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谦甫治验案》版本研究

2013-11-30 01:24:27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宝鉴类案名医

(陕西中医学院 医史博物馆,陕西 咸阳 712046)

《罗谦甫治验案》版本研究

王妮

(陕西中医学院 医史博物馆,陕西 咸阳 712046)

对《罗谦甫治验案》版本的考据研究发现,裘庆元辑编《罗谦甫治验案》所据的《卫生宝鉴》家藏抄本,与现在流行《卫生宝鉴》版本,不是同一系统的版本;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载《罗谦甫治验案》长春抄本,实为巢念修辑编《卫生宝鉴》的另一部书,书名为《罗谦甫医案》,非《罗谦甫治验案》;《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的《罗谦甫治验案》绍兴医药学报社刻本和《医药丛书十一种》实为同一版本、同一印次书,属同书异名。

《罗谦甫治验案》;罗天益;中医药文献;版本研究

《罗谦甫治验案》(简称《治验案》)是由近代名医裘庆元,将罗天益原散见于《卫生宝鉴》各卷的治验案摘录、编辑而成,汇刻于裘庆元辑录的《医药丛书》中。其上卷为《医药丛书》第一集第三种(第一集共六种,有张谔(汝伟)序),刊刻于1916年冬;下卷为《医药丛书》第二集第四种(第二集也是六种,有袁焯(桂生)序),成书于1918年冬,上下卷由绍兴医药学报社发行[1]。

1 《罗谦甫治验案》现存版本状况

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简称《总目》)《罗谦甫治验案》有三种版本:一是“1.1916、1917、1918年绍兴医药学报社刻本”[2](以下简称“绍兴本”)。此本虽是《治验案》的祖本,有编辑者裘庆元的序,但此本并非单行本:上卷为《医药丛书》第一集第三种,成书1916年;下卷为《医药丛书》第二集第四种,成书1918年。

二是“2.抄本 514A”,馆藏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此书封面题名为“罗谦甫医案”,左有小字每行依次底半字:“《卫生宝鉴》医验记述由元罗天益著 旧写本二册 巢念修藏”。首有序,末署“念修巢祖德 于耘杏轩”,可知抄书者乃清末医家“巢念修”。经考,巢氏三代为医,且喜辑抄医籍,按之《总目》,巢氏三代辑抄之书甚多。且巢序中言此书是巢念修据他人旧抄重新抄过,并和《卫生宝鉴》重校之后而成的。此书卷上三十一案,卷下四十五案附一则,所录罗氏医案之数目也与《罗谦甫治验案》所载多寡不同。因此,可以考定,《总目》所谓的《治验案》长春抄本,非裘庆元所辑之书,是有关罗天益医案的另一部书。

三是“3.见医药丛书十一种”[2],无馆藏。笔者分别调研了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天津高等医学技术学校图书馆、上海医学会图书馆等四个图书馆,发现目前各馆现存的《治验案》皆为绍兴医药学报社所刻医药丛书本。有的馆是将该书按丛书作两本书来存放,有的是将上、下两卷提出来,合为一书存放,但均为绍兴医药学报社所刻医药丛书本(简称“绍兴本”)无疑。

因此,《总目》所记载的第一和第三两个版本,应为同一版本、同一印次书,属同书异名,《总目》误为两个版本。

2 《罗谦甫治验案》绍兴本

2.1 《罗谦甫治验案》所出《医药丛书》,为十一种、为刻本辨 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曰:“罗谦甫治验案 罗天益 二卷存 现有版本:1916年绍兴医药学报社木活字本 见《医药丛书十二种》”。[3]

严氏的著录存在两个问题,一绍兴本是否木活字本?二《医药丛书》是否有十二种之多?

