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平,贾志宏,张一蕾,杨厚安,李小强,蒙文学,李志强
(1.陕西省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5;2.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畜牧中心,陕西 临潼 710600; 3.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畜牧中心,陕西 西安 710089;4.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畜牧局,陕西 咸阳 713700)
陕西省关中地区是我国农区奶牛养殖的重要区域,区域人口约2 600万,存栏奶牛约40万头,是奶牛适生区。关中地区奶牛养殖起步较早,奶牛种质资源基础较好,玉米种植普遍,玉米青贮草源丰富,养殖技术水平及普及程度居全国前列。经过多年生产发展,陕西省关中地区奶牛生产处全国先进水平,形成了西安市临潼-阎良-灞桥奶牛养殖优势区域,咸阳市泾阳县奶牛优势区域,宝鸡市千阳县、陇县优势养殖区域,在我国具有奶牛养殖典型代表性。
2012年第四季度,对陕西省部分奶牛养殖重点区域(西安市临潼区、阎良区、咸阳市泾阳县)奶牛饲养情况开展了重点调研。调查以奶牛饲养小区和中小型养殖场为主要对象,以养殖方式、日粮结构、生产水平、产品价格、疫情疫病为主要内容,调查采用以区县主要奶牛养殖乡镇或相邻区域划片普查方式进行,通过入场、入区及入户问卷登记方式获得调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涉及100多个养殖场及奶牛饲养小区,获得有效调研统计表 94份,源自养殖场 29个,奶牛饲养小区65个,涉及养殖户约800户(有效统计了养殖户 468户);调研统计存栏奶牛 31 249头,奶牛养殖小区存栏奶牛超过总存栏的70%,比2008年下降15%~20%。现将调查区域奶牛生产、养殖模式及养殖效益情况报告如下。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阎良区总存栏奶牛约6万头,咸阳市泾阳存栏奶牛约5万头,奶牛场及奶牛饲养小区,平均存栏332头,其中成奶牛194头,成奶牛占总存栏约58%,各区县平均存栏量差异较大,饲养小区成奶牛比例明显高于奶牛场;饲养小区奶牛养殖户户均存栏奶牛30头,其中成奶牛平均存栏18头;各区县奶牛场比例差异大,临潼奶牛场比例高,尤其是湘桥镇,奶牛场比例已达到50%,其中多数此前为奶牛养殖小区,因散户大量退出转型为奶牛场,转型调整加速(见表1、表2、表3)。
调查统计显示,调查区域内奶牛场占31%,饲养小区占69%,饲养小区存栏奶牛超过70%。奶牛饲养小区均采用分户饲养(自由采购饲料干草,自行实施喂养),分户结算奶款,统一防疫,统一挤奶的组织管理方式,各户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奶牛饲养小区饲养户干草为干麦草,极少数投喂部分苜蓿,50%以上青贮为带棒青贮,质量良好,部分为空杆青贮(黄贮),育成牛饲草以黄贮为主,部分饲养户泌乳牛不喂干草(约20%);奶牛场干草以苜蓿为主,精饲料主要为全价饲料,但品质差异很大,难以满足高产奶牛均衡营养需求(见表3、表4)。
奶牛养殖小区平均头日产为16 kg,胎间距大于420 d,奶牛利用年限4.5胎,胎泌乳量5 760 kg/头。奶牛场头日产19.5 kg,胎间距约420 d,胎泌乳量7 000 kg(见表4、表5)。
调查期间,调查区域内养殖小区鲜奶收购价(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公司、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为3.4元/kg,部分达到3.6元/kg,奶牛场3.8元/kg,小区奶农结算价2.9元/kg;西安银桥乳业集团鲜奶收购价为3.2元/kg,部分3.4元/kg,奶牛场3.6元/kg,小区奶农结算价2.8元/kg;同期主要饲用原材料价格玉米2.2元/kg,豆粕4.8元/kg,麸皮2元/kg,菜粕3元/kg,棉粕3.6元/kg,麦草0.7元/kg,苜蓿2.5元/kg,玉米青贮0.4元/kg,泌乳牛配合饲料2.8元/kg,成年淘汰牛10 000~12 000元/头,饲养工2.16万元/年。
表1 养殖小区及养殖场奶牛存栏情况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stock on hand for cows in breeding community and breeding farms
表2 小区及养殖场户均奶牛存栏情况调查表Table 2 Investigation on average stock on hand for cows breeding in community and in farms
注:不含本调研中不详细到户资料的小区,奶牛场按1-3户实际户数统计。
Note:The communities without detailed information were excluded in the investigation, the dairy cow farms were calculated by 1-3 real household.
