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强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10)
为了更好地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早在2007 年5 月,团中央就印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正式启动了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由于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切马克思主义者最本质的特征, 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原因。 ”[1]因而青年学生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进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之所在。鉴于此,笔者试在本文中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问题进行简要探析。
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所以是一种科学信仰, 首先是因为它实现了理论科学性与价值崇高性的有机统一。其科学性主要在于,作为其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基础上,抓住了世界、社会以及历史的根本,揭示了世界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是对社会发展必然性把握的理性结论, 从而表现为一个逻辑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然而,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它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是人类最高政治智慧的结晶,是关注和回答人类的前途命运、代表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主题的宏大、使命的崇高、视野的开阔、体系的严整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任何科学都无法比拟的。 它是基于科学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然而, 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并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 其价值与意义在于用来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思维成果、社会理想、革命学说,它来源于实践、形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并最终用于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信仰之为科学信仰,也是为共产主义实践所充分证实了的。
从世界范围内的横向历史经验看, 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保证社会主义制度、 稳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必需。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时,只不过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流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它流派大多昙花一现,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所否定,成为历史的陈迹。 而惟独马克思主义日益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 苏联与东欧的无产主义者并据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到了1985 年,时任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却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搞信仰多样化,最终导致了前苏联的最终解体。与之相反,同样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激励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中国, 由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地坚定地坚持了这一科学信仰,不仅社会主义制度日趋稳固, 共产党的权威日益增强, 而且还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对比雄辩地说明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并稳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从我国纵向的历史过程而言, 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胜利的精神动力。 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时断言:“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人民现在还在四分五裂,不但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坦率地说,中国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也搞不成功。 ”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也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其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 才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低潮的当今世界,仍然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的欣欣向荣局面的奇迹。简言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取得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最终胜利。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胡锦涛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4]
分析至此,我们完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推进共产主义事业进步的精神力量。因而,要将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就必须在青年学生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上,在当今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 一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动摇, 这势必会影响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为了做到有的放矢,以更好地在青年学生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我们就必须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考察, 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笔者在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安阳五城市的5所高校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 对在校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了300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87 份。 (详见下表)
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多数学生(76.2%)对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信仰还是比较坚定的。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仍有一部分学生(24.8%)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以及信仰多样化现象。
其二,多数学生(73.7%)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着浓厚的感兴趣, 但同时仍有部分学生(26.3%)对它们缺乏必要而正确的认识,甚至存在着将二者割裂的现象。
其三,多数学生(77.6%)认为应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但个别学生(14.3%)对思想基本原则持保留甚至否定态度(8.1%),从而呈现出政治立场不明确、不坚定现象。
其四,多数学生(74.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充满着信心, 但仍有少数学生信心并不坚定(10.3%)甚至全无信心(15.5%),说明在学生中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悲观情绪。
总而论之, 青年学生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主流是积极的,但并非是形势一片大好,他们的这一信仰出现了一定程度地动摇。为了扭转这一状况,就必须首先对其原因加以分析。
在笔者看来, 引发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的原因不外乎主客观两个方面。就主观而言,主要在于:其一,心智还未完全成熟。 尽管大多数青年学生在生理发展上已几近成熟,但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仍处于形成但还未完全确立的特殊时期,还缺乏必要的政治与是非辨别能力, 不足以抵御各种极具欺骗性与诱惑力的错误思想与思潮的侵袭。
其二,功利思想使然。大多数青年学生在学业与就业压力下,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理论是“副科”,对自己的帮助不大,因而放松了对它们的学习与思考, 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与理论思维的培养。
就客观而言,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其一,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所引发问题的负面影响。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机制都还有待于完善,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如社会道德滑坡、 收入分配失衡、 贪污腐化严重等种种问题,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青年学生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发生动摇。
其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与思想文化侵袭。 冷战结束与苏东解体,使西方反华势力将其政治攻击与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集中于作为独存的社会主义大国的社会主义中国;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也乘势而入。 在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攻势下,一些政治鉴别力较弱的青年学生往往会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说教以及错误思想思潮所迷惑,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以及西方理论与文化产生归向感,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党的领导权威的认同感降低。这样直接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的现象。
其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与不足。 第一,相关教育管理机制不到位。 尽管国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 尤其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与学习明确地纳入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大纲, 但除了明确规定的课程考试之外,其它形式的理论学习得不到落实,教学与学习的目标、具体任务、考核标准等都不够明确。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形式与方法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在大中专学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中, 普遍存在着教育形式与方法过于僵化、呆板,一味地大而空地理论说教,空话、套话满天飞,致使学生不能感同身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战斗力不强。 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师资力量配备不重视, 不能适合教育任务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的人员重视不够,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鉴于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对其现实的信仰状况, 针对引发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具体原因, 要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强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节。主要是做到如下几点:
其一,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管理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检查指导,并制定更加科学、客观和可测量的评价标准。
其二,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体系。课程设置体系不仅要根据文科、理科的类别以及研究生、本科生及大专生的层次区别,而且还应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有所调整; 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的全面性: 不仅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 还要开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
其三,认真抓好基础理论教材建设工作。就是要在教材编写时克服求大求全的形式主义, 不要过于强调自身内容的全面和形式上的完美; 在内容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们党据以制定的种种现行政策区别开来, 将理论内容本身与编写者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与阐释区别开来。
其四,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严把“入口”关,要选拨出政治思想合格、道德素质过硬的教师担任“两课”教学工作,并从多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和锻炼,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优化“两课”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拓宽引人、用人渠道,努力吸收那些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两课”教师队伍,着力组建由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党政干部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大力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力量。另一方面, 以马克思主义占领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 主要是做到如下几点:
其一,揭批并肃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想与思潮, 增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是由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 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想与思潮的侵袭造成的。因而,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 就必须揭批并肃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想与思潮,主要是集中于对青年学生影响与冲击最大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想等揭露与批判,从而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一个好的文化环境。
其二, 妥善解决并处理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各种问题, 增强青年学生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 完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现形式相匹配的分配制度, 解决收入分配严重失衡问题;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有效防止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关心低收入人群的民生问题;协调推进四大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籍由上述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切实增强青年学生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
其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青年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价值观与人生观。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确立青年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尤其是要确立生态文明观。加强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确立青年学生的人本观与群众观。在正确确立青年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奋斗方向, 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还要鼓励青年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起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应用于指导现实实践,由此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结合并统一起来,从而使青年学生的“三观”更加牢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牢固确立,标志着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1]白建民,方 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2-63.
[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