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康 夏清 张思明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济南 250014
如今,一种让人与人之间交流更亲近更简单的方式正在悄然流行,这种方式的兴起,让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微”“秒”“细”的变化,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启,从而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因特网舞台,人们就这样悄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1]。
在“微时代”里,人们普遍产生了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上学习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学习方式,以不受时空限制、可以灵活借助信息资源构建知识体系等,受到学习者的欢迎。然而学习者想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单靠个人能力是有困难的,借助于学习伙伴,在共同目的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通过协作会话完成知识构建,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2]。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不仅为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短小精炼的博文也满足了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
微博作为“微时代”传播和交流的代表,其短小精炼的内容发布方式与“微时代”的文化传播特征相符。它提供的主要功能大致包括发布信息、评论信息、转发信息、关注好友、发起话题和创建群组。
作为“微时代”和Web2.0的典型代表软件,微博具有一些突出的优势。
1)操作简便。从发布方式上看,微博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各种终端设备发布,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大促进了微博用户的信息交流;从内容上看,微博通常限制在140字以内,内容精炼,用户使用要求简易。
2)信息类型多样。微博支持多种格式的信息发布,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均可,用户有极大的选择空间来进行表述。
3)高效发布与传播。可以说在信息发布上,微博具有绝对的速度优势可以超越任何传统媒体。而微博的“转发”功能使得信息的扩散速度急剧加快,信息在用户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呈指数型传播[3]。
4)人机交互。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或人们之间的互动变得十分容易。微博用户只需在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快速发布和评论信息。
微博的以上优势,很好地满足了微型学习的功能需要,为微型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教育领域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将微博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可行性,使微博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辅助交流渠道。
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这一概念,大约于2004年提出。随着对微型学习研究的深入,对其内涵也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Theo Hug是较早界定微型学习概念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微型学习是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4]。如今,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学习者沉浸在高度碎片化的数字环境中,微型学习就成为近年来教育界开始重视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微小的学习组块能够被学习者通过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轻松地获取、存储和传播,并且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具有一定娱乐性的学习体验。
通过对微型学习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其主要特征。
1)小片段。微型学习的学习内容需是微小的学习组块,以便于学习者通过终端设备轻松地获取、存储和传播。
2)短时间。微型学习的学习时间应相对较短,能够让学习者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空隙进行学习。
3)个性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相对合适的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方法,能够在放松的心态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
微型学习这种伴随人们生活压力加剧应运而生的新型学习方式,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终端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之间经常在学习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当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通过某些社会性软件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因此形成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就是网络学习共同体。它与传统的学习共同体存在诸多差别,如传统学习共同体无法脱离物理空间的限制,共同体成员、学习空间与学习资源都是相对固定的;而网络学习共同体则是产生于网络虚拟世界,凭借共同关注的话题、兴趣而形成,成员总数、学习空间与学习资源不受物理空间限制[5]。
为了保证所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性,在构建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问题。
1)主题的设计。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在高度共享性、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学习者之间关系,为了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在为学习共同体设计学习内容时,要尽量选择具有一定开放性、复杂性及真实性的任务,以便使学习者感受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性,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心理机制。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投入程度和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只有学习者真正参与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才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更好地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体成员之间才能自然、自由、开放地交流。
3)对学习过程的支持。
①认知支持。学习者可以从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和在线资源中获得有助于解决学习者学习困难的知识性信息;另外,学习者通过与共同体成员交流、讨论问题解决的方法,来促进他们进一步反思和思路的重组。
②人际支持。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在学习中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学习者能意识到自身对于团队的责任感与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习者能及时得到共同体其他成员的指导和帮助。学习共同体的存在,使学习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满足,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6]。
4)共同体中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作用。首先,要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而且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要根据学习任务及学习者的特点选择一定的组织方式;再次,管理者要根据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展开与学习者的交流活动,同时要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使每个学习者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7]。
根据上述学习共同体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建立一个基于微博的学习共同体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此模型包括三大部分:学习主题的确立、共同体成员的组织、交互过程及其监控调节。
图1 基于微博的学习共同体构建模型
学习共同体构建的首要因素就是学习主题的确立。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上就是选择微博圈的核心成员成为管理员,使其在群公告中阐述共同体的宗旨、目标等内容,并引导其他共同体成员进行问题的讨论,帮助共同体成员强化角色意识,积极发言和分享。
目前,微博产业迅速发展,对国内来说,发展较好的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可根据学习需要选择某一种微博平台注册微博账号。为了方便交流和管理,教师和共同体成员的微博昵称统一使用真实姓名。
对于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系,若仅仅依靠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关注,操作性相对复杂,对其管理也相对混乱,并且资料信息的重复率过大。因此,创建微群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
微群从字面理解,即微博群组的简称,是微博用户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虚拟人际关系网。微群的创建条件极其宽松,以新浪微博为例,私密群的创建条件只需满足3个限制条件:有头像、绑定手机并发10条微博。
图2 基于微博的交互活动实施流程图
在对学习活动的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型,建立一个基于微博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即图1中交互过程及其监控模块。此模型在对教学设计的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和反馈环节的环节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同时综合对基于微博的交互活动中各组成要素的动态过程关系进行考量。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学习主题设计一个交互性的合作掌握活动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学习主体及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并结合协作交流规则和学习分工的设计,设计出激发学习主体及学习共同体学习动机的策略,设计合适的、完善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完成以上设计之后,初步构建一个以微博为学习平台的学习环境的设计,最后确定学习主体行动方案和共同体成员行动方案。对于基于微博的具体交互活动实施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在实施确定方案的过程中,教学实验者根据设定的标准对实施方案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完成实施方案之后,教学实验者依据标准对方案进行总结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的结果对各个环节的设计进行修改。
微型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满足现代社会的学习方式,正慢慢渗入人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技术,成为人们传播信息、交流信息的利器。
基于微博的学习共同体能够适应学习者对时间和知识的要求,在即时、协作等方面都显示出极大的优势。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微时代”将在教育教学中继续蔓延。
[1]韩海燕.微时代,一个新的时代[J].走向世界,2012(4):76.
[2]杨洪刚,宁玉文,等.基于SNS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术,2010(5):93-96.
[3]王源.微博环境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4):82-84.
[4]Hug T. Microlearning: A New Pedagogical Challenge(Introductory Note)[C]//In Microlearning Conference 2005.Innsbruck: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6:7-12.
[5]王源.微博环境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4):82-84.
[6]况姗芸.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5(4):33-35.
[7]齐丹.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设计[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