表3 养殖小区饲养户存栏奶牛及日粮采食情况统计表Table 3 Statistics on stock on hand for cows raised by farmers in breeding community and cows' daily feed intake
注:*不含本调研中不详细到户资料的小区。下同。
Note: The communities without detailed information were excluded in the investigation. The same below.
表4 养殖场存栏成年泌乳奶牛及日粮采食情况统计表Table 4 Statistics on stock on hand for adult cows in breeding farms and cows' daily feed intake
表5 奶牛饲养小区奶牛存栏情况调查统计表Table 5 Statistics on stock on hand for cows in dairy cow breeding community
调查区域约20%的奶牛饲养小区设施良好,布局合理,分区明显,卫生条件较好,有一定的隔离防疫间隔;20%的小区设施过差,由小到大修补完善,布局不合理,群间隔离距离过小,防疫环境差,离村庄太近,环保压力较大。少数奶牛饲养小区及30%的奶牛场已购置TMR全日粮混合机,但奶牛饲养小区TMR使用利用率很低。
调查区域泌乳牛群慢性酸中毒症状普遍,30%的小区奶牛症状明显,蹄冠红肿,粪便溏稀,跛行牛比例较高,部分小区奶牛腐蹄病较多,相当一部分成奶牛干奶前牛体透支严重,缺钙珍珠腰椎串珠尾;乳房炎及适配不孕牛比例较高;普遍未开展布鲁氏杆菌病及结核病定期检疫,布鲁氏杆菌和结核两病,口蹄疫,牛流行热等传染性疾病威胁存在。
我国乳品加工业高速发展,设施及加工技术快速改进,行业集中度高,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公司、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及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前十位乳企占据60%以上的产品消费市场。乳品加工企业,其他奶牛育种,饲料加工,兽药企业或单位均与奶牛养殖单位无投资关联,这些企业与养殖者之间仅为产品销售协约关系,奶牛养殖户与养殖小区间均为松散合作关系,奶牛饲养户及饲养单位明显处于产业链低端。鲜奶为特殊的畜牧产品,在畜牧产品中保质期最短,是对上游加工企业依赖性最强的产品,而目前乳产业是上游成长快、产业链点结合极其松散的行业。
近年来,陕西省大型奶牛养殖场投资发展较快,出现了以现代牧业单场万头奶牛场,草滩牧业、陕西省奶牛中心单场5 000头等典型高度集约现代化奶牛场,奶牛场数量明显提高,其主要为奶牛饲养中心向奶牛场转化,其主要动力是乳企为稳定(优质)奶源通过以质论价,对高存栏、较高管理水平的奶牛场鲜奶给予优价,在当前奶源环境及产业链现状下为规范化标准化奶牛场提供了机遇;饲养小区奶牛户明显下降,投资发展动力普遍下降,信心不足。
结合本次调查,以整批购入20头适配育成牛投入运行,利用4.5胎,运行周期6年进行评估,生产周期示意图见图1。
评估基本参数:平均头日产16 kg,平均胎泌乳量5 760 kg,胎间距420 d,利用胎次4.5;怀孕期、干奶期日粮投入头均20.6元,泌乳期日粮投入头均38.69元;购牛成本15 000元/头,540日龄配种前直接育成成本9 000元/头;年兽药防疫费头均200元,胎均配种费200元;年均人工费21 600元;农户鲜奶年均结算价格2.9元/kg;总投入30万元,年均资金利息10%,本息合计48万元;淘汰牛均价11 000元/头,犊公牛价格500元/头。
原购牛泌乳4.5胎,自繁新增母牛A泌乳2.5胎,新增母牛B泌乳1.5胎,新增母牛C、F泌乳0.5胎;期末新增母牛A、B评估价12 000元/头,较直接育成成本增值3 000元/头,新增母牛C、D、E、F、G期末评估价15 000元/头,较直接育成成本增值6 000元/头,新增母牛H期末评估价7 000元/头,较直接育成成本增值3 000元/头。养殖效益评估见表6~10。
计入本息收支相抵-21.518万元;不计本金仅计利息,收支相抵期末余额为8.482万元,要全额回收30万元投资本金需3个以上运营周期约18~20年。
图1 养殖小区奶农户均饲养20头540日龄奶牛6年内的产犊数、泌乳天数、干乳天数及生产周期示意图Fig. 1 Diagram of calving number, lactating days, dry milk days and production cycle of 20 cows of 540-day-old raised by farmers in breeding communities in 6 years
表6 小区农户奶牛泌乳期典型日粮及饲草饲料成本 Table 6 Typical diet for cows and composite feed cost of farmers in communities
表7 小区农户奶牛第一孕期、干奶期典型日粮及饲草饲料成本Table 7 Typical diet in first pregnant period and dry milk period and feed cost of farmers in communities
表8 养殖小区农户购入20头奶牛(540日龄)饲养至当期末(约6)年各生理阶段的饲草饲料费用Table 8 Feed costs of 20 cows (540-day-old) in different periods from the day purchased to the end (about 6 years) raised by farmers in breeding communities
注:1.农户购入育成奶牛20头(540日龄);单价15000元/头;2.养殖期间所产母牛犊养到540日龄饲草料费用按9000元/头计,不足540日龄,但达180日龄时,按4000元/头计。
Note:1. Farmers purchased 20 growing cows at 540-day-old at the price of 15000 Yuan/head; 2. The feed cost of calves which were raised to 540 days old was 9000 Yuan/head; that of the calves between 180-day-old and 540-day-old was 4000 Yuan/head.
