i-1个准则层与第i个准则层间相对重要程度之比.
3)准则层Xi权重系数wi的计算
(7)
wi-1=ri·wi
(8)
式中:wi为Xi对目标层的权重,wi-1为Xi-1对目标层的权重.
2.2.3 指标层对目标层权重的计算
(9)
2.3评价模型
(10)
3.1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本文运用上述理论方法计算2005~2011年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值.数据信息来源于2005~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8]与《安徽统计年鉴》[9].
3.2基于组合赋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3.2.1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通过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不同的处理办法,对2005~2011年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的指标数据进行打分.
3.2.2 变异系数修正G1法的权重计算
1)指标层对准则层权重的计算
①指标重要性排序
根据专家经验,确定各评价准则下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序,社会保障和就业准则下5个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为:X11gt;X12gt;X13gt;X14gt;X15,其他准则层的指标重要性排序详见表2第3列.
②指标的变异系数计算
根据式(2)计算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各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见表2第4列.
表2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③指标的重要性之比计算
以社会保障和就业准则X1为例,计算各指标的重要性之比.由表2第1~5行第4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看出,第2个指标X12的变异系数0.736大于第3个指标X13的变异系数0.673,由式(2)得重要性之比为0.736/0.673=1.094,见表2第2行第5列;由于第3个指标X13的变异系数0.673小于第4个指标X14的变异系数0.764,由式(3)计算第2个指标和第3个指标的重要性之比为1,见表2第3行第5列.同理计算其他指标之间的重要性之比.
本研究通过指标的变异系数大小确定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比值的优势:一方面避免了专家确定指标之间重要性之比的主观随意性;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指标之间的变异系数大小确定其重要性之比,使得组合权重既反映专家的主观经验又反映了数据信息的客观规律.
④指标权重计算
把表2第5列前4行的数值代入式(3)计算指标X15的权重0.154,见表2第5行第6列,根据式(4)计算社会保障和就业准则下前4个指标的权重,见表2第1~4行第6列.
2)准则层对目标层权重的计算
依照上述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计算步骤,同理可计算4个准则层对目标的权重,4个准则权重见表2第9列.
3)指标层对目标层权重的计算
将表2中第6列指标对准则层权重和第9列准则对目标层权重代入式(9),计算得到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见表2第10列.
3.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结果
将指标打分和表2中的指标组合权重带入评价模型(10),计算得出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评价结果.将指标打分和表2中的准则层权重相乘计算得出社会保障和就业等5个准则层的评价结果.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结果
3.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分析
以表3中的年度时间为横坐标,以准则层和总体评价值为纵坐标,得到2005~2011年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准则层和总体评价结果图,分别见图1和图2.
由图1可以看出,在2005~2007年间,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有稳定的增长,然而环境保护却呈现迅速下降的态势;在2008~2011年间,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然而环境保护方面却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环境保护相比较其他四个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发展较慢,且组间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内部发展的非均衡.
由图2可以看出,在2005~2007年间,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高.根据表3的数据计算可知,其总体评价分值保持年均19%的增长,而在2008~2011年间,竟呈现年均35.8%的快速增长.
1)本文在评价指标选取上,遵循着典型代表性、系统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据可获得性与针对性四个原则,构建了符合“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2)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变异系数修正G1法组合赋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模型.一方面避免了专家确定指标之间重要性之比的主观随意性;另一方面组合权重既汲取专家智慧又反映了数据信息,同时还避免了主客观权重如何分配的棘手问题.
3)通过对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实证研究,找出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决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王新民,南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软科学,2011,(7):21-26.
[2]安体富,任强.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贸经济,2008,(6):31-36.
[3]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5-90.
[4]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人民日报,2007-01-31(9).
[5]陈海威.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3):98-100.
[6]龚金保.需求层次理论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顺序[J].财政研究,2007,(10):33-35.
[7]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4-74.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2.
[9]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5~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2.
OntheModelConstructionofBasicPublicServiceEvaluationBasedonCombinationWeighting
JIANG Tao, ZHAI Miao
(Politics and Law Teaching Department,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Wuhu Anhui 241002,China)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qual access to basic public services measure 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index system,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su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to produce the subjectivity,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ignores the decision makers, the weights of index system weight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G1method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 and carries on the appraisal to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level to Wanjiang City Belt in Anhui Province by the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solve the respective disadvantages what are produced by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but also has stro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Basic public services;evaluation model;coefficient of variation;G1method;combination weighting
1673-2103(2013)05-0010-07
2013-09-3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190);安徽省软科学重点项目(1302053034)
姜涛(1980-),男,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F06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