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探索杭州“直街”翻译

2013-11-29 00:41谢苑苑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街巷英译命名

谢苑苑

(浙江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一、引言

街名是历史产物,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发展,是文化交流的媒介。街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组成。例如“长安街”中的“长安”为专名,“街”为通名。目前,我国街名翻译仍存在不规范和混乱的局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差异明显,街名的通名部分显得尤为复杂,如“街”在英文中为“Street”一词,但中文中带“街”的通名有“直街”“横街”“上街”“中街”“下街”“里街”等,这些街名在英语中并没有与之一一对应的词汇,因而造成了翻译没有统一标准。为方便外国友人理解,这些特色通名一般被简译为“Street”。这样的英译方法剥夺了传统文化的话语权,不利于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文章将以杭州特色通名“直街”为例,从文化视角探索其正确英译,以期对其他特色通名的对外翻译有所启示,从而更好地推行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播。

二、“直街”英译的现状

杭州街巷地名丰富多彩,但根据市地名办统计,从1985年到2005年,杭州市已有数百条街巷名在旧城改造中被废弃,目前现存的古街名已为数不多。因此,加强古街名保护刻不容缓。留存、翻译古街名有助于保护和弘扬城市文化遗产。直街作为杭州特色古街名,浓缩着历史文化的精华。因此,应慎重考虑其英译。

按杭州市区域划分,笔者对主要直街的英文译名进行归类。如表1所示:

表1 杭州市各区域“直街”英译

续表1

目前,“直街”标志的英译现状主要有六类:一是不译,即不提供译文,如“转塘直街”的交通导向牌没有英译。二是拼音与英文相结合,将“直”归入专名,用拼音标注,通名“街”用英文表示。如“太平门直街(Taipingmenzhi Street)”和“仙林桥直街(Xianlinqiaozhi St.)”。由于“zhi”紧靠“Taipingmen”“Xianlinqiao”,因此,“zhi”易被外国读者误认为是专名的一部分。三是采用拼音,将“直街”译为“ZHIJIE”,如“六部桥直街”(LIUBUQIAO ZHIJIE)。四是采用省译法,将“直”略去,译为“Street”,如“小河直街(Xiaohe Street)”。译文忽略了“直街”的文化内涵,将其简单译作“街”。外国读者看到这样的标识,会理解成“小河街”而非“小河直街”。五是采用增译法,将“直街”译为“Historical Street”。“直街”是留存下来的老地名,因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但“historical”一词只强调了其历史价值,并未溯其渊源。六是采用直译,将“直街”机械地译为“Straight Street”或“Direct Street”。英文“straight”译为“笔直”,但直街并非一定是笔直、平坦的街道。因此,译文“Straight/Direct Street”易引起误解。以上英译都与中文原意有一定距离,不能鲜明地体现出原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由于“直街”在英文中没有相对应的通名,又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故而其翻译值得深究。

三、“直街”来源及其文化内涵

现有古今字典辞书尚无“直街”的词条解释。要准确翻译,必须追溯“直街”来源。根据地方志、地名志等文献记载,“直街”之名的使用始于清朝和民国[1],见表2:

表2 杭州清朝以来直街命名延革举隅

续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杭州“直街”在清朝、民国时期大量涌现。建国以来,直街在街道大范围更名中流失。如涌金门直街更名为勇进路、涌金路,望江门直街更名为望江路。近年来,复兴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部分直街已恢复旧名。

“直街”在历史变迁中,已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烙印。就其形成原因和命名方式,杭州“直街”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以方向命名。宋朝时街巷以地块为标志的坊居多,但后来由于坊不利于通行,从明清时逐步演变为街巷里弄。清朝时初步形成了老杭州人所谓的“南北为路,东西为街”①。而大多数南北走向且有商业化气息的路被命名为“直街”。如志书记载:“小河直街历史悠久,是航运集散地之一,服务于航运的河埠码头,餐饮茶铺、百杂小店迅速发展起来。街两侧建筑多为清末民初杭州传统建筑,底层开设中药、酒、酱、打铁、碾米、炒货、南北货、蜡烛等商铺和作坊,人来人往,相当繁华。”②米市巷在“民国年间称米市巷直街,该巷南宋时米商云集,为米市所在。清乾隆帝南巡时,曾在此设新码头。清代,仍然是南北行旅运货必经之路”[2]297。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直街集中反映了平民居住生活文化,是市井文化的缩影。上述命名格局一直沿袭至今,可以作为直街命名的一般原则。