绍兴本有内封:中框顶格宋体大字书“罗谦甫治验案卷上”,右侧顶格小字书“中华民国五年冬月镌版定价每册”,左侧底格书“绍兴医药学报社发行”。封面后页有牌记,内书“版藏绍兴裘氏”,双行并行。

镌版,即雕版之意。刻本方有“版藏某家”之说,而活字版要拆版重排,无版可藏。再细观全书版面,行间虽无界栏,但边栏紧密,墨色均匀,字迹整齐,无倾斜歪扭之象,却时有连笔交叉。故《罗谦甫治验案》绍兴医药学报社本,为刻本。

《治验案》版本调研时,有幸目睹了天津高等医学技术学校图书馆的完整藏本《医药丛书》,四集十一种无疑。

经考,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所谓《罗谦甫治验案》之“木活字本”应为“雕版”“刻本”;“《医药丛书十二种》”应为十一种。

2.2 绍兴本是人卫本系统外的另一版本 据裘氏《治验案》序,可知《治验案》是裘庆元从其家藏的一部《卫生宝鉴》抄本中抄录出来的,将《治验案》和人卫本《卫生宝鉴》(简称人卫本,人卫本源于商务本,是以惜阴轩丛书本为底本,参考了明永乐、弘治两本而成的)内容覆按,差异明显。

《卫生宝鉴》“面热治验并方”用方“升麻加黄连汤”[4]125-126,然其药味有“黑附炮,七分”,按下文“升麻汤辨”有“升麻汤加黄连治面热,加附子治面寒”[4]125-126之语,可知《卫生宝鉴》治面热“生麻加黄连汤”中有“黑附”,热病用热药,显系有误,且缺“面寒治验”药方和医案。

按《罗谦甫治验案》卷上第15案为“面热治验并方”,用方升麻加黄连汤,最后一味“黄芪”,下注“原本乃黑附子今改正”,应是裘庆元补改;第16案为“面寒治验”,用方升麻汤加附子。

《罗谦甫治验案》缺录了《卫生宝鉴》三案:分别为卷十四“出虫散”案[4]213-214、卷二十一“药味专精”案[4]356、卷十一“肺热喉腥治验”[4]146-147。

按巢氏《罗谦甫医案》卷下第19案“面热治验”,第20案“面寒治验”,与《治验案》所用方药同。

《罗谦甫治验案》缺录的《卫生宝鉴》三案,《罗谦甫医案》中录有两案。《罗谦甫医案·序》曰:“整其凌乱,修其破损,汰其无关,补其缺脱”[5],并和《卫生宝鉴》原书进行对校,故无法断定此《罗谦甫医案》所录两案是否为巢氏增补。

按《名医类案》卷七录有“面热治验”和“面寒治验”两案,方药与《治验案》、巢氏《罗谦甫医案》同;因其为医案专著,故将两案后附的“升麻汤辨”只做简单节录,删除了中间365字[6]。

关于《治验案》缺录的三案,《名医类案》与巢氏《罗谦甫医案》同,录有《治验案》缺录的后两案。

由上所考,《卫生宝鉴》中部分内容脱佚,其脱佚内容见于裘氏《罗谦甫治验案》与巢氏《罗谦甫医案》二书,可以断定,裘氏《罗谦甫治验案》与巢氏《罗谦甫医案》所据版本为《卫生宝鉴》另一版本系统。《名医类案》与《治验案》、巢氏《医案》同,恐所据《卫生宝鉴》也属此版本系统。以上所考,见表1。

表1 《卫生宝鉴》《罗谦甫治验案》《罗谦甫医案》《名医类案》四书差异对照

注:1.以《卫生宝鉴》为底本,其他三书仅作多少增删情况。

按《卫生宝鉴》流传过程中,元版尽毁于元末兵燹,明永乐十五年(1417)吴郡韩夷重刊,此本可说是《卫生宝鉴》再生之本,刊刻地吴郡,即今之江苏苏州一带,可称苏州本。此后在弘治七年甲寅(1494)补刊一次,万历间(1573-1619)明德堂又补刊一次,这两个刻本,同样也可目之为苏州本。