表9 养殖小区每户奶牛在6年内的泌乳胎次及产奶量Table 9 Parity and milk yield of dairy cows per household in breeding communities in 6 years
表10 养殖小区每户奶牛在6年内的收支情况Table 10 Budget of dairy cows per household in 6 years
注:期末增加值是指期末(约6年)评估值减去奶牛540日龄前育成直接成本的余额。
Note:The added value in the end is the balance of assessed value in the end (about 6 years) minus the direct cost of growing cows before 540 days old.
其经营效益低下,当期淘汰牛价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育成牛存在较好毛利,对维持经营具有积极影响,且存在疫情等养殖风险,不可持续发展性。
本评估结合本次调查,以整批购入300头适配育成牛,新建饲养设施及配套相应挤奶车间等,固定资产投入500万元,新购300头成乳牛投入45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总投资1 100万元的奶牛场进行评估(图2)。
评估基本参数:平均头日产19.5 kg,平均胎泌乳量7 020 kg,胎间距420 d,利用胎次4.5;怀孕期、干奶期日粮投入23.4元,泌乳期日粮投入44.44元;购牛成本15 000元/头,540日龄配种前直接育成成本9 000元/头;头均年兽药防疫费200元/头,胎均配种费200元/头;鲜奶年均结算价格3.8元/kg;总投入1 100万元,年折旧率10%,年均资金利息10%;淘汰牛均价11 000元/头,犊公牛价格500元/头;工作人员12人,其中饲养9人(成牛6人),挤奶及后勤辅助3人,技术管理3人,年人工费计40万元;年燃煤动力25万元。
图2 300头奶牛养殖场奶牛(540日龄始)6年内的产犊数、泌乳天数、干乳天数及生产周期示意图Fig. 2 Diagram of calving number, lactating days, dry milk days and production cycle of 300 dairy cows of 540-day-old in breeding farms in 6 years
原购牛泌乳4.5胎,新增母牛A泌乳2.5胎,新增母牛B泌乳1.5胎,新增母牛C、F泌乳0.5胎;期末新增母牛A、B评估价12 000元/头,较直接育成成本增值3 000元/头,新增母牛C、D、E、F、G期末评估价15 000元/头,较直接育成成本增值6 000元/头,新增母牛H期末评估价7 000元/头,较直接育成成本增值3 000元/头(表11~15)。
收支余额1073.28万元。投资回收期约6.2年。
表11 养殖场成乳牛典型日粮及饲草饲料成本Table 11 Typical diet for milking cows and composite feed cost in farms
表12 养殖场奶牛第一孕期、干奶期典型日粮及饲草饲料成本Table 12 Typical diet in first pregnant period and dry milk period and composite feed cost of breeding farms
表13 养殖场300头奶牛(540日龄始)至当期末(约6年)各生理阶段的饲草饲料费用Table 13 Composite feed costs of 300 cows (540-day-old) in different periods from the day purchased to the end (about 6 years) in breeding farms
表14 养殖场奶牛在6年内的泌乳胎次及产奶量Table 14 Parity and milk yield of dairy cows in breeding farms in 6 years
分析显示奶牛场经营效益良好,从投产起约6.2年可以收回全额投资,并存留较为良好的固定资产设施,保障存栏良好的牛群数量,为下一周期运行打下良好基础,以目前市场产品价格及生产水平,具有突出的经营效益,且存在较大的生产改善空间,充分说明当前处于适度规模奶牛养殖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并具有良好地可持续发展潜力。
表15 养殖场奶牛在6年内的收支情况Table 15 Budget of dairy cows in breeding farms in 6 years
注:期末增加值指期末评估值除去540日龄前育成直接成本的余额。
Note: The added value in the end is the balance of assessed value in the end dividing the direct cost of growing cows before 540 days old.