第二,以古桥命名。杭州水系自古纵横多桥梁,许多街巷便以桥得名,出现了如凤山桥、仙林桥、保安桥等直街的派生地名。这里的“直街”指以桥为中心,向两端延伸而形成的街巷,即“直街”是因街接桥故名,街巷穿桥而过的叫直街,与桥成正交的叫横街[3-4]。

第三,以城门命名。如清朝、民国时期的清波门、候潮门、候潮门外、武林门、涌金门、太平门、望江门、望江门外、凤山门、凤山门外、清泰门、艮山门等直街。这里的“直街”指的是以城门为中心,向内(外)延伸出去的街[1]309。杭州古城门内(外)的直街附近都是比较热闹、繁华的商贾云集之处。如:“清代,侯潮门外小道两侧设摊开店,遂成集市。民国初建路,名侯潮门外直街。”武林门自隋唐起为“京杭南断码头,贩米、运货、进香之人昼夜不绝,渐成闹市”③。亦有民谣云:“百官(武林)门外鱼担儿,坝子(艮山)门外丝篮儿,正阳(凤山)门外跑马儿,螺蛳(清泰)门外盐担儿,草桥(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太平(庆春)门外粪担儿。”

以上第二、三点是直街命名的其他原则,其所涉及的直街并不一定遵循南北向规则,如上文提及的凤山桥直街、太平门直街等。

四、“直街”的翻译原则

直街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目前在杭州往往被开发为观光休闲特色街道。为避免本土文化流失,“名从主人、音译加释”的原则更为合适,即,首先将直街译为“Zhijie”。同时,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直街设立说明牌,辅以解释性翻译,便于读者了解三类“直街”的命名原则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下面笔者对三类直街的英译提出一管之见,供研究者批评指正。

以方向命名的小河直街,按专名与通名分写的原则,应将其译为“Xiaohe Zhijie”,尔后附上说明牌,建议内容如下:

In Hangzhou,there are many types of streets.“Jie”,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treet,runs eastwest.There also exists a unique,cultural street called“Zhijie”.These streets were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became prosperou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Many have been renamed due to historical,political or social reasons and few of them have been preserved up to now.“Zhijie”is a shopping street,running south-north.

One such example is“Xiaohe Zhijie”,running south-north.It is an urban business street block with ancient Chinese style businesses and residential houses on both sides of a small river.

译文说明了直街命名的一般原则,阐述了小河直街为南北向,具有商业化气息。

以古桥命名的凤山桥直街,将其译为“Fengshanqiao Zhijie”,其次说明牌内容建议如下:

In Hangzhou,there are many types of streets.“Jie”,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treet,runs eastwest.There also exists a unique,cultural street called“Zhijie”.These streets were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became prosperou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Many have been renamed due to historical,political or social reasons and few of them have been preserved up to now.“Zhijie”is a shopping street,running south-north.

If“Zhijie”is connected to a bridge(qiao)or gate(men),they may be exceptions to the general rule.“Fengshanqiao Zhijie”is one of them.It is a street connecting the Fengshan Bridge,running east-west.

以城门命名的太平门直街,将其译为“Taipingmen Zhijie”,说明牌内容建议如下:

In Hangzhou,there are many types of streets.“Jie”,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treet,runs eastwest.There also exists a unique,cultural street called“Zhijie”.These streets were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became prosperou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Many have been renamed due to historical,political or social reasons and few of them have been preserved up to now.“Zhijie”is a shopping street,running south-north.

If“Zhijie”is connected to a bridge(qiao)or gate(men),they may be exceptions to the general rule.“Taipingmen Zhijie”is one of them.“Taipingmen Zhijie”is located within Taipingmen,one of the ancient city gates in Hangzhou and runs through an entrance,running east-west.It is typically a business area.