《名医类案》是明代名医江馞耗二十年心血,在其家乡安徽歙县辑录而成的,成书于1552年,刊刻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

《罗谦甫治验案》是裘庆元于清末民初,在浙江绍兴据其家藏本《卫生宝鉴》辑编的。 巢抄《罗谦甫医案》,约成书于民国期间,整理者巢念修是清末江苏武进名医巢崇山之孙,巢念修略小于裘庆元。

以上四书流传情况:

有明一代,江苏苏州三刻《卫生宝鉴》;

明中后期,安徽歙县之《名医类案》;

清末民初,浙江绍兴之《罗谦甫治验案》;

民国期间,江苏武进之《罗谦甫医案》。

从地域和时间来推测,四书应该是有一定关联的,均出于江南一带。

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地域富庶,学术繁荣,号称中国人文渊薮之地。晚清同光年间,学术界公认的清末四大藏书楼中的三家即居于此,吴兴“百百宋楼”、常熟“铁琴铜剑楼”、杭州“八千卷楼”。而安徽歙县比邻浙江,亦是明清时期有影响的书籍聚散地之一,许多徽商发迹后转而又成为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因此,在这一地域内形成了高度的文化流通和书籍聚散,也就不难理解明清时期《卫生宝鉴》的各种传本和衍生本大量出现在这一区域。

今本《卫生宝鉴》与其他三书有异。推测,问题似乎出在《卫生宝鉴》传布的三个关节点:一是明永乐十五年吴郡韩夷所据的抄本及形成的重刻本有误;二是在明永乐十五年本流传至《惜阴轩丛书》本之间,有误;三是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宏道书院刻《惜阴轩丛书》本(李锡龄刻于陕西三原县)时有误,而此刻本是今本《卫生宝鉴》之祖本。2012年7月得见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明永乐十五年丁酉(1418)韩夷刻本”《卫生宝鉴》,经比堪此本已然误矣(面热治验用方无黄连,却又黑附),且脱文误接之处位于半页中间。

显然《卫生宝鉴》的问题在此,即明永乐十五年吴郡韩夷刻本错出。

江氏《名医类案》、裘辑《罗谦甫治验案》、巢辑《罗谦甫医案》三书共同源自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本子,从其刊刻流传情况可以推测,或同出于《卫生宝鉴》另一版本系统。

3 《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中收录的《罗谦甫治验案》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朱邦贤、王若水等于1989年主编出版了《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10月出版)丛书,其中收录了《治验案》一书,是“绍兴本”的影印本,所据底本虽是丛书本(上、下卷分据丛书一、二集),但此次影印,上下卷是放在一起合为全帙的。

经对《罗谦甫治验案》及相关著作的考证,诸本之间的渊源递鍃关系可参见《版本源流图》,见图1。

图1 版本源流图

[1]王妮.《罗谦甫治验案》内容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1130-1132.

[2]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793.

[3]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4928.

[4]罗天益.卫生宝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25-356.

[5]巢念修抄.罗谦甫医案[M].民国抄本:2左页.

[6]江馞.名医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92-193.

R249.8

A

1007-4813(2013)03-0552-03

陕西省“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子课题“《罗谦甫治验案》整理研究”(编号:sxgj201223)。

王 妮(197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医史文献。

2013-01-11)

猜你喜欢
宝鉴类案名医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06
类案同判的司法裁判方法分析*——以“类比的运用”为考察点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22
推进“类案同判”构筑司法公平正义
类案裁判中的法律方法运用
法律方法(2020年2期)2020-11-16 01:23:18
大数据助力“类案类判”的逻辑技术突破
法大研究生(2020年1期)2020-07-22 06:04:54
Abstracts of Major Articles
萧沛(一首)
文史杂志(2019年3期)2019-04-29 01:51:40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44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山海经(2016年7期)2016-03-20 15:15:26
守诚信,不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