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运超
摘 要:乡土植物进行合理选择、繁育,规划性园林栽培,既改变了外来植物的生态危害,又形成含蓄、自然的景观,是当今园林规划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乡土植物;外来植物;选择繁育;规划;生态平衡
中国乡土植物景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底蕴,它将是我们中国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乡土植物景观蕴含造园者的思想感情,赋予了整个自然景观以生机和活力,让人身在其中会其意,百思不厌,百游不倦。中国乡土植物景观滋生于东方文化的肥沃土壤中,使乡土植物景观带有许多诗情画意。
乡土植物指原产于当地或通过长期驯化,证明其已非常适 合当地环境条件,有较强适应性,养护成本相对较低的植物。适 时适地运用乡土植物景观,既维护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又 节省了外来植物的引入成本,维护了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 生活。
一、乡土植物的选择
1.当地野生或常年栽培的植物。草本、灌木、乔木等均可。
2.有一定园林观赏价值。叶花果至少有一样赏心悦目。
3.适应性、抗病性强。
4.能实生繁殖或营养繁殖。种子生命力强,繁殖易,成活率高。
尤其是山脚下、河滩中、马路边、房前屋后等处与人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植物,选择性更强。
二、乡土植物的繁育与栽培
1.繁育
⑴普通繁育方法。从地域个体种群保护角度看,如实生繁殖, 繁育的种子应限定为距规划区域最近的生长地,育苗地应就近。
首先对生长环境、光照条件以及自然花期进行调查,然后对 繁殖方法、发芽率、开花率、生长量与其它植物的竞争强度等进行实验研究。同时,为防止基困扰乱,从采种到成苗等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管理。
营养繁殖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茎叶杆插。
⑵特殊繁育方法。实生繁殖、营养繁殖以外,利用乡土植物进行环境修复时,经常使用下列方法: ①规划地直播②在规划地周围栽植大型乡土植物的接种母株,依靠野鸟或风力,进行种子传播繁衍③冬季乡土植物的林中表土中富含构成植被的各种植物种子。可通过收集表层土,撒播到规划地中。
2.栽培
遵照常规栽培法,就地移植,就地栽种。
使用客土时,为防止外来植物随客土侵入,应尽量在规划地附近解决客土问题。为保护刚开始种植的幼小苗木可在其周围栽植较大的树木(冠幅3-5m)起遮荫与避风的保护作用。这些树木为乡土种或不能产生逸出现象的园艺种,待保护苗长大稳定后,可视情况砍留保护树。
三、园林规划中主要应用方式
1.野生地被
在园林规划中,形成野生地被区,改变常规上以种植人工杂交、花大色艳的引人植物,种植更富有人文价值、含蓄美的小花野草等乡土植物。变单体美为群体美,保护生态的完整性。
适时适地有效地运用野生植被,可改善园林景观,尤其与古 典园林氛围协调相得益彰。
2.野花花境
在园林规划中,设计大片空地混播野生花卉花籽,创建繁花 遍地的野花花境。或在大片草坪中点播野花花籽,用野花缀花草 坪。改变常规的用园艺草花组成的花坛花境为用野生草花组成 的野花花境。
3.野生宿根花卉
在园林规划中,大面积集中种植单一品种的野生宿根花卉,形成野生植物规划带。
4.乡土植物群落构造
在园林规划中,改变比较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向乡土植物的群落构造学习,因地制宜,适地适 树,建立结构交层化,搭配合理化,具有生态交互性的乡土植物群落。
在目前的现代文明社会,选择繁育适地适时的乡土植物,并在园林规划中,合理运用。既让你有寻觅于原始森林,大树参天, 野兔乱蹿的情趣;又可以有漫步在大草原,迷恋于星罗棋布的野 花,贪婪于星星点点的野蘑,再加之以蝴蝶翩翩的情致;还可享受到规划整一的大片野花,感悟山花烂漫的乡土情。哪怕仅在干枯的一株树干上攀缘的一株野藤也会让你回归自然心旷神怡。
四、建造乡土植物景观的意义
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言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造园法,而乡土植物景观能兴游以成诗文。诗文与造景同样要通过构思,所以我说造景也叫构景。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 画有画境,音乐有音乐境,而造景则将文学绘画音乐等综合运用。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
拙政园西部有一高轩,姚起孟写有隶书的题额“与谁同坐轩”,其语出自苏东坡词《点绎唇:“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 题额者把答案藏匿起来,非常耐人寻味。拙政园的留听阁,阁前有平台,两面临池,池中植荷,阁名取唐代诗人李商隐《宿骆民亭寄怀崔雍崔衰》诗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残荷、雨声渲染了带有伤感的感情色彩,颇有感染力。留园涵碧山庄左边爬山长廊之巅有一亭轩,题额为“闻木樨香轩”,木樨,桂花之别称。这个题额的出典,还有一个故事,宋文人黄庭坚潜心禅理,师从晦堂。他向晦堂请教修道的捷径,晦堂说,禅道无隐,黄庭坚仍不得要领。有一次,晦堂与他一起在园中散步,其时正值树上丹桂盛开,晦堂说,禅道如同木樨花香一样,虽不可见,然而上下四方无不弥满,所以无隐。黄庭坚方始感悟。这些槌联、题额,看来只言片语,但其中蕴含着不少故事和文学知识,细细玩味咀嚼,不仅情趣盎然,而且得益匪浅。
乡土植物景观的花草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还具有诗情画意。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乡土植物景观也是有自己风格的。乡土植物景观虽没有亭台楼阁,山石水池,却也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景观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 ,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籍有余味。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吸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淘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采,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式乡土植物景观。人们把乡土植物景观比喻成原生态的音乐 ,融多项艺术于一体,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安闲幽美”的环境,令人们从景观中获得安抚和感悟,能使人感受到我们的胸怀和意境,使无言的草木花卉 渗进了浓浓的人情,显示出了“人文氛围”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总之,在园林规划中合理应用乡土植物,营造一个生态交互 性的,结构多层化的,搭配合理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既保护了生 态的完整性,又美化了环境,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李树华.乡土植物景观[J] .中国园林,2005(1).
[2] 李军状,刘德辉.典型都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
[3] 姚雪艳.英国20世纪初期乡村花园2l代表人物小记[J].景观文章景观中国,2005-9-7.
[4] 王永华,苏志尧,陈北光.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植被景观格局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1).
(作者单位:河南省唐河县园林绿化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