以上译文在开头介绍了直街命名的一般原则,即直街一般为南北向且具有商业化气息,在文末说明了若与古桥连接或位于古城门内外亦有例外,不一定遵循南北向的命名原则。

如此翻译,原因有三点:

首先,译写街道名称时应遵循有关法律法规,不论专名通名,一律采用“拼音化”原则,即“绝对拼音化”[5]。1967年第二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要求做到各国各地区的街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拼写形式,即“单一罗马化”[6]。以“小河路”的翻译为例,其中“Xiaohe”是汉语的罗马字母拼写法;“Road”或“Rd.”则是英语的罗马字母拼写法。这种写法就使用了两种文字的罗马拼音写法,因而违背了“单一罗马化”原则。倘若写成“Xiaohe Lu”,则全部采用汉语的罗马字母拼写形式,符合了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关于“单一罗马化”的决议。1978年,国务院《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亦规定地名标志不得使用外文。“直街”采用音译符合“单一罗马化”原则。

其次,译写街道名称应考虑跨文化交流目的。现今对公示语倾向以目的论角度翻译,即考虑目的语读者文化。很多人认为,通名“直街”若用汉语拼音“Zhijie”,外国人看不懂,因此将直街翻译成“Street”,便于外国读者理解。但如将直街、大街等全译为“Street”,未免太过单一,缺少源语韵味。公示语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过程,译者如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如何宣传源语文化,何以达到双向交流?此外,英语虽为世界通用语,但并不代表读者一定是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读者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对同种事物的思维理解也有差异,单单通过“Street”一词难以避免理解偏差。初次接触“Zhijie”一词时,外国读者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在注释帮助下,他们能很快理解“直街”的文化内涵,经过反复使用,“Zhijie”能被广泛接受,还有可能成为英语中的一部分。因此,“直街”采用音译能实现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双赢。

再者,译写街道名称时应保护本土文化,坚守文化话语权。目前,为顺应国际化潮流,音译大多应用于英译汉过程中,例如“巧克力”“匹萨”“迷你裙”等。遗憾的是,音译极少被用在汉译英中,这不利于宏扬和传播中国文化。直街属于历史较久、知名度较高、较为重要的街巷地名。每一条直街记载的不仅是街道的变迁史,更是一部杭州的文化史,翻译中应尽量保护和传承直街文化。因此,译文应该“忠实”原文,应反映出源语的民族文化特点。很多国家在英译本国街道名时保留了本民族文化传统。如德文的“街道”原写成“Straβe”,但英文中没有字母“β”,德国人坚持用德式的街道单词,用两个“s”代之,写成“Strasse”。日本街道名称的英译MACHI和CHOME是借用汉字表示的“町”和“丁目”。这些国家十分重视在国际化过程中保留本民族传统。虽然它们使用了清一色的本国文字,但其国际化程度也并不低[7]。正如翻译家郭建中先生所言:英语并非国际语言,路牌的“国际化”并非“泛英语化”问题,而是“标准化”问题,规定街道路牌用本国罗马字母拼写法,也是国际标准[8]。“直街”采用音译,能减少文化误读、保留源语文化内涵,从而引起人们对源语文化的关注,提高中国文化的认知度。

五、结语

街名是城市文化底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记载着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街名也是一个城市的对外窗口,街名翻译体现着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将“直街”译为“Zhijie”更能体现源语文化特性,在有条件的街区对各类“直街”增加英文说明有助于外国人理解“直街”的文化内涵,提升传统文化话语权。同时,“直街”英译对其他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通名翻译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构建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以及提升传统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地位具有启迪作用。今后,在公示语翻译中遇到中国特色词可多采用音译法而不必刻意找出一个“地道”译文来迎合外国读者。英译街名时应向外国读者有意识地传达中国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从而积极促进跨文化交流。

注释:

①转引自于民时雍:《杭州的街巷里弄(上)》,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转引自于民时雍:《杭州的街巷里弄(上)》,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

③转引自于郭仲选:《杭州街路里巷古今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1]杭州市地名委员会.杭州市地名志(中册)[M].杭州:杭州市地名委员会,1984.

[2]郭仲选.杭州街路里巷古今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97.

[3]项永丹.武林坊巷志(上)[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4]吕以春.杭州街巷地名渊源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1994(4):116-125.

[5]杨永林,李晋.双语标识译写研究——街名标识篇[J].外国语言文学,2010(4):258-267.

[6]郭建中.再谈街道名称的书写法[J].中国翻译,2005(6):34-37.

[7]邱玉华,张莲.从归化和异化角度看街道名称英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32-133.

[8]郭建中.街道路牌书写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J].中国翻译,2007(5):68-71.

猜你喜欢
街巷英译命名
王纬华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摘要英译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边走边唱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雨中的街巷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