目前饲养小区奶牛存栏占总存栏比例为70%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奶牛饲养小区各户生产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大部分奶牛养殖小区未经认真规划设计,布局不合理,且人员流动性大,防疫管理不严,奶牛育种饲养管理进步缓慢;(2)缺乏系统的育种体系,尤其良补精液只管发放,用户缺乏育种计划,很少参照体型外貌及近交情况制定明确的改良目标,仅达到配种生犊的目的,近交繁殖问题突出,制约了奶牛的改良进程;(3)日粮结构不合理,精料使用量大,90%饲养户不使用优质干草,青贮、黄贮(空杆)比例高,乳牛分群个性化饲养无法开展;生产水平低,优质奶比例低,与规范奶牛场形成明显差异,成乳牛单产低1 000~3 000 kg/头;(4)因原奶质量等因素,奶户结算价格差异明显(与规模奶牛场原奶差0.8~1.0元/kg),经济效益低,30头以下奶牛饲养户实质性亏损,难以持续,同时阻碍了原奶质量进一步提升。
根据对奶牛养殖优势区域奶牛养殖的调查研究,基于我国奶牛养殖发展阶段及现状,我国乳业发展形势,探究奶牛饲养存在问题,尊重我国奶牛养殖资源,借鉴国外奶业发展经验[1-4],研究认为我国奶牛养殖处于重要转型期,必须加快分户饲养,分户结算,集中饲养,集中挤奶,统一防疫的奶牛饲养小区调整转型,采用集约化奶牛场养殖模式[5-7]。
3.2.1 家庭奶牛场 由家庭核心人员创办,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人员为主,利用承包土地进行奶牛饲养。奶牛场自负盈亏,独立经营,一般饲养规模为奶牛存栏200~500头,其中成乳牛存栏达到100~300头规模;具有较好的奶牛饲养管理操作程序,挤奶、冷藏隔离设施及设备等良好;日产原奶水平达到2~6 t;采用较为合理的日粮结构,具有完善的防疫制度,饲养制度,核算制度,具有完善的档案系统(生产、育种、防疫诊治),以生产优质原奶为主。
3.2.2 股份合作制奶牛场 股份合作制奶牛场应由投资者倡导,尤其是奶牛中心投资者与奶牛饲养大户共同出资组建奶牛场。股份合作制奶牛场组建后要对设施设备,奶牛等资产进行评估,资产直接或调整入股,并建立相应章程,独立经营按股份红。股份合作制奶牛场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防疫制度、饲养制度、核算制度,并具有完善的档案系统,以利于生产、育种、防疫诊治。建议适宜的存栏规模为300~800头,运营正常后成奶牛存栏达到180~500头,占地2~6.7 hm2。场区布局要科学合理,分区清晰,具有良好的奶牛饲养管理程序,挤奶、冷藏隔离设施及设备等先进或良好,日产原奶4~10 t。原奶质量提升,以优质奶为主。奶牛场应以经理或场长实施责任制管理,依据岗位设置编制并聘用人员,组织开展生产,彻底改变分户饲喂,分户结算状态,一切资产由股份制奶牛场持有,按股份红,依据章程设立或解除,实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8]。
3.2.3 大中型规范化奶牛场 大中型规范化奶牛场应具有良好的设计,选址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运行;具有完善的防疫制度,饲养制度,核算制度;具有完善的档案系统(生产、育种、防疫诊治),高度重视育种工作,生产优质原奶,具有高度自发的养殖新技术应用能力,奶牛生产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平均胎泌乳量应达到8 000 kg以上,总存栏在1000~5000头为宜,符合管理环保等要素的合理规模[8-9]。
国家应重点扶持鼓励奶牛饲养小区的转型,倡导家庭奶牛场、股份合作制奶牛场的发展,依据我国养殖资源现状[8]及环保要求,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奶牛场;依据企业及投资者意愿自行发展中型及大型示范奶牛场,迅速普及我国奶牛养殖企业化现代化经营组织模式[5,9],使奶牛饲养组织单位平均存栏奶牛达到300~500头,原奶优质奶比例超过60%,奶牛饲养先进技术(饲养、育种、防疫诊疗)普遍应用,行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奶牛饲养优势区域平均年产达到7 000 kg/头,行业效益波幅减小,以质量型发展代替数量型发展,实现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 张文灿,张迈青,张家骅.中国发展千万头奶牛的战略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5):20-24.
[2] 张 勤,张 沅,秦志锐.中国奶牛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牧产品开发,2001(6):4-8.
[3] 吕玉才,中国原乳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4] 李胜利.中国奶牛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45-49.
[5] 孙洪仁,胡洪杰,陈庆江,等.中国奶牛养殖业的症结和出路[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12):1-3.
[6] 陈 新.牛奶生产稳中有降奶牛养殖业面临困难,中国乳业,2007(5):6-7.
[7] 曹 平.理性看行业 质量创效益[J].饲养博览,2006(11):11-12.
[8] 董晓霞,刘自杰,李志强.国内外奶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154-159.
[9] 于法稳,王华凤.国外发展奶业的启示与我国奶业的发展对策[